北欧上空的尖啸死神:挪威战役期间的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星辰与大海 2025-04-08 02:24:07

之前的两期讲述了二战的开端——波兰战役期间,德军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大显神威的战斗历史(点击主页即可查看)。斯图卡们如同空中的装甲集群,向世人们展现了俯冲轰炸机能给战局带来的强大力量。拿下波兰后,纳粹的铁蹄不会停止,他们剑指北欧,觊觎着北国挪威的丰富矿藏……

挪威战场( 1940年4月9日至6月9日)

跟波兰的战役不同,德国在挪威的军事行动跟业已形成的“闪电战”概念非常地不同,但这次战役同样具有鲜明的特点,甚至是开创了三军联合作战的先河,这足以说明德国战术运用的灵活性。挪威偏居世界一隅,面且是高纬度国家,但对于没有进入大西洋通道的德国来说战略位置重要。另一方面,在挪威采取军事行动在概念和行动上都具备战略意义,首先,占领挪威可以确保瑞典向德国提供铁矿石运输线的安全。

(上图)在挪威战场,英国皇家海军是德国海上运输线最大的威胁,德国空军使用“斯图卡”远程型Ju87R就是为了轰炸英国舰船。图中的Ju 87R刚刚出厂准备进行试飞,这是飞机交付前必须要做的。

德国每年消耗的1500万吨铁矿砂中,有1100万吨要从瑞典进口,在冬季,这些铁矿砂要经铁路运到挪威港口纳尔维克(Narvik),然后再航运到德国,整个航线恰好在挪威领海以内。希特勒非常担心英法联军的军事行动会对德国北部构成威胁,当时处在中立状态的挪威摇摆不定,而且英国已经计划在1940年4月在挪威重要港口一带布雷,明显是在防范德国,并可能最终切断德国的铁矿石运输线;其次,挪威的山地地形并不适合德国装甲部队和“斯图卡”飞机的联合作战,在波兰平原上那种闪电推进战术在挪威行不通,必须采取新的战术达到战术上的突然性和战役上的快速性。最终德国选择的是大量使用运输机、空降部队和雪橇山地作战部队等参与挪威战役。

从挪威的军事力量和军事目标的特点来看,“斯图卡”飞机非常适合定点清除顽固目标的任务。另外,对于可能的英法海上舰船攻击,“斯图卡”的精确俯冲轰炸远远胜过其他飞机,在波兰的军事行动中“斯图卡”部队已经积累了很多舰船攻击俯冲轰炸战术。参与挪威战役的“斯图卡”单位是Ⅰ/St.G 1大队,鉴于挪威的军事力量实在太弱小,参与挪威战役的“斯图卡”飞机并不多,初期只有22架。Ⅰ/St.G 1大队在二战的第一天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中就参与俯冲轰炸迪尔斯乔的作战任务(前文有述)。后来,该大队又进驻波兰对波兰北部的敌人实施了轰炸。最终,该大队于9月29日返回东普鲁士的基地。

1940年4月8日晚,德国重巡布吕歇尔号被挪威炸沉,1600名官兵丧生,舰队司令也被俘,这对德国来说是奇耻大辱

1940年初,Ⅰ/St.G 1大队被调往德国西部的科布仑茨兹―卡尔绍斯(Koblcnz-Karthause) ,在此,“斯图卡”大队开始换装Ju 87R飞机,该型号就是在Ju 87B的基础上改进增加了航程,主要方法就是在机翼的外翼段增加机翼油箱,而且原来Ju87B的翼下携带50公斤炸弹的挂架也改挂副油箱。虽然Ju 87R飞机携带炸弹的数量减小了,但航程却比Ju87B增加了一倍,这点远比减小100公斤炸弹携带量更为重要,因为50公斤的炸弹对于舰船和加固目标来说威力显得不足,在挪威战场,德国需要面对九倍于自己的英国海上力量。

1940年4月9日凌晨4时20分,德国空军各个单位从德国北部基地起飞开始参加威斯尔堡军事演习,名义上这是一场演习,而实质上德国计划将演习作为幌子、所谓“演习”其实是不折不扣的军事行动。演习开始时、Ⅰ/St.G 1大队的保尔―沃纳尔·豪兹尔(Paul-Werner Hozzel)上尉的“斯图卡”编队并没有参与第一波的军事行动,他的编队仍在德国基尔-霍尔特瑙(Kicl-Holtenau)基地待命,直到临近中午的10点59分他才接收编队起飞命令。

