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的代价:一旦你开始说谎,你将需要用更大的谎言去掩盖前面的谎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上市公司也不例外,尤其是IPO企业。
一份精美的招股书不仅仅是IPO的敲门砖,它还决定着能不能卖出个好价格。
对此,上市公司通常不惜花费重金聘请证券机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帮自己捯饬捯饬。
但是,有的公司显然用力过头了,实力不行就秀财技,财技不抵用就直接造假。
近日,绿巨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西绿巨人”)IPO造假案被正式宣判:
江西绿巨人及其时任董事长周军、副董事长黄烈坚、董事会秘书徐涛、财务中心总监曹军和股东陈斌等被予以责令改正、警告及罚款等处罚。
此外,在2020年4月,绿巨人造假事宜败露时已经被给予36个月内不受理股票发行申请的监管措施。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这位绿巨人是如何造假的?
绿巨人为IPO铤而走险
时间回到2019年6月,作为主营生态修复和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以及园林苗木的生产销售业务的绿巨人也想来A股捞一把。
招股书递上去两天后,证监会就来现场检查,发现绿巨人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这位绿巨人造假手法倒也简单粗暴:PS。
根据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书,绿巨人在在2016-2018年大量更改银行流水敌手方名称、摘要、明细账记录,虚增应收账款项目回款,虚减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进而虚增利润。
其中,2016年虚增应收账款项目回款11,61.92万元,虚增利润58.10万元;2017年虚增应收账款项目回款1469.36万元,虚增利润145.47万元;2018年虚增应收账款项目回款3956.12万元,虚增利润633.41万元。
当然,绿巨人的造假手法不仅仅限于PS,还有稍微更高级一点的,比如隐瞒关联交易,跨期调整收入等等。
2016年,江西绿巨人曾与一家名为江西林科龙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发生资金往来2605.37万元,占公司披露的当期净资产的8.54%。而作为绿巨人时任董事长、控股股东周军,同时也是林科龙脑的法定代表人、第一大股东。
这样一起很明显的关联交易,绿巨人不仅未在招股书中予以披露,还通过伪造网上银行电子回单、修改对手方名称、篡改银行流水等方式,隐匿与林科龙脑之间的资金往来。
例外,由于招股书只需披露近三年财务数据,绿巨人又动起了歪心思,把以前年度的收入调整到报告期内。2016年,绿巨人通过将以前年度已完工的项目确认为当期项目收入的方式,虚增2016年营业收入76.59万元;2018年又通过同样的方式虚增营收5805.72万元,占公司披露的当期营业收入的5.10%。
一番操作下来,绿巨人的财务数据可谓“靓丽”:2016年到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3亿元、9.48亿元和11.3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448.65万元、9,755.04万元和14,828.06万元。
对于这样漂亮的财务数据,连基金经理都不一定能把持得住,散户投资者通常毫无抵抗力。如果绿巨人上市了,不知道会“绿”了多少投资者。
IPO造假案例不少
绿巨人IPO造假并非个例,比如,大众熟知乐视网财务造假案就是一次典型的IPO造假。此外,新大地、绿大地已经成为IPO造假的“难兄难弟”,还有欣泰电气、海联讯、天丰节能、天能科技、万福生科等等已成为IPO造假的典型。
上市公司造假手法虽然眼花缭乱,但是终其根本而言,无非是虚增收入资产,虚减成本费用支出和负债。
虚增收入的方式具体又可以有虚构客户、虚构交易、自我交易、跨期确认收入和虚增产品单价等等。
比如,新大地就曾通过虚构自然人客户的方式虚增销售收入。2010年和2011年,新大地的第一客户林昭青,三年累计实现的销售金额高达1474万元。在新大地的招股说明书中,林昭青为一家名为“广东粤青农副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从事茶粕、茶饼销售的企业的法人代表,但是通过多方查询,无法找到此人。
虚增资产一般情况下会通过虚增应收账款、预付账款,虚增存货,银行存款,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或者少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等方式进行。
比如,万福生科曾通过虚增在建工程和预付账款来虚增资产,振隆特产则在虚增收入的同时虚增应收账款,并通过第三方公司回款或用其他外销客户回款进行冲抵的方式调节应收账款的账龄等等。
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欣泰电气通过外部借款或者伪造银行单据的方式虚构应收账款的收回,在年末、半年末等会计期末冲减应收款项,并少计提大量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从而虚增年度利润。其中,2013年少计提坏账准备1,240万元,2014年少计提坏账准备272万元,2014年少计提坏账准备363万元。
虚减成本费用通常通常会通过少计、少结转成本或虚减费用等方式进行,包括新大地、绿大地,海联讯等采用过类似的方式。
财务造假是一场戏,一旦开启就只能一个谎言接着另一个谎言去编,直到有一天再难自圆其说,就必然现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