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布宜诺斯艾利斯4月20日讯美国著名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近日发表文章,聚焦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JavierMilei)与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贸易政策上的显著差异。尽管两位政治人物在意识形态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国际贸易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华尔街日报》以"阿根廷的米莱,一位MAGA超级明星,在贸易问题上与特朗普立场相左"为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指出,自2023年上任以来,这位自由主义领导人一直在推动一系列改革,旨在向世界开放阿根廷市场。为了缓解通货膨胀并改革这个全球最封闭的经济体之一,米莱政府积极推动取消关税和进口限制。这些政策变化已经使阿根廷市场上的外国产品显著增加,从德国啤酒到中国拖拉机,种类繁多。
《华尔街日报》记者瑞安·杜布和西尔维娜·弗莱德列夫斯基在文章中指出:"在贸易问题上,特朗普和米莱截然不同。当特朗普对盟友和敌人一视同仁地征收关税时,米莱却朝着相反方向前进,努力解构保护主义经济,促进进口繁荣。"
阿根廷BetaMotor公司的利诺·斯特凡努托对此评论道:"这感觉就像我们终于成为了一个正常国家",他指的是进口流程的简化对当地产业的积极影响。
米莱政府的改革还取消了外币购买税,并废除了进口电子产品认证的繁琐要求。这些决定不仅旨在降低成本,还希望通过与国际产品的竞争来促进本地创新。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数据,阿根廷的进口总额在2月份增长了40%,反映了来自中国、美国、欧洲和巴西的产品涌入。
虽然在贸易政策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文章也指出,"在其他方面,米莱确实效仿了特朗普。他与埃隆·马斯克成为朋友,宣称将使阿根廷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尝试(虽然不太成功)进军迷因币领域,并限制了跨性别儿童的医疗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华尔街日报》强调,"在贸易问题上,阿根廷人表示特朗普更像是米莱的政治对手:长期偏好贸易壁垒的左翼庇隆主义者。"
米莱的改革已经开始显现成效,尤其是在通胀方面,通胀率已从他上台时的惊人200%下降至56%。同时,这些变革也降低了外国产品的价格,对当地生活成本产生了积极影响。
文章还提到了一些具体案例,如门多萨省与印度达成协议,以半价进口糖尿病药物,以及由于关税减少,化肥成本下降了30%。此外,市场开放也让阿根廷人能在超市中享受到从意大利意面到希腊橄榄等各种进口食品。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最近对阿根廷的访问也被提及,他赞扬了米莱的改革,强调了国际社会对阿根廷经济政策转变的关注。
然而,《华尔街日报》警告称,对许多经济学家而言,"特朗普的保护主义举措,通过增加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威胁着米莱设计的经济复苏。"
前生产部长丹特·西卡对此发出警告:"这就像是在晴朗的天气中降落飞机,却突然遇到了暴风雨。降落将会更加困难。"
尽管如此,文章最后强调了阿根廷政府对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乐观态度,正如米莱在贝森特最近访问期间所表示的那样:"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信息来源:阿根廷Infobae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