“斯图卡”编队的目标是挪威奥斯陆峡湾(Oslo Fjord)的奥斯卡伯格( Oscarsborg)军事要塞。在开战几个小时前,即4月8日晚,崭新的德国舰队旗舰“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排水量为10000吨)在奥斯卡伯格要塞的炮击和鱼雷攻击下中弹起火,舰上弹药库随后爆炸,“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最终沉没,1600名官兵丧生,舰队司令奥斯卡·孔末茨海军少将落水后被俘。奥斯卡伯格要塞就在进入奥斯陆湾航道中间,而且是航道最窄的地方,明显就是一块德国舰队前进的绊脚石。沃纳尔-豪兹尔上尉率领22架Ju87R“斯图卡”飞机对这奥斯卡伯格要塞进行了猛烈的轰炸,但是,该处的战斗对于整个挪威战场来说意义并不大,德国的空袭更像是对击沉德国巡洋舰的报复,直到挪威首都沦陷,奥斯卡伯格要塞才投降。

(上图)奥斯卡伯格军事要塞只不过是航道中间的一个小孤岛,但却给德国海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这个岛上军事牢固,是个难啃的骨头。图中显示的是4月9日该岛遭轰炸时的场景,照片是德国侦察机所拍。

完成任务后,I/St.G 1大队返回了丹麦境内奥胡斯(Aarhus )的临时基地,并没有回德国本土。当天下午,“斯图卡”飞机再次升空执行作战任务,但这次目标并不是250公里之外的挪威首都奥斯陆,而是奥胡斯基地西北部的开阔海域,这次的作战任务是在海上搜索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当天德国对挪威发起进攻后,有情报显示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正在向挪威西海岸靠近。由于英国舰队仍然距离较远,豪兹尔的“斯图卡”编队被命令返回并准备在挪威境内机场着陆。

就在“斯图卡”飞机编队改变航线返回挪威斯塔万格-索拉( Stavanger-Sola)机场时(该处机场当天才被德国占领)、豪兹尔发现了一艘挪威“驱逐舰”,在得到命令后“斯图卡”编队对这艘所谓的驱逐舰进行攻击,炸弹击中了这艘船的发动机舱,船失去动力后无法航行,船长最终将其破坏以防落入德国人手中。事后才知道,所谓的驱逐舰实际是挪威海军排水量600吨的“艾吉尔”(Aeger)鱼雷艇。

德国空军He 59水上飞机拍摄到的Ju 87R飞机出海执行任务。

不久,Ⅰ/St.G 1大队的驻地重新部署,该大队的第2和第3中队仍然驻扎在斯塔万格,而大队的其他中队则被调往特隆赫姆( Trondheim) ,该地也是在德国进攻挪威的当天被占领,跟上文的奥胡斯和斯塔万格一样,特隆赫姆也是一个港口城市,德国选择这样的城市作为空军临时基地为的就是海运物资补给方便。另一个考虑就是特隆赫姆西面就是挪威海,这里正是英国舰队活动的主要海域,面且英国也计划对挪威西部沿岸实施布雷行动。有意思的是,进驻特隆赫姆后,“斯图卡”飞机早期实际上驻扎在特隆赫姆东南十几公里处琼斯瓦特尼特湖上。

对于高纬度地区来说,四月仍然十分寒冷,冻结的湖面是再好不过的机场。但是,就是在琼斯瓦特尼特湖,“斯图卡”飞机遭受了挪威战争以来的第一次损失。1940年4月19日,一支“斯图卡”编队在对纳姆森峡湾英国舰队实施攻击时,1架“斯图卡”飞机被英国海军“开罗”号巡洋舰上的防空炮严重击伤、卡尔·普菲尔中尉和吉尔哈德·威恩克斯下士驾驶飞机在纳姆索斯迫降,但却被抓成为了战俘。6天之后,英国皇家海军“皇家方舟”号航母和“光荣”号航母上的“贼鸥”和“剑鱼”舰载机对特隆赫姆基地的“斯图卡”部队进行了空袭,空袭造成Ⅰ/St.G 1大队的6架“斯图卡”飞机在地面被摧毁。

