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应改名特不靠谱,一会儿硬一会儿软

伊历史 2025-04-27 15:56:01

今天咱们得聊聊这位天天上头条的主儿——特朗普。要我说啊,特朗普这名字都该改改,叫“特不靠谱”可能更贴切。这家伙最近这操作,那叫一个眼花缭乱,一会儿硬得像块石头,一会儿软得像摊稀泥,尤其是在跟咱们中国掰手腕这事儿上,简直把“反复无常”四个字演绎到了极致。

话说这特朗普二进宫也快小半年了,他那个“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喊得山响,可实际动作呢?就说这关税大棒吧,抡起来虎虎生风,对着全世界就是一通猛砸,尤其是对着咱们中国,上来就叫嚣把关税加到了145%甚至更高,那架势,好像不把咱们吓趴下不算完。

结果呢?市场先给他来了个下马威。上周美股跌得那叫一个惨,资本用脚投票,明摆着告诉他:老大,你这么搞,我们心脏受不了!特朗普这人吧,你看他咋咋呼呼的,其实心里也慌。他那套所谓的“谈判艺术”——先喊个天价吓唬人,然后大肆宣传造势,接着决策反复摇摆,最后想捞个好结果——前三步倒是玩得溜,可到了咱们这儿,第四步眼瞅着就要卡壳了。

他没想到,咱们中国压根儿不吃他那套极限施压。你说加关税,我们就对等反制;你预判我的预判?不好意思,我们预判了你的预判的预判。从大豆到稀土,咱们早就布局了。他以为冻结个美国大豆订单就能拿捏咱们?咱们扭头就找巴西、阿根廷去了,而且早在五年前就开始在巴西投资基建,给人家运大豆铺路。想借巴西的手把美国大豆塞过来?门儿没有!基因抽检伺候,只要有美国基因,统统退回。你说气人不气人?都是千年的狐狸,你在我面前玩什么聊斋?只能说特朗普还是嫩了点儿。

眼瞅着关税战打得全球市场鸡飞狗跳,美国国内也是怨声载道,连他自家后院都快起火了。华尔街不干了,美国农民急了,超市货架眼看要空了。这时候,“特不靠谱”先生意识到,再硬挺下去,自己这总统宝座怕是坐不稳了。于是乎,他又开始了他的经典表演——战术性撤退,或者说,挥刀自宫找台阶。

就在前几天,北京时间4月23号凌晨那会儿,短短几个小时,好戏连台:

财政部长先放风:先是他的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这位华尔街老兵,在摩根大通给一帮投资大佬开小会的时候悄悄说,哎呀,现在这145%对125%的关税是不可持续的啦,很快就会降温啦,大家放宽心。这招挺贼,先通过内部渠道安抚最敏感的资本市场。

白宫接着铺垫:没过多久,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就出来公开讲,总统先生正在为和中国达成协议打基础呢,中美关系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顺便还提了一嘴美联储,说总统有权对鲍威尔主席不满,但暗示不会真动手。

特朗普亲自下场:最后,特朗普本人粉墨登场,对着记者说,哎呀,145%是太高了,会“大幅”下降的,但也不会降到零哦。还说什么“中国会非常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你没有看错,这是特朗普的原话),“我们会很友好”。同时,他对鲍威尔还真就改口了,说虽然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降息很不爽,但“无意解雇他”。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又是放风又是表态,又是安抚华尔街又是“示好”中国,还顺便给了鲍威尔一个“免死金牌”。美股立马反弹,道琼斯、标普、纳斯达克全线飘红。特朗普估计心里美滋滋,觉得这波操作稳了,台阶有了,市场也稳住了。

但是,你以为这就完了?那就太小看“特不靠谱”了。

就在大家以为贸易战要缓和,中美要坐下来谈的时候,咱们外交部和商务部直接两记响亮的耳光扇了过去。记者问:“听说中美在谈?”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斩钉截铁:“假的!没谈!要谈可以,大门敞开,但必须平等、尊重、互惠。要打?奉陪到底!”驻美大使馆也跟上:“有关言论纯属混淆视听!”甚至还给谈判设了个前提:美方先把所有单边加征的关税彻底取消了再说!

