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撩开赵春桂的红盖头,爆出了一句话:老妹儿啊,哥贼稀罕你

吴学华看天下 2024-12-04 20:14:22

吴学华讲历史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赵春桂的舅舅反对婚姻的这件事,对张作霖的触动很大,这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赵家舅舅是狗眼看人低(尽管当时他长的的确不高)。

在恼羞和愤恨中的张作霖,终于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去当兵。

当时正是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摩拳擦掌的日本终于对朝鲜下手了。

老实说,日本这个民族真的是挺不要脸的。因为同样的事情,它在三百年前已经干过一回了。

那一次,它也是怀揣着同样疯狂的目的,想要以朝鲜为跳板,把当时一个还叫大明的王朝变成它嘴里的一块肉。

但是大明说,给我滚回老家去!

于是日本在朝鲜留下了十万条人命,乖乖地滚了回去。

那一次,发动战争的元凶丰臣秀吉家族最后断子绝孙,算是恶有恶报了。

但是日本明显是没长记性,同样的事情,在三百年后,它又做了一次。这一次的借口更具有欺骗性:“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日本现在要做慈善了,要帮助朝鲜独立。

把侵略说的这么冠冕堂皇,不要脸,真是不要脸!

日本这头狡猾狡猾的狼,就是以此为借口,对当时的清朝露出了獠牙。

中日战事一开,需要大量的兵源,张作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变成了一个大头兵。

清朝的国防主要是依靠两大国营公司:满军八旗和绿营兵。但是到后期的时候,两大国营公司基本上都给玩儿成废柴了。所以边防、治安什么的只能交给私营公司,当时最为著名的两家私企,一个叫淮军,一个叫湘军(后来干挺太平天国的,就是这拨人)。

张作霖入伙的就是一家叫“毅军”的私企,但是当时的公司人员满额,他这个超编人员就被分到厨房,成了一名火头军(其实就是个厨子)。

当兵的第一天,他就给未来的媳妇去了一封信,信中说他当兵了,他的人生目标是当将军,将来一定会成功。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张作霖的这封信,更加令赵春桂对他刮目相看:好小子,有志气,今生我就认定你了。

于是赵春桂告诉她爹:这辈子非张作霖不嫁。

她还热情洋溢地给张作霖回信,鼓励张作霖好好干,等他出人头地了,来娶她。

无奈张作霖只是一个伙头兵,每天烧火做饭给大家吃,根本没有机会上战场立功。这与他最初的打算相去甚远:妈了个巴子的,老子是来打仗的,不是来做饭的。要当厨子,老子在家就能干,何苦跑这么远!

满腹牢骚的张作霖,并没有牢骚太久,战争很快就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正是甲午战事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清军主力无愧废柴本质,从鸭绿江往东北一路狂奔,逃命逃的那叫一个溃不成军。

要不怎么说传承这东西,有时候很难说是好还是坏。

昔日这支马上军队,以暴风骤雨之势横扫关内,横扫江南。这支军队依旧不负祖宗盛名,即使没有马的情况下,跑的依旧飞快,以至于已经近代化军制的日军,竟然追不上他们。

清军逃的溃不成军,日军追的溃不成军。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小日本连克旅顺、大连,一路狂奔进了中国。

危急时刻,国营公司是指望不上了,于是私人公司“毅军”顶上。

要说毅军的老板宋庆着实是个猛人,关键时候非但没有跑路,反而以一军之力,扛住了日本人大军压进的势头。

但是因为清军跑的太快,搞的他对日本人的军队配置一无所知,所以打起仗来处处挨揍。

宋庆不但是个猛人,而且是个机灵人。在挨了日军几闷棍之后,他决定先派几个人到日控区去摸摸情况,顺便搞清楚日本人的火力配置。

这个活儿在过去叫斥候,现在叫间谍,民间俗称敢死队。

对于这种高薪高待遇的职位,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钱是公司的,但命是自己的。像这种钱通常都是有命挣,没命花。

大家都是老兵油子了,谁也别想糊弄谁。所以大部分人表示:不去!

但张作霖不属于大部分人。

什么叫枭雄本色:别人不敢做的他敢做,别人不能做的他能做!

所以,当所有人都往回缩头的时候,张作霖站了出来,表示:你们不去,老子去!

老板当即拍板:好,勇气可嘉,回来重赏!

于是,厨子张作霖摇身一变,变成了特务张作霖。

彼时大家看张作霖,跟看一个死人没多大区别。要知道,当时的日本人刚刚在旅顺屠城,两万多人被他们杀的只剩下36了背尸工。

日军的残忍大家有目共睹,谁都知道,活着回来的人才有赏钱,死了的,只有纸钱。

可是张作霖却丝毫不以为惧:妈了个巴子,不就是鬼子嘛,老子连真鬼都不怕,还怕这群矮脚猪吗(当时日本人的身高确实颇低)!

敢死队特务张作霖虽然不怕死,但并不代表他会主动送死。事实上,张作霖敢接这份活儿,除了有胆子之外,还很有脑子。别的特务见的日军,都躲的远远的,生怕撞在日本人的手里。

可是张作霖偏不躲,他不但不躲,反而主动往上凑。

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弄来了几只羊,自己打扮成一个放羊的,直接把羊放进了日军的营地。

要知道,日本人对偷鸡摸狗的事,大大的喜欢,更何况这送上门来的肥羊,当时就扣作军需了。

可是事实证明,主动送到嘴边的肉,都不是那么好吃的。这次也不例外,就在日军大肆杀羊取肉的同时,张作霖也趁机摸清楚了日军营盘里的情况。

日本人嘴是馋了点儿,可也不是傻子。像这种送上门来的便宜,要是不怀疑一下,那就是个棒槌。

果然,日军不但扣住了羊,连人也扣住了,质问张作霖:你滴,什么滴干活?