(上图)挪威北部的4月仍旧寒冷,因此德国空军有时会选择冰冻的湖面或水面作为临时机场,但是,毕竟是4月了,天热起来也快。因此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刚驻扎的时候冰非常坚硬,但不多久温度就上升了,部队只得迅速撤离。

遭受打击后,德国立即予以还击。在4月结束前,德国已经击沉了3艘英国皇家海军反潜拖船、分别是“西尔托科”号、“贾尔汀”号和“瓦尔维切科郡”号:还严重炸伤英国皇家海军“比特恩”号( Bittern)号防空驱逐舰,这艘军舰舰部被炸得面目全非,已经没有修复的价值,为此,英国皇家海军“尤诺”号护卫舰奉命将其击沉。英国这些军舰均是在特隆赫姆近海被德国“斯图卡”飞机击沉的。

5月1日,Ⅰ/St.G 1大队的3个“斯图卡”编队在He 115C水上飞机的引导下参与了针对数百公里外海的英国本土舰队轰炸的联合攻击行动、当时英国的这个海军舰队包括五天前就已经抵达特隆赫姆沿海的2艘航母。

(上图)英国皇家海军“比特恩”号驱逐舰舰尾被炸烂,已经没有修复的价值。如果是水平轰炸,要达到图中这种作战效果得需要多少架次飞机和多少的炸弹啊,俯冲轰炸的精确性在海战中尤为突出。

5月1日傍晚,Ⅰ/St.G 1大队接到攻击命令,该大队的第二中队海因兹﹒伯霍姆中尉率领2个“斯图卡”飞机编队从特隆赫姆基地起飞。英国皇家舰队在数百公里远的海上,“斯图卡”飞机得花一个小时时间才能抵达攻击区域,这对于单发飞机来说这么远的攻击距离有点冒险.发动机如果在途中出问题,那么飞行员就只能游着回去了。还好,此次行动中,“斯图卡”飞机的发动机未出任何问题,表现良好。另一方面“斯图卡”飞机的航程普遍不远,增程型Ju87R比Ju 87B的航程远一倍,但作战半径也不过400公里左右。在挪威战役前段时间里,德国空军仍然使用的是Ju87B型号。

在离目标还有数公里之遥时,“斯图卡”飞行员就已经看到了英国舰船,舰队留下的白色海浪尾迹清晰可见。随着“斯图卡”飞机靠近英国舰队,英国的防空火力开始向德国飞机编队射击,“斯图卡”飞行员可以感受到呼啸着从飞机旁边划过的炮弹。就在这时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战斗机也出现在“斯图卡”飞机编队的后方准备发起攻击,很明显,英国的舰载战斗机来迟了。德国飞行员充分利用这一空当加紧选择目标并进入到攻击航线,海因兹-伯霍姆所在六机编队选择了一艘英国航母,他命令另一个“斯图卡”编队攻击另一艘英国航母。

(上图)德国航空部总长米希尔乘坐Ju87R到挪威战场视察。米希尔对于Ju 87俯冲轰炸机的研制总是设置障碍,除了他个人不喜欢俯冲轰炸机外,他跟乌德特的关系也不好。

目标分配完成后“斯图卡”飞机开始进入俯冲发起攻击,此时,英国防空火炮更加密集。海因兹·伯霍姆是长机,他第一个俯冲投弹,用他的话说“俯冲时,似乎英国航母跃起迎接它,而且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靠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俯冲几公里后,海因兹·伯霍姆将500公斤的炸弹投了出去。在改出俯冲状态爬升过程中,他照例回头看了看轰炸效果,他看到的景象是刚才的炸弹正中航母前甲板1/3处的中心位置。海因兹·伯霍姆只看到炸弹的落点,其他情况未知,因为他仍在低空,饱受高炮的射击,他必须尽快逃离是非之地。

