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本期为原平镇战斗战史的最后一期。
展开巷战日军炮兵本来预定从10日早晨7时开始炮火准备,但因为多数炮位都是面向东北方射击,这个时间正好直对太阳,用肉眼观察守军阵地较为困难。加上此时无风,如炮弹爆炸,其产生的烟雾会迟迟不消散,遮蔽炮兵视线,造成观测上的困难。因此,日军将炮兵射击开始的时间延期至早晨7时30分。

日军步兵第30联队原平镇附近战斗经过要图(10月10日至10月11日) 。
上午9时30分,日军的炮火准备结束,接着正准备对右第一线的步兵第30联队正面实施炮火压制时,意外发生了。因为炮兵在炮火准备末期实施的集中射击较为猛烈,在步兵第30联队的炮兵联络军官误认为炮火压制开始了,据此通告猪鹿仓大佐,使该联队提前发起突击。这样一来,日军的步炮协同计划被意外地打乱了,日军炮兵为了不致误伤自己人,取消了炮火压制。
接着,步兵第30联队第一线两大队在坦克的掩护下,对南门东南侧的守军阵地实施突击。守军也不示弱,其侧防火力相当猛烈。据此该联队又将速射炮中队的主力配属第l大队,1个小队配属第2大队,共同压制守军的侧防火力。上午9时50分,该联队第一线两大队突入守军第一线阵地,在城外的南面街市与守军展开巷战。在日军的猛攻之下,守军的伤亡越来越大,遂将其主力退入城内。但仍有一部留在城外的南面街市、依托房屋、土墙等坚持抵抗。上午11时30分,第2大队完全占领南面街市的东南角。下午1时,联队本部与大泉支队的中屋敷中队共同由第2大队的后方地区前进到南面街市。
步兵第30联队突入南面街市后,日军炮兵又对步兵第16联队当面的守军阵地进行了炮火压制。上午10时许,步兵第16联队第2大队在炮火压制结束的瞬间,向原平城西南侧的守军阵地发起冲锋,很快突破守军第一线阵地。第1大队则以自身的火力在西面的城墙上打开了缺口,并于上午11时5分突入城内展开巷战。

当日军步兵第16联队攻进城里后,守军官兵抱定誓与原平镇共存亡的决心,与日军展开逐院、逐屋争夺。有的士兵把日军投过来的手榴弹,又扔过去,有的士兵在房屋内狙击日军,使其受到很大的伤亡。日军步兵第16联队代理第2大队长(原大队长武田少佐9月28日黄昏在铁角岭战斗中战死)冈本猛雄大尉在用望远镜观察守军状况时,突然被一发子弹击中胸部,应声倒地。几乎同时,他身旁的1名哨兵也头部中弹,两人当场死亡。鉴于守军的顽强抵抗,步兵第16联队将轻重机枪架到城墙上进行压制射击,下午2时又以工兵小队爆破(使用炸药约70公斤)南城门,使坦克突入城内,但仍有一部分守军坚守南门不退。
下午1时许,混成第15旅团又以预备队大泉支队的主力增加到步兵第16联队方面,以其1个中队增加到步兵第30联队方面,企图扩张战果。同时又将独立山炮兵第12联队第2中队配属步兵第16联队长。这样,该旅团的预备队仅剩大泉支队的1个小队。
但到当晚7时,守军依然进行顽强抵抗。步兵第30联队受到城外守军的牵制,始终无法突入城内,步兵第16联队虽突入城内,但在巷战中伤亡很大,进展困难。混成第15旅团判断,如日落后继续进行战斗,将会徒增伤亡,且会发生混乱。这样宁愿在夜间整理态势,次日拂晓再进行战斗比较有利(第一线的两联队长有相同意见),据此于下午5时30分命令各部队“趁天色未暗之前继续扫荡,而后整理态势,准备明日拂晓的扫荡”(僚作命甲第134号命令)。
当日,突人城内的寺田少佐(步兵第16联队第1大队长)在原平镇城内的某团指挥部缴获了一张五万分之一的山西省北部的地图,立即将其送给第5师团,又转送给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并要求有关机构将其复制后配发给各部队。日军原来所用的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与实际情况有甚大差异,这样的地图价值较小。而这五万分之一的地图比较精确,为日军后来的作战带来极大的便利。
原平镇的陷落10月11日早晨6时30分,混成第15旅团命令各部队拂晓以后再次进行攻击(甲第135号命令)。
这时,步兵第30联队(右翼队)已将城外南面街市的守军驱逐到城内。篠原认为该联队此时的态势比较有利,于是命令其趁势攻击南门。上午11时,该联队的第2、3中队及机枪中队完全占领南门,随后以主力在城内展开,以一部在城外的东南侧展开,接着联系步兵第16联队(左翼队)的右方,在城内与守军展开巷战。战车队则以一部在城的东侧地区待机,等待守军从城内突围出来。步兵第16联队也逐次扫荡城内,将守军压迫到城内东北角方向。
关于守军此后的状况,据中方战史记载,“第196旅旅长姜玉贞少将率久战创重之余部,浴血苦战至15时许,全旅仅存官兵200余,退守原平城东北角,激战逾2小时,而官兵伤亡殆尽……”
而据日军资料记载,下午4时45分,守军开始从东门突围,向西南方退却,其数约800人,外加一部分平民。步兵第30联队的第2大队、联队炮及战车队集中猛烈的火力进行射击,给突围的守军造成很大的伤亡(后来日军清点出突围的守军遗弃尸体约350具)。而后步兵第30联队转为追击,日落后回归原态势。但是,此时第196旅除一部突围以外,仍有一部留在北门及东门附近坚持抵抗,日军还是未能在当日完全占领原平城。

