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半手工(模具)壶的那些事

志霖聊文化 2024-05-23 14:12:33

点击标题下的“朴知紫砂文化”一键订阅关注

在紫砂艺术的海洋中,半手工壶(模具壶)以其独特的制作流程和精美的艺术价值,成为了众多茶友和收藏家追逐的焦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半手工壶的世界,探寻其起源、制作流程、存在的意义,以及改革开放后宜兴紫砂工艺厂(一厂)开发模具使用以增加产量的重要事件。

虚扁 半手工 120cc

一、半手工壶(模具壶)的起源

关于半手工壶(模具壶)的起源,我们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晚期。据《宜兴瓷壶记》记载:“供春更斫木为模,时悟其法又弃模。”这说明在明代,紫砂壶的制作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模具辅助。然而,由于当时模具技术的限制,模具主要被用于壶身等大件部位的成型,而壶嘴、壶把等细节部分仍需手工完成。因此,这一时期的紫砂壶虽带有模具的痕迹,但整体上仍属于全手工制作的范畴。

二、改革开放后宜兴紫砂工艺厂(一厂)的模具创新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紫砂艺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时期,宜兴紫砂工艺厂(一厂)率先进行了模具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紫砂壶的产量和品质。

据《宜兴紫砂艺术史》一书考证,改革开放初期,宜兴紫砂工艺厂(一厂)的艺人们开始尝试使用更为先进的模具技术来制作紫砂壶。他们通过精心设计模具,使得壶身的成型更加精准、快速,同时保证了壶型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这一创新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使得紫砂壶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紫砂壶鉴赏与收藏》一书中也提到,宜兴紫砂工艺厂(一厂)在模具技术的运用上,还注重与传统技艺的结合。他们在模具制作过程中融入了传统的手工修饰技艺,使得半手工壶在保持精准成型的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紫砂壶的韵味和魅力。

汉棠石瓢 半手工 180cc

三、半手工壶的制作流程

半手工壶的制作流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打泥条与围身筒:选取优质紫砂泥料,经拍打、切割形成泥条,沿模具边缘围成身筒。搪身筒与拍身筒:将身筒放入模具中搪坯,使其与模具紧密贴合,形成基本形状后,用拍子拍打身筒以进一步塑造形态。制作壶嘴、壶把与壶盖:使用模具成型壶嘴、壶把和壶盖,并进行精细的手工修饰。组装与修整:将各部件组装成完整壶形,进行打磨、抛光等修整工作。烧制与复火:将壶体送入窑中烧制,并根据需要进行复火处理。

四、半手工壶的存在意义

半手工壶的存在不仅解决了传统全手工壶制作周期长、产量低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壶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通过模具技术的运用和手工修饰的结合,半手工壶既保留了传统紫砂壶的韵味和魅力,又体现了现代技术的优势和创新精神。

高零花 半手工 220cc

五、精品与普通品的区别

在众多的半手工壶中,精品与普通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精品半手工壶在选材、设计、制作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用时也相对长些,而普通半手工壶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制作用时也短。

综上所述,半手工壶(模具壶)作为一种独特的紫砂艺术形式,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半手工壶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所在。同时,也期待更多的艺人和爱好者在探索和创新中,为紫砂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信号:39194342

欣赏美壶,请长按指纹识别下图二维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