晚上6点整,“斯图卡”编队完成了俯冲轰炸后呈“V”字形编队返航。刚才提到的英国舰载战斗机此时终于有机会拦截德国飞机。英国皇家海军第804中队的3架“海斗士”(Sea Gladiator)战斗机对返航的6架“斯图卡”飞机发起了攻击。与此同时,英国皇家海军第802中队的2架“海斗士”战斗机在追赶德国空军He 115C水上飞机(属于德国空军2./Ku.Fl.Gr 506中队,看到英国“海斗士”飞机后加速逃离)时也加入到攻击“斯图卡”飞机编队的战斗中。

(上图)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的“海斗士”战斗机。总的来说,战斗机是“斯图卡”飞机的克星,但也有不信邪的,双翼飞机在速度和升限这两项重要作战指标方面都不如单翼飞机,只要战术运用得当,Ju 87飞机对付双翼飞机还是有胜算的,“斯图卡”部队中就有这么一个牛人。

5架英国“海斗士”战斗机在Ju 87R飞机的后方各自紧紧盯住自己的目标不放,无心恋战的“斯图卡”飞机滚转着俯冲向下加速脱离战场。在短暂的战斗中,英国皇家空军第802中队的JF·玛尔芒特(J.F.Marmont)击伤1架“斯图卡”飞机,其机组乘员是埃里克·斯达尔中尉和弗雷德切·高特少尉。严重受伤的“斯图卡”飞机试图飞回纳姆索斯基地、但中途不得不在离海岸不远处的海上迫降,埃里克·斯达尔中尉和弗雷德切·高特少尉最后被1艘英国驱逐舰救起。这架“斯图卡”飞机被击落,这是当天的空袭行动中Ⅰ/St.G1大队唯一的损失。

48小时后,Ⅰ/St.G 1大队第一中队的14架“斯图卡”飞机在中队指挥官保尔·沃纳尔-豪兹尔上尉率领下再次对英国舰船实施了空袭。

5月3日傍晚,德国空军2./Ku.Fl.Gr 506中队的He 115C海军侦察机报告称一个英国大型运输船队正全速离岸向西航行。英国人处处掣肘德国,当时德国人最恨的就是英国,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在世界上仍属最强,早在对挪威宣战前英国人就准备借助海上力量打击德国。这样大型的运输船队肯定有为其护航的军舰,不管是商船还是军舰“斯图卡”都不会轻易放过的。跟前两天的情况有点类似,豪兹尔率领的“斯图卡”编队花了近一个小时才赶上英国舰队,英国舰船正全速做着“Z”字形航行。

随着目标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豪兹尔发现很容易地就区分出了商船和军舰,特别是护航的军舰中有的排水量相当大,从军舰的尺寸和舰桥判断那是英国皇家海军的重型巡洋舰。在船队的最前方开道的是排水量稍小的驱逐舰,面它的后面就是体积超大的战列舰、它的吨位远超过其他舰船,一眼就可以认出。难得这么肥美的猎物,到达攻击范围后,豪兹尔立即下达攻击命令,但是,“斯图卡”飞机并没有立即俯冲轰炸,豪兹尔率领编队绕了英国船队—圈以寻找合适的角度轰炸最有价值的目标。

各自选定目标后,“斯图卡”飞机开始俯冲投弹,豪兹尔选中的是他认为体积最大的战列舰。在“斯图卡”部队中,豪兹尔攻击舰船的技艺最高,在波兰战役中他已经显示出技高一筹的能力。这次俯冲轰炸,他的500公斤SC 500炸弹准确无误地命中了目标前甲板,炸弹爆炸腾起一股黑灰色的烟柱,紧接着,被击中的目标发生了更为猛烈的爆炸,很明显,军舰的弹药库发生殉爆,巨大的火焰和烟尘直冲云霄。不久,军舰再次发生爆炸,火焰和浓烟将目标完全罩住。

豪兹尔以为自己的目标是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而实际上他命中的是法国海军排水量为2436吨的“野牛”号( Bison,或译“比森”号)超级驱逐舰。排水量2000多吨的驱逐舰远远小于排水量达万吨以上的战列舰,不知道豪兹尔怎么判断失误的。这次空袭中、“野牛”号驱逐舰的前弹药库确实被豪兹尔投下的炸弹击中、舰上108名船员丧生,但该舰并没有沉没,救起幸存的船员后、同舰队的英国皇家海军“阿福雷蒂”号(Afridi)驱逐舰奉命将“野牛”号驱逐舰送到了海底。但是,有意思的是,随后的一波“斯图卡”飞机俯冲轰炸中,“阿福雷蒂”号驱逐舰也被击沉,“野牛”号驱逐舰不孤独了。

