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业向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奥迪的命名策略调整无疑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在中国这一充满活力的市场上,奥迪A6L的命名却可能成为一次独特的尝试。作为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佼佼者,A6L的燃油车命名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极高的情感价值。为了延续这份情感纽带并满足消费者的期待,奥迪决定在中国市场继续沿用A6L的燃油车命名,这一决策无疑是对中国市场特殊性的深刻认识与精准把握。
近日,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燃油车A6L的命名会保留,在中国销售的下一代A6L不会改名,此前,消费者层面的反应比较激烈,原因是A6L在中国市场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
确实,对于中国消费着来说,数字的选择一直是比较敏感的,特别是一些房地产项目都会避开4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数字“6”被广泛视为吉祥和幸运的数字。这种特殊的意义源自于数字“6”在汉语中的发音“liù”,与一系列积极意义的词语发音相似。比如“流”、“留”、“溜”等等,这些词语都与顺利、顺畅、持续等积极意义相关联。因此,数字“6”被赋予了象征着顺利、成功和幸福的含义。
在李凤刚看来,如果全新A6L变为A7L,显然对于原本的客户群体是有所影响的。保留燃油车A6L的命名,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也对这个最重要的品牌“IP”得以延续。关于A6的历史,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我国的轿车生产几乎是空白。
80年代中后期,我国把发展轿车提上了日程。起初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PK:1986年,长春一汽和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各自用散件组装了100辆奥迪100(C3)。次年,为了检验谁最终可以拿下这个项目,上海大众又组装499辆,而一汽当时组装了500辆。在经过最终试装后,一汽成功获胜。
资料显示,1988年5月,一汽与奥迪在长春签署了“关于在一汽生产奥迪的技术转让许可证合同”,和大众公司向一汽转让南非工厂奥迪100(C3)车身旧模具的合同,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个豪华车技术转让合同。
一汽与奥迪成功合作之后,数以千吨计的图纸资料从德国奥迪总部英戈尔斯塔特运到长春。1989年4月,奥迪轿车总装线在老红旗厂房建成。同年8月,第一辆国产奥迪100(C3)装配下线,当年共制造了1922辆。
奥迪100(C3)填补了当时我国高档轿车市场的空白,一经面世便被各地有关机构和部门抢购,并很快成为了官车、公务用车的代名词。1995年一汽-大众与奥迪公司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奥迪系列产品正式纳入一汽-大众生产。
那么中国专属的“L”是什么时间加入的呢?1999年A6(C5)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相比于海外原版,中国版A6的轴距加长了90毫米,后排乘坐空间显著提升,A6L从此走进我们的生活。从1999年9月下线至2005年4月停产,国产奥迪A6L(C5)累计销售20多万辆。可以说,这一代A6L奠定了奥迪在国内C级豪华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可见A6L这三个字母,对于中国消费者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国市场之所以可以特例的原因。当然,我们熟悉的A4L就不得不按照全新的命名进行调整了,将以全新A5L的身份与我们见面。全新A5L并不是只是把A4L这几个字母贴在新车的尾部,而是彻头彻尾的更新。
李凤刚透露,作为PPC平台上的第一款产品,一汽奥迪将把A5作为一款全新车型引入,并进行加长成为A5L。全新奥迪A5L的整个设计风格、技术储备、车身尺寸都有非常大的升级,所以这将是一汽奥迪引进并国产的一款全新车型。同时,A5 Avant 旅行车、S5 三厢轿车和 S5 Avant 旅行车等全家族车型将以进口方式销售,提供完整的全新奥迪 A5 家族。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全球亮相的A6 e-tron(国内也会相应的加长)电动车型也会引入到一汽奥迪的渠道里来销售和客户服务,“未来在中国的A6L将是‘油电双雄’,既‘加油’又‘加电’。”李凤刚说道。
根据规划,明年起,一汽奥迪将基于PPE+PPC两大全新平台,进一步强化产品矩阵打造,除全新奥迪A5L、全新奥迪Q5L之外,还将陆续推出奥迪Q6L e-tron以及奥迪A6L e-tron等重磅纯电产品,
在汽车行业日新月异的今天,奥迪A6L燃油版命名的坚守显得尤为难能可贵。这不仅是对品牌历史的尊重与传承,更是对中国市场独特需求的精准把握与满足。A6L,这个在中国市场拥有广泛认知度与美誉度的名字,将继续以其卓越的品质与深厚的情感内涵,赢得更多中国消费者的青睐与信赖。
奥迪a6l座椅使用了高档材质,前后排乘客更加舒适,让驾乘体验更加愉悦。车轮毂设计真酷,更适合年轻人,真的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