1937年10月12日,日军第15旅团攻占已成为废墟的原平镇。
10月12日,日军继续对留在城内的守军进行攻击。上午7时,步兵第16联队第1大队占领北门。这时,有4架中国飞机由原平镇北方编队飞来,到原平镇西南侧时开始转为分散飞行,对日军旅团本部、兵营、仓库以及炮兵部队、左右两翼队实施轰炸。当时,外山炮兵大尉正和中队干部在炮厂(保管、补给、维修和回收火炮的机构)察看火炮的保养情况,结果他被当场炸死。
上午8时许,留在城内的守军全部殉国,原平镇附近的战斗至此结束。
后来据突围出来的第196旅官兵说,姜玉贞旅长在撤退途中死于日军炮弹之下。他牺牲时年仅44岁。当第196旅残部撤到太原许坦时,连原先留在阳泉的后勤人员在内,只有五六百人,由第391团团长谷树枫整理编队。
双方的伤亡情况第196旅的官兵4000多人,在此战中几乎全部壮烈殉国,最后成功突围的仅有200多人。该旅付出这样大的牺牲,在原平镇坚守9天,迟滞了日军南下,使第二战区主力在忻口镇附近得以从容布防,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该旅以荣誉旅称号,并追赠姜玉贞为陆军中将。

日军混成第15旅团从驻屯地出发到崆县附近战斗(1937年8月19日至10月3日) 的战死伤者数一览表
关于日军在原平镇附近战斗中(10月4至12日)的伤亡人数,《篠原兵团战斗详报》记载,这期间日军混成第15旅团隶属部队参战3804人,战死115人,负伤414人(其中步兵第16联队参战1480人,战死46人、负伤203人,步兵第30联队参战1150人,战死61人,负伤162人)。其配属部队参战2203人,战死5人,负伤19人。而篠原支队长的《状况报告》记载,该旅团在此战中死伤582人。
经过连续的战斗以后,该旅团的实力大为削弱,尤其是其步兵兵力已所剩不多。10月12日,步兵第16、30两联队长关于战力的报告如下:
步兵第16联队
第1大队(寺田部队):本部17人,第1中队30人,第2中队35人,第3中队39人,计121人;第2大队(尾山部队):本部15人,第5中队69人,第6中队53人,第7中队70人,计207人,第3大队(牧部队):本部15人,第9中队60人,第10中队70人,第11中队60人,计205人。(步兵中队平均为55人)第1机枪中队60人,第2机枪中队76人;第3机枪中队50人。以上部队(不完全)合计719人。

原平镇战斗日军混成第15旅团死伤表(1937年10月12日调查)
步兵第30联队(欠第3大队)
联队本部34人,通信班74人,第1大队(本部25人,第1中队43人,第2中队96人,第3中队87人,第1机枪中队91人,大队炮小队28人)360人(原文如此,但将各分项相加应为370人),第2大队(本部23人,第5中队51人,第6中队49人,第7中队36人,第2机枪中队86人,大队炮小队19人)264人,速射炮中队57人,联队炮中队50人,计995人(原文如此,但将各分项相加应为849人)。
可与之相对照的是,该旅团从黑龙江出发时,其步兵第16联队每个步兵大队约500人,步兵第30联队每个步兵大队约580人。
【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