第二天(5月4日), Ⅰ/St.G 1大队第1中队的一个编队在纳姆索斯附近峡湾内击沉4艘挪威小型舰艇(“布拉夫杰尔德”号、“西克斯坦特”号、“潘”号和“阿夫乔尔德”号)。5月8日,中队指挥官豪兹尔上尉和埃尔玛尔-斯恰菲尔(Elmar Schafer )中尉(击中英国“比特恩”号驱逐舰)、马丁·摩布斯(Martin Mobus)少尉,外加吉尔哈德·格林兹尔(Gerhard Grenzel)中士获得“骑士十字勋章”。

法国“野牛”号驱逐舰遭Ju87R轰炸,军舰舰桥被炸弹直接命中。

随着挪威中部战事的结束,德国开始把作战目标对准仍被盟军控制的挪威北部纳尔维克港,这个位置对于德国来说十分重要,英国切断德国的铁矿运输线对德国来说是巨大的威胁。为了打击盟军舰队,德国空军Ⅰ/St.G 1大队从特隆赫姆转移到莫舍恩( Mosjoen)。5月24日,“斯图卡”飞机编队从莫舍恩基地起飞对博德( Bodo)港内的挪威军舰发起了攻击,挪威海军武装拖船“英格瑞德”( Ingrid)号被击沉。

三天之后,“斯图卡”编队再次对博德港的无线电发射塔和机场实施了空袭,这天的空袭中,1架由库尔特·祖贝中士驾驶的Ju 87被英国皇家空军第263中队的1架“斗士”飞机击落,英国空军派遣3架“斗士”飞机到博德地区为的是协助这里的英国军队撤退。击落德国“斯图卡”飞机的是卡萨尔·豪尔( Caesar Hull)中尉,他是1935年参加英国皇家空军的罗德西亚(现称津巴布韦)人,挪威战争开始的一个月,他在皇家空军第43中队驾驶“飓风”Ⅰ参加了很多东苏格兰沿岸地区的战斗,在第二次被派遣到挪威前他被任命为第263中队指挥官。

在击落1架Ju 87飞机的两天之后,卡萨尔·豪尔又击落1架和击伤3架He 111轰炸机,此后的一系列战斗中他再次击伤3架Ju 52/3运输机。5月27日、德国空军11架Ju 87R(5月中旬刚刚换装的型号)飞机在Ⅰ/zG 76大队的3架Bf 110C战斗机的护航下突袭了卡萨尔-豪尔驻扎的机场,在这次空袭的短暂停歇时,豪尔跳上了自己的“斗士”Ⅱ战斗机快速升空追击1架刚刚完成俯冲轰炸改为平飞的“斯图卡”飞机,这架Ju 87R飞机的飞行员是祖贝中士。刚刚从俯冲改为平飞时的“斯图卡”飞机速度慢,机动性差(速度慢,飞机的气动控制舵面效率低),非常适合作别人的猎物。果不其然,卡萨尔·豪尔轻易地就击落了祖贝的座机,Ju 87R飞机坠入海中,祖贝后被德国军队救回。

“斗士”Ⅱ战斗机在猎杀祖贝时他自己也成了猎物,另1架“斯图卡”飞机先是向他发起攻击,随后1架由赫尔马特·林特(Helmut Lent,德国大名鼎鼎的飞行员,在1944年10月7日被击落丧生前,他曾击落过113架敌机,其中105架是夜间击落的,他曾获得过“骑士十字勋章”)驾驶的Bf 110C战斗机也加入到猎杀卡萨尔·豪尔的空战中。寡不敌众的卡萨尔·豪尔座机受伤后设法在超低空(一树之高)返回基地,就在他准备着陆时,林特从后面赶上并精准地射中豪尔座机,飞机坠毁在博德豪尔沃亚。“斗士”Ⅱ战斗机坠毁时导致卡萨尔·豪尔的头部和膝盖严重受伤,他被救起后立即送回英国治疗。

