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财团再砸50亿巨资,收购中国百年中医药企业!究竟是何居心?

光梦说 2025-04-09 15:24:22

前言

中药作为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可谓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膏药、针灸推拿,样样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周边国家对此垂涎不已。

2025年3月25日,日本财团再砸50亿人民币,直接将一家有着145年经营历史的中药连锁集团“余仁生”收入囊中。

可问题是,余仁生在收购前并没有出现经营、资金困难的情况。

就这么突然被日本收购,背后究竟有什么内幕?

香港余仁生

1879年,清政府已然走向衰败,列强环伺的情况下,中国各地兵荒马乱,而经营祖传医馆的余广也未能幸免于难。

都说战乱时期,医馆是最赚钱的,可事实上那些官兵靠武力和蛮力强抢药材,甚至用刀架在郎中的脖子上逼迫其“无偿服务”。

眼看这世道无法求存,余广最终决定带着世代积累的中药知识和一批珍贵的中草药,背井离乡去往了马来西亚。

届时,东南亚有着许多逃难而来的华人,他们大多在码头、矿场工作。

余广在当地的一个小镇上,开设了“仁生”药材铺,立志要解救那些被压迫的华人矿工。

此后的数十年间,余广一边经营药铺,一边将中医知识传授给儿子余东璇。

1898年,年事已高的余广正式将仁生药材铺交由余东璇之手,自此不再过问生意上的事情。

年轻的余东璇靠着父亲多年攒下的口碑,在将药材铺改名为“余仁生”之后,开始拓展药材种植、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多方面业务。

余仁生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店铺开到了新加坡、香港等地,而余东璇始终没有忘却自己中国人的身份,最终于1928年将总部迁至香港。

现如今,余仁生手中拥有大量祖传秘方,自身还具备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属于中医药行业的佼佼者。

日本盯上余仁生

每次提及中医,人们总会习惯性的拿它和西医对比,虽然两者本质上都是治病,但在方式和方法上却截然不同。

中医药具有天然、温和的特性,这是西医特效药不具备的特性,所以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中医药,导致中医药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

在西药的老本营美国,几乎每个州都设有中医诊所,时至今日,数量已经超过8000家,年营业额更是超过300亿美元。

除此之外,中医药衍生出来的“中药保健品”也受到了全世界民众的广泛欢迎,而这背后隐藏着巨大商机。

日本财团盯上拥有145年历史的余仁生,不只是看上了它响亮的招牌以及成熟的供应链,更多的是中医药在日本乃至于全球的市场。

在日本,中医药被称作“汉方药”,最早可以追溯至五六世纪时期,当时中国的中医药配方传入朝鲜半岛后,最终辗转至日本本土。

当时的中医药配方多以治疗才“常见病”为主,比如感冒发烧咳嗽、疼痛瘙痒等...

药材的选取因为需要就地取材,所以日本人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将中医药配方不断地演变升级,最终结合本土的药材属性以及后续的科技,形成了如今的汉方药体系。

日本的汉方药与传统中医药并不相同,他们在生产上更加偏向西药的标准化,大多制作成“冲剂、颗粒剂”等,结合了西药的便捷以及中药的温和特性,深受市场欢迎。

截至2024年,日本汉方药的市场规模已然突破2100亿日元。其不仅在日本国内畅销,于亚洲乃至欧美国家的医药领域,也是抢手货。

标准化、高规格的日本汉方药,逐步在全球医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后,外界对中医药的第一印象也成为了“汉方药”,甚至许多并不了解中医药的欧美人,会直接将日本制造的汉方药当做纯正中医药。

日本汉方药能够在国际市场后来居上,主要原因是人家够重视,反观中医药在我国国内的推广应用却困难重重。

日本和我国对待中医药的态度明显不同,日本政府已经将“汉方药”纳入了医保体系,医生在患者就诊过程中,也会主动推荐使用汉方药,而不是一个劲的用西药。

当然了,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中国人口众多,外加上中医药的原材料以及相对较长的疗程,导致用药成本过高,想要解决这一难题又得回到经济上。

总的来说,当前中医药在我国面临的处境非常艰难,而民众对它的冷落是综合“收入、时间、人员结构”等多重因素考量之后的结果。

那我们有我们的拿出,日本汉方药自然也有。

看似繁荣的日本汉方药,其实有着一个致命短板,日本虽然能根据配方调配出药剂,但却完全不懂得中医药的原理,所以只能沿用“拿来主义”,却无法自我创新。

正因如此,日本财团为了延续并扩大汉方药的市场,药企们决定将目光锁定在中国中药企业,尤其是想要收购“百年老字号”,从而直接获得品质更好的中草药配方。

余仁生作为百年老字号,手中握有家族世代积累的“祖传秘方”,其中随便一个做成药品,都有可能成为爆款,日本药企怎么可能不心灵神往。

余仁生易主

早在2022年,日本药企便开始思忖如何收购余仁生了。

为了提高收购成功率,日本三井物产和乐敦制药两大巨头达成合作,共同出资成立了SPC公司,准备动用两家所有力量拿下余仁生。

起初,他们借助基金购入余仁生的部分股权,而后逐步向企业内部渗透,意在避免外界察觉。

伴随着日本药企在余仁生内部的话语权加重,他们这才露出真面目,以SPC公司的名义接连收购了新加坡淡马锡等股东手中的股份。

在2024年4月,SPC抛出46.4亿港币,用高价拿下了余仁生86%的股权,只剩下一些小股东的股份还未并购,但大局已定,余仁生至此落入了日本药企手中。

2025年3月,SPC再砸50亿人民币,成功将余仁生其余股份收入囊中,实现了对余仁生的完全掌控。

对于日本财团的做法,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会感到愤怒,但却可以看出,日本为了拿下中医药行业的百年老字号“余仁生”不仅设立了步步为营的策略,更愿意豪掷千金,其他股东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

是商业收购还是文化掠夺?

这年头,日韩两国在文化方面,时刻准本阻击中方打过,一边是韩国偷偷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申遗”;一边是日本设局买走中国中药企业。

不难看出,在时代洪流中,我国应该如何保护自身的品牌和知识产权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国内,中医等同于落后的观念形成,说明中医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大问题。

除了本身的宣传不足外,中医药还缺乏有效的政策保护。

首先,中医在医保报销,新药审批方面有着诸多限制,其次,中药材市场的监管始终是一大难题,不少商家为追求短期利益,使用劣质药材以次充好,严重损害了中医药的疗效和声誉。

所以,当我们对他国进行抨击时,首先应当做的是自我反思,构建起完备的保护机制,进而防止更多文化瑰宝的流失。

毕竟,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参考信源:界面新闻2024-04-04《日本财团将收购新加坡中药公司余仁生国际》

参考信源:环球时报2023-05-07《警惕,日本巨头密集收购中国中药企业》

0 阅读:7

光梦说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