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事件回顾
据参考消息援引法国《快报》报道,挪威人民援助组织公布的《核武器跟踪》报告统计,截至2023年初,全球9个拥核国家拥有9576枚实用核弹头,总当量相当于13万枚在广岛爆炸的原子弹。相较去年核弹总量增加了136枚,主要来自于俄罗斯。但核武器的总库存量正在下降,从2021年的12705件减少到2022年的12512件。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和俄罗斯正在拆解部分老旧的弹头。整体来看,全球核弹数量仍在增加,世界局势不稳定为主要原因。
俄乌战争的爆发加剧了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欧洲方面。俄罗斯原本的闪电战失败,致使战事拖延至今,乌克兰遭到严重的破坏,东部焦点城镇几乎沦为废墟。受到惊吓的欧洲国家,纷纷强化自身军力。这其中包括扩军及生产更多的武器和弹药。而北约整体也在强化军事部署,包括在东欧部署更多的部队。不仅如此,俄乌战争的爆发,也导致北欧国家反俄倾向更加严重。以往中立的国家瑞典和芬兰,也决定加入北约。北欧国家甚至开始组建联合空军,以在波罗的海方向围堵俄罗斯。
在俄乌战争进行期间,俄罗斯曾多次对西方进行核威慑,近期更是决定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东欧的危机正在加剧。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这只是和美国对等的手段罢了。要知道北约内部存在核共享机制,美国已经在比利时、德国等至少五个国家部署了上百件战术核武器。甚至未来这些武器,还可能被部署在更接近俄罗斯的波兰。近距离部署战术核武器,搭配隐身性能更佳的五代战机,留给对方的反应时间更短,也更易引起核误判。这也正是当年苏联和美国签署条约,以废除中短程弹道导弹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看出,核大国之间的恶化的关系,正在加剧核危机。
局势恶化的不仅仅是欧洲方向,在中东,以色列对伊朗的核力量发展颇为忌惮,要对其进行去核化打击。虽然受中国影响,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使得中东地区出现和解潮,武装冲突有望减少。但以色列和中东国家的根本矛盾仍未能解决,而以色列近期爆发的内乱,更有造成局势失控的风险。相较而言,印太地区风险也不小。G20峰会中,印度利用西方支持的优势,仍在对中印边境领土进行不当声索。为了从西方获得更多的利益,印度可能会进一步利用边境问题挑衅中国。
朝鲜半岛方面,已经成了火药桶,双方几乎放弃了和平沟通,不断用武力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日韩的和解意味着美国在东亚的这两个小老弟,将联手配合美国围堵中国。相较而言,台海更是我国关注的焦点。美国不断挑动台海局势,希望用一场战争来打断中国和平发展的步伐。同时美军也在不断扩充舰队,研制高超音速武器,以保持其军事方面对华优势。美国对中国的全方位打压,使得中美两国的不信任正在加剧,这导致整个印太局势都在恶化。
总的来看,近些年核大国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剧,这是这些国家提升核弹数量的主要原因。对于俄罗斯而言更是如此,俄乌战争的爆发及持续已经使其与西方关系严重恶化,而俄罗斯常规军力发展已落后于北约国家,致使其只能靠核力量来维持双方之间的平衡,这也是普京决定在白俄罗斯部署核武器的主要原因。把一个核大国逼到墙角是极为危险的,别忘了普京曾有一句名言:如果俄罗斯都没了,还要这世界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