恢复健康后他重返第43中队,当年8月31日他被任命为该中队的指挥官。在养病期间他获得了“杰出飞行十字勋章”(DFC,The Distinguished Flying Cross) ,这个勋章表彰他在挪威战场击落了5架敌机。不幸的是,在一个星期后的一次战斗中,卡萨尔·豪尔少校在伦敦南部上空与德国Bf109战斗机格斗中被击中身亡。

遭受“斯图卡”飞机轰炸的挪威纳尔维克港,其中一艘军舰已经被炸沉。

再回到挪威战场。6月2日,德国空军发动最后一次空袭纳尔维克的军事行动,在当天第一波俯冲轰炸行动中,Ⅰ/St.G 1大队损失了3架“斯图卡”飞机。第二波轰炸港口行动中、该大队2架“斯图卡”飞机被英国第46中队的“飓风”Ⅰ战斗机击落。德国飞行员克劳斯·库伯尔的座机被英国皇家空军第46中队泰勒中士驾驶的“飓风”Ⅰ战斗机击落、“斯图卡”飞机坠毁在法格尔尼斯,飞行员和他的后座机枪手丧生。汉斯·奥特中士和布拉克的座机被英国皇家空军第46中队约翰·德拉蒙德空军中校驾驶的“飓风”Ⅰ战斗机击落,德国两名机组乘员侥幸逃生,机枪手布拉克后来成了Ⅰ/St.G 1大队的战地记者。

约翰·德拉蒙德是参加挪威战斗中的最成功的“飓风”战斗机飞行员,在短暂的驻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期间,他共击落4架德国飞机。返回英国本土后,他获得了“杰出飞行十字勋章”,随后他被调往皇家空军第92中队驾驶更先进的“喷火”Ⅰ战斗机、在第92中队他又取得了击落4架敌机的战绩,还有大量的战果很可能也是他的,空战异常混乱,统计难度太大。1940年10月10日,在布莱顿上空与德国飞机战斗中,他驾驶“喷火”Ⅰ战斗机试图攻击德国空军1架Do17轰炸机时与同单位的王牌威廉姆斯(D.G.williams)空军少尉的座机相撞后坠毁,他本人不幸身亡,威廉姆斯也未能幸免。

(上图)在挪威,“斯图卡”飞机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对于攻击舰船,它的俯冲轰炸所带来的高命中精度让英国吃尽了苦头。同时,挪威的战斗也是“斯图卡”飞机首次与劲敌战斗机小规模遭遇,实战表明,对付“斯图卡”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战斗机拦截。

在空袭纳尔维克的第三波行动中,德国Ⅰ/St.G 1大队再次损失1架“斯图卡”飞机。在当天的空袭行动中,海因兹·博霍姆率领另1架“斯图卡”飞机在纳尔维克上空执行任务时遇到皇家海军第263中队威廉姆斯中尉(加拿大人)和基特切尼尔中士驾驶的2架“斗士”Ⅱ战斗机的拦截,交战中,博霍姆座机被击中,受伤后他驾机向挪威深山老林中飞去、有人看见他的飞机左侧翼下副油箱拖着长长的火焰。另1架“斯图卡”飞机逃入云层中并返回了基地,飞行员报告称博霍姆很可能已经遭到不测。

冻土开始融化,很快这里就会变成泥泞的沼泽。图中Ju87R飞机的前方是3架Ju52运输机。

在当天的另一场战斗中,威廉姆斯和基特切尼尔共同击落或可能击落1架He 111轰炸机,如此一来,威廉姆斯事实上已经达到了王牌的标准,但是,他根本没有时间高兴,这个时候他和其他英国皇家海军第263中队人员正忙着撤离挪威。他本该高兴一下才对、因为六天之后他没机会了。六天之后,德国海军战列巡洋舰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光荣”号航母,威廉姆斯未能幸免。当天晚上,Ⅰ/St.G1大队获知飞行员海因兹·博霍姆啥毛病没有,欢蹦乱跳地回来了,只是座机坠毁了。

【感谢您的观看】

0 阅读:41

星辰与大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