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流行的"干婚",说白了就是领个结婚证当"合租协议"用。具体操作模式就像拼多多组队——法律上组队成功,生活里各过各的。

夫妻工资各自保管,日常开销精确到毛。上海一对"干婚"夫妻的冰箱上层贴男方名字放啤酒,下层归女方存面膜,连鸡蛋都画记号防拿错13。

有人领完证直接分房住,工作日各自在公司附近租房,周末才回婚房打卡。南京小夫妻更绝,婚房装两个洗衣机,他的衣服周一三五洗,她的二四六用8。

过年各回各家,生病各自叫120。就像公司部门独立核算,男方不用给岳父买酒,女方不用帮婆婆捶腰,连孩子跟谁姓都要提前签协议68。

日常交流全靠物业催费通知,纪念日互发200块红包了事。北京某"干婚"夫妻的聊天记录,最新消息是半年前的:"门口快递拿一下"
这种模式就像给婚姻装了"省电模式",年轻人觉得既堵住了催婚的嘴,又保住了自己的钱袋子。只是不知道这纸结婚证,哪天会不会变成自动续费的"合租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