张作霖假装镇定:放羊的,兽医(张作霖小时候跟兽医学过几招)。

“兽医?军马滴会看?”

张作霖一撅屁股,“哈伊。”

说完,笑眯眯地跟那个日本人去看军马。

原来,张作霖撞见的那个人是个军官,自己的战马碰巧生了病,所以招呼张作霖过去。一来是给马治病,二来验证张作霖的话的真实性。

他大概是没想到,眼前这个特务的兽医确实有几招绝活。

这下子,张作霖不但给牲口看了病,还顺手把军官驻营的情况摸了个遍。

在证实了张作霖这个特务不是特务之后,日本人就把他放了出来。

这次九死一生换回来的情报,让毅军得益匪浅,重重地砸了日军一闷棍,稍稍遏制住了日本人的进攻锋芒。

这次事件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张作霖开始受到重用。

同伍的人都只当张作霖走了狗屎运,却不知道他经历的九死一生的险恶。

就连张作霖本人在日后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都说那次能活着回来,实在是侥幸。因为当时的日本人就已经跳脱了“人”的范畴,在中国的土地上杀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这也正印证了那句话:在战场上,只有不怕死的人,才能活下来。

但不管怎么样,张作霖活下来了,而且活的越发滋润,史料记载,他“累次建功,先予以功碑,后擢升哨长。”

这里很有必要解释一下哨长是个什么官衔。

在当时,清朝的武官官职囊括了总督啊、提督啊、参将啊、游击啊等等等等。这些官衔解释起来比较复杂,也比较难记,你也统统的不用记,因为这些咱们都用不上。

因为张作霖所在的毅军是有淮军发展而来的,所以它的军制和淮军一脉相承。简单来说,以当时的军制,每12人为一“伙”,每8伙为一“哨”。一哨人马也就是百十人左右,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连,哨长就相当于现在的副连长。

当官了,自然要写信给赵春桂去汇报一下,顺便“臭”一下那个狗眼看人低的赵家娘舅。老子张作霖现在距离将军的位置更进一步了。

在入职后的短暂时间里,在没有任何人事背景的情况下,张作霖竟然从一个厨子混到了副连长,其混功不可谓不强。

在这期间,他的弟弟张作相和几个儿时的好朋友,前来投靠他,一起在军队里混了。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张作霖不仅有能力,而且还是个很会搞关系的人:在当时那个社会背景下,不搞关系就想升官,门都没有!

张作霖是个很能折腾的人,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他在毅军这家公司混的时候,还开辟了第二职业:聚赌。

所谓聚赌,就是聚众赌博。这个众是多少呢,答案是所有人。

时人好赌,当时的军中更是赌风盛行。长官们聚小众,在上房开赌。张作霖就聚大众在下房开赌。因为他赌技高超,且赌品极好,所以在军中赌望甚高。

正所谓上行下效,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很好!很好!

一国之军队尚且如此,战争结局不问可知。

甲午战争的结果果然很惨,至于有多惨,我就不多说了,您各位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资料。

战争惨败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各国见中国好欺负,于是就开始往死里欺负。

但是同时,战争的结束还造成了另一个不大不小的结果,那就是张作霖的退伍。

说好点那就退伍,其实就是干不下去了。

回来了,终于归来了!

张作霖荣归故里,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哨长的官衔虽然不大,但好歹是个当官的。要知道,老张家祖祖辈祖都是平头百姓,好不容易出了几辈财主,还让他爹给败光了。

现在,老张家的祖坟上终于开始冒青烟了。老张家的祖宗要是泉下有灵的话,可能不会想到他家的烟才刚开始。

荣归故里之后的张作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赵家提亲。

昔日舅舅反对这门亲事,是因为当时的张作霖只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混混儿。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老张家鸟枪换炮,腰杆子挺起来了。

所以,这门婚事也就很自然的定下来了。

于是,赵春桂从赵家小姐变成了张家夫人。

她和张作霖的爱情故事虽有美女爱渣男之嫌,但是也绝不缺乏浪漫。

但是这种浪漫,充满了东北的炕子味。

新婚之夜,张作霖撩开赵春桂的红盖头,看着那灯光下丰润的脸蛋,整个人都醉了!他爆出了一句大煞风景的话:老妹儿啊,哥贼稀罕你了!

但不管怎么说,张作霖还是成功的把干妹妹(他曾拜赵占元做干爹)忽悠成了老婆。

在这里,我重点提醒一下家里有女儿的同志们,如果哪天孩子告诉你她有个干哥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觉,这说明已经有猪惦记上你们家白菜了。张作霖的事迹就是赤裸裸的前车之鉴。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

张作霖终于和赵春桂结婚了,这件事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张作霖有了老婆。然而最重要的结果却是有了赵占元这个老丈人。

赵占元虽然不是个当官的,但是他却是个很有影响力的地主,和当地众多当官的过从甚密,这也就为张作霖日后成立保安团打下了基础。

结婚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张作霖依旧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他结交了不少的绿林好汉。当时在东北赫赫有名的匪首董大彪和杜立三,都是他的座上客。

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居,你跟土匪做哥们,你就也是土匪。后世史料记载他当过胡子的说法,大致是来源于这段经历。(预知后事,请看下一节)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