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里,有三首无法逾越的歌。因为每当听到这三首歌,我似乎都能想到儿时卧室里的写字台,看到学校大门外的那个路灯,听到岁月的叹息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那时候我最喜欢这三首歌吧。一首是卡朋特的《昨日重现》,一首是群星版的《明天会更好》,还有一首就是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
潘美辰曾经是许多70后和80后的偶像,那时候大家不太接受“中性”这个概念,都认为潘美辰是不漂亮的,我也从来没有听过她别的歌,也可能听过,只是不知道是潘美辰唱的吧。不是她别的歌不出色,而是《我想有个家》太出色。当时有一个很怪的现象,大红大紫的歌曲会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也因此会被另一些人认为这首歌太红,反而产生排斥心理。仅仅是因为太红,不够个性,全民化了,俗了。但是《我想个家》不一样,无论再自命清高,无论再追求个性,无论再坚强,无论再无忧无虑,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都会有恍神的一刻。
怎么说呢?这首歌不像烈酒,就是为了让你醉。也不像嘶吼,就是为了让你痛。就像是……让那些游子们含着泪水醒来的一场梦。初听这首歌时,就淡淡地品到了这种感觉,那种空洞、无奈和似有似无的希望。初听这首歌时,前奏刚一响起,似乎就可以看到火车窗外那一棵棵一瞬即逝的小树,似乎就能感觉到流浪之后的沉闷和迷茫。可谁知道,后来这首歌就成为了我们的人生。我们真的用麻木的眼睛,看着火车窗外那一棵棵一瞬即逝的小树。真的用空洞的眼睛,盯着深夜出租屋里那没有感情的四角天花板。真的用思念的眼睛,望着城市里真实又虚假的万家灯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想有个家》这首歌不再是声音,而是有了自己的重量,随着自己的成长,它压在胸口,越来越重,让人喘不过气。
如果不是《我想有个家》这首歌,我想我已经忘了潘美辰是谁了,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我提起她时才会有人想起这个中性深沉的歌手。《我想有个家》收录在潘美辰1989年发行的专辑《是你》中。在创作这首歌曲前,她在求学的那段时间有过半年之内搬了3次家的经历,甚至穷到连着几天呆在租来的小屋里吃泡面。潘美辰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个人感悟创作了这首歌曲,里面有句歌词是“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会被关怀”。最早以为她是在激励自己,后来才知道她是在骗自己。
距离潘美辰被大家熟知,到今天差不多有三十年了。潘美辰是最早消失在大众视线的明星之一,我们在电视上很难再看到她。似乎,她留给我们的只有《我想有个家》。事与愿为,当初想要有个家的潘美辰至今也没有家。她在从大众视野消失之后,在2011年参加过 “爱满彭城”徐州市第四届慈善晚会活动。2013年前往陕西探访当地贫困儿童,并资助4名贫困儿童免费上学。 2016年参加过“丛台酒中秋夜慈善晚会”新闻发布会。直到2017年,潘美辰才公开表示:自己有过男朋友也有过女朋友,虽然不期待步入婚姻,但希望身边有一个能一直陪伴自己的人。
如今潘美辰很久没有出现在电视荧幕中,却一直在从事着商演。2021年6月30日,潘美辰52岁生日这天,她晒出自己在辽宁营口打第二针疫苗的视频。这些年潘美辰一直定居在广东顺德,她如今还是维持着中性造型,一头帅气的短发,皮肤几乎没有皱纹。在潘美辰的社交平台上,绝大多数视频不是她正在卖力商演,就是她在赶往各地商演的路上。
商演的能量远不及她三十年前可比,但是她的状态却比那时显得轻松快乐。这样也好,省得像同一时期出道的传奇人物,为重回大众视野强炒情怀。不管怎样,在我们孤单的时候,都有《我想有个家》来陪伴。让无数游子背井离乡,无奈寂寞时,还会在心里默唱“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会被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