这下特朗普傻眼了。他原本以为自己稍微松松口风,给点甜头,咱们就得赶紧接着,顺着台阶下来。没想到咱们压根儿不理他这茬,还把他的底牌给掀了——你想谈?可以啊,先把以前欠的账都清了再说。

《纽约时报》都忍不住嘲讽,说特朗普这是“一次又一次眨眼”,急于谈判的样子全世界都看在眼里。他想用散布“正在谈判”的假消息来稳住国内、施压别国,结果被咱们直接戳穿,那叫一个尴尬。

更打脸的是,就在市场刚刚因为他的“软化”言论喘了口气,没过两天,等美股周五收盘后,“特不靠谱”先生又变脸了!当地时间4月25号,他又放话,除非中国做出“实质性让步”,否则不会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这跟他前几天说的“大幅降税”完全是两个调调。这家伙,变脸比翻书还快,专门挑股市收盘后搞事,生怕影响他(或者他家族)炒股赚钱吗?

你说说,这人还能靠点谱吗?一会儿要降关税,一会儿又不降了;一会儿说中美关系向好,一会儿又强硬要价;一会儿威胁要炒了鲍威尔,一会儿又说无意解雇。这哪里是治国,简直是在玩过家家,拿国际关系和全球经济当他个人的秀场。

他这套“交易的艺术”,在咱们这儿彻底失灵了。为啥?因为时代变了。

第一,咱们中国的实力和底气今非昔比。经过这几年的贸易战摩擦,咱们痛定思痛,加速了产业升级,强化了内循环,拓展了多元化的国际市场。稀土这张牌捏在手里,美国的战斗机、导弹就得掂量掂量;无人机技术壁垒高筑,五角大楼想搞“复制者计划”都得看咱们脸色;华为被逼上梁山,搞出了鲲鹏CPU+纯血鸿蒙,硬是在科技上杀出一条血路。经济上,咱们一季度GDP增长超预期,14亿人的大市场就是最大的底气。外交上,中欧班列联通欧亚,RCEP深化区域合作,中日韩重启对话,朋友圈越来越大。美国想搞孤立?没门儿!连日本、欧盟这些传统盟友都不跟他一条心了。

第二,特朗普政府内部也是一团糟。他那个“忠诚优先,专业次之”的用人标准,搞得白宫鸡飞狗跳。贸易鹰派纳瓦罗(Peter Navarro)一度权势熏天,结果贸易战打砸了锅,立马失宠;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因为懂市场、能稳住局面,影响力反而上升。马斯克顶着“科技救星”的光环进来搞“政府效率部”(DOGE),号称要大刀阔斧砍预算,结果雷声大雨点小,自己还惹了一身骚,最后拍拍屁股不干了。国防部长赫格塞思(Pete Hegseth)更是重量级,口无遮拦得罪盟友,还闹出“信号门”泄密丑闻,搞得五角大楼鸡犬不宁。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成了摆设,真正搞外交谈判的反倒是那个毫无经验的房地产商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这样一个混乱、内斗、外行指导内行的班子,能有什么战略定力?

第三,特朗普的个人风格就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他治理国家就像当老板,全凭“直觉”,喜怒无常,政策说变就变。今天还在动员大家支持关税,明天就可能发个帖宣布暂停。他喜欢绕开专业官僚,搞小圈子决策,还特爱在社交媒体上治国。这种风格对美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都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资本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谁还敢在这种环境下对美国进行长期投资?他想让制造业回流?我看是帮别人“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所以你看,特朗普现在是真急了,但他又拉不下脸,还想继续玩他那套极限施压的老把戏。一会儿软,一会儿硬,看似反复横跳,实则进退失据,黔驴技穷。咱们中国这边呢,稳坐钓鱼台,态度明确:要谈,拿出诚意来,先把不合理的关税都取消了;要打,奉陪到底,咱们有的是牌,也有的是战略定力。

这场中美博弈,已经不仅仅是关税战那么简单了,它是一场涉及经济、科技、外交、军事的全方位较量,更是单边霸权与多极秩序的碰撞。

特朗普这“特不靠谱”的表现,反而让全世界更清楚地看到了美国的色厉内荏和中国的从容不迫。

就像70多年前在板门店一样,历史可能又要重演。靠威胁讹诈是吓不倒中国的。想让咱们屈服?门儿都没有!咱们就这么抻着他,看他还能怎么演下去。

毕竟,能打败今天特朗普的,只有明天的特朗普自己。咱们就等着看他下一步又整出什么幺蛾子吧!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关注”我,记得“标星”哟!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