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和韩国谈判,韩国却先派40人来北京,给中国送上一份大礼

文史君曰曰 2025-04-16 17:36:09

文丨文史君曰曰

前言

特朗普反复横跳的关税政策,并没有让多少国家妥协。

眼看威逼不成,美国便换了手段开始利诱。

美财长贝森特明确表示:愿和韩国展开谈判,并直言“率先跟美国谈判的国家,会获得更有利的待遇。”

可令人意外的是,一向亲美的韩国并未立即响应美国的号召,而是提前安排了代表团来到了北京,给我国送上了一份“大礼”。

韩国代表团此行的重要意义

然而就在特朗普试图吸引韩国前往华盛顿谈判的同时,韩国却派出一个由40多名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北京。

韩国此次派遣40多名代表前往北京,主要目的是参与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的谈判。

这一协定自2015年生效以来,已成为促进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框架,与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中韩自贸协定旨在降低或取消两国之间的关税壁垒,推动双边贸易更加自由化。

中韩自贸协定并非静态文件,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协议,该协定涵盖了17个领域,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等多个方面。

第一阶段谈判主要聚焦于农产品、汽车、电子、化工和钢铁等领域的关税减免,而第二阶段谈判则更加关注服务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的开放。

韩国商务代表团此时选择前往北京,而非华盛顿,传递出强烈的信号,尽管南韩代理总统韩德洙曾在特朗普宣布关税后表示希望与美国进行谈判,以最大程度减少关税影响,但韩国官员们更倾向于通过谈判而非报复来应对美国关税。

这一做法反映了韩国在中美经济博弈中的谨慎立场,既不愿与安全保障国美国直接对抗,也不能忽视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重要性。

这表明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亚洲主要经济体正在加强协调,共同应对挑战。

中韩经贸关系的演变与现状

韩国作为全球第13大经济体,与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关系,然而这种关系并不对称。

数据显示,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则是第二大贸易伙伴,以2023年的数据为例,中韩贸易额虽然较2022年有所下降,但仍达到3108亿美元,远超美韩贸易额的1936亿美元。

这说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韩国在经济上都更加依赖中国市场。

2025年年初,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仍高达297亿美元,而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为54亿美元。但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中,韩国被列为需要征收25%关税的国家之一。

韩国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在最近几个月大幅下滑,3月份同比下降了31.8%。这一数据比1月份的22.5%降幅更为严重,这部分原因是美国加强了对向中国输出高科技产品的限制。

根据韩国科学技术评价与规划研究院的数据,在五大半导体技术领域中,韩国在存储器和先进封装技术领域位居美国之后,排名第二。

然而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功率半导体和传感器领域,韩国仅排名第四或第五位,在高密度电阻存储器技术方面,韩国的评分为90.1%,而中国已达到94.1%,表明我国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已经超越了韩国。

这些数据反映了韩国面临的两难处境:一方面,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其贸易总额的20.3%,另一方面在安全和国防领域,韩国又高度依赖美国。

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

韩国面临的最大外交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安全依赖美国和经济依赖中国之间找到平衡点。

自1953年签署《共同防御条约》以来,韩国一直证明自己是美国可靠的盟友。从安全角度看,美韩同盟对韩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朝鲜核威胁日益增加的情况下。

然而在经济领域,韩国对中国也有着很强的依赖程度,以半导体为例,韩国每年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额高达约420亿美元。

任何与中国的经贸摩擦都可能对韩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这使得韩国在应对特朗普关税政策时倍感压力。

这一变化为韩国提供了喘息机会,但并未改变其长期面临的战略困境。

面对美国关税威胁,韩国代理总统韩德洙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要求政府准备应对措施,同时积极与美方进行谈判,以最大限度减轻关税对韩国经济的影响。

可即使特朗普政府表示愿意谈判,但其政府内部却出现了不同声音,特朗普财政部长贝森特提到,日本和韩国可能参与为这一项目提供融资和承购,这将创造美国就业机会并缩小贸易逆差。

但其他官员则表示此类承诺在当前谈判中意义不大。

总结

在全球贸易格局剧烈变动的当下,韩国选择派遣大型代表团前往北京参与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既是对中国市场重要性的认可,也是对美国单边主义贸易政策的一种平衡之举。

信息来源

金台资讯 中韩自贸协定谈判“移师”北京 韩媒:双方代表各率40多人团队参与

财联社4月14日电,韩国将派代表团前往美国进行贸易谈判。

0 阅读:315
评论列表
  • 2025-04-17 09:48

    有什好谈,他的主人吼一声,谈的都成废纸。韩国这种蝼蚁国家,不能用来合作,只能用来“杀鸡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