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茂名:诗意对话,传承经典

无双辰星 2025-04-15 17:54:47

4月12日,由茂名日报社主办、嘉美实业投资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协办的“故事里的茂名·李创国新书分享会”在茂名日报社举行。活动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系原主任李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教授、知名诗评家向卫国,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教授、哲学博士潘永辉,以及我市诗词界人士近60人齐聚一堂,诗意对话李创国新书《丰草湛露集》,共同探讨古体诗词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古韵新声

五十年匠心凝成诗集

“很高兴看到这样一本诗集,以古体诗词的笔触记录当代生活,用平仄韵律诉说时间岁月。”90后茂名日报社主持人李茜以欣喜的语调,与现场诗词爱好者展开了一场诗词之旅。 

《丰草湛露集》收录李创国教授历时50多年创作的305首古体诗词,题材内容包含田园风光、名胜古迹、咏史怀古、激浊扬清等,诗集以古典韵律抒写现代生活,展现了诗词艺术的永恒魅力。 

问起为何选择“丰草湛露集”这样充满古典生命力的名字?李创国分享了四个原因:“第一我小时候很自卑,与世无争,总把自己当作一根草。第二我把自己的每一首诗也当成一根草。第三我喜欢露,很多诗词都有露字,其中有一篇《新甘露赋》入选《中华辞赋》。第四我认为《诗经·小雅·湛露》那首诗与我这个诗集很吻合。”  

“写诗一定要定好主题,主题的高度非常重要。”李创国教授现场分享创作心得时坦言,写诗的过程有苦有乐,有部分诗作可以“即兴而就”,更多则是反复推敲、数十年打磨而成,“古诗词的严谨与意境,让我始终心怀敬畏”。  

作为电白黎语传承人,李创国接力恩师谭文炘出版了另一部巨著《电白黎语辞典》,这部历时40余年、150万字的辞典被誉为“电白小百科全书”,不仅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高度评价,更为濒危方言的保护提供了重要文献支撑。

名家云集

深度解读《丰草湛露集》

“在诗词方面,李创国是我的老师。”李方教授高度肯定了李创国诗词及国学文化的深厚功底。他从“古典诗词格律的扎实功底、作者生涯履历的诗化展现、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交织、方言文化的诗意融合以及作品事件朴实、情感真挚”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诗集的风格特点。他表示,这是一本重量级的诗词集,留下了历史风云的镜像和时代生活的气息。  

“这本诗集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但是里边始终有一个核心的东西,那就是‘故事里的茂名’,与我们今天的活动主题非常契合,诗集里关于茂名的内容非常多,同时也与传统文化及历史紧密相关。”向卫国教授具体列举了诗集里的《长城》《冼太夫人赞》《悼学长杨义教授》三首诗进行精彩点评。  

“我想古典诗词是李老师的真爱,并深爱得很坚韧,几十年来初心不改,所以才会有现在的成就。”潘永辉教授以幽默的方式,从作者的创作精神、主题题材、审美态度、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等几大方面高度肯定了这部诗集。他认为作者能把随手拿来的题材变成诗情画意,没有真正的文学素养是做不到的。  

活动现场,三位教授从《丰草湛露集》的作品本身引申到文学理论的高度,带给观众一场精彩的文学盛宴,为茂名地方文学发展打开格局,提升了高度。三人还就传统诗词创作群体断层问题,探讨了古诗词的当代传承。

诗味浓郁

现场读者踊跃分享

《丰草湛露集》的出版不仅是李创国个人创作的里程碑,更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情对话。在“诗的温度”互动环节,现场读者踊跃分享阅读感悟。

“高朋满座沐春风,丰草湛露诗味浓。”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茂名市诗词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陈贤华分享说,这部诗集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说,作者在典故活用上十分贴切娴熟,做到普遍用典,事事有出处,句句有来历,体现了严谨的创作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写古诗与记叙文不同,要运用赋比兴等多种手法。李创国教授的诗既有诗意又写实,有杜甫风格。”仁风国学文化研究院院长骆明振现场作诗表达对诗集的感悟:家国情怀已泰然,桃花园里不耕田。奇擎史记千秋笔,著述河山杜甫篇。

本次活动得到嘉美实业投资集团的大力支持,吴范华董事长是一位具有文化情怀的企业家,他非常关注本土文学发展,对故事里的茂名系列新书分享会给予大力的支持。吴董在分享会上致辞说,他从小有一个很美的文学梦,深感创作的不容易,要写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且出版与大家分享,那更是不容易的事。他愿意继续支持茂名文学传播,为更多的创作者和读者架起一座更好的交流桥梁。

来源:茂名发布

0 阅读:0

无双辰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