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在不远的未来某个午后,一位刚刚办完体检的中年人,手里捏着体检报告,眉头却皱得像没拧紧的矿泉水瓶盖。
血脂四项红得像考试不及格的成绩单: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统统超标。
他懵了,心里冒出一句灵魂质问,“我明明每天只吃一碗米饭咋就高血脂了?”医生只说了一句:“等你了解‘血脂疫苗’,你就知道日子有救了。”
血脂疫苗?听起来像是科幻片里的情节,但它真的来了。不夸张地说,它的横空出世,直接把高血脂这个“隐形杀手”推上了热搜。
高血脂这个老大难,终于有了新对策。只需一年注射两次,不吃药、不天天记得吞胶囊,一个小小的针头,给你的血管套上“防火墙”。
这么一想,简直像是给身体装上了“自动清洁系统”,把那些想在血管里扎根的脂肪小妖精们通通打回老家。

但,这玩意儿真有这么神?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谁能打?有没有副作用?今天就来扒一扒这款让医学圈炸锅的“血脂疫苗”。
这个“疫苗”,其实不是疫苗听起来像是打完防病毒的疫苗就能一劳永逸,但“血脂疫苗”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基因靶向治疗药物。
它的学名叫Inclisiran(英克利司兰),是一种小干扰RNA(siRNA)药物,专门用来阻断一种叫PCSK9蛋白的产生。
PCSK9是个啥?要解释它,得先搬出肝脏里一个勤奋的“清道夫”——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它的工作就是把血液里的坏胆固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给抓下来,带回肝脏销毁。

PCSK9这家伙偏偏不识相,总是去破坏这些清道夫,导致坏胆固醇越积越多。英克利司兰的任务,就是让PCSK9闭嘴,别出来捣乱。
它通过干扰PCSK9的合成过程,减少这货的数量,从而让清道夫们安心工作,血液里的坏胆固醇自然就少了。
通俗点说,这就像是给一群努力干活的环卫工人配上了“静音器”,让他们不再被打扰,专心搞清洁,城市(你的血管)也就干净了。
每年打2针,效果能顶一年目前市面上降血脂的主力军仍是他汀类药物,但它们需要每天服用,有些人还会出现肌肉疼痛、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
而英克利司兰的优势就在于:注射一次,效果可持续半年,一年只需打两次,而且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耐受性良好。

根据2020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ORION系列研究结果显示,英克利司兰能在14天内将低密度胆固醇降低52%,而且这个效果可以维持整整半年。
这意味着,只要每半年打一次,你的血脂就能保持在理想区间,稳定得像老干部的作息表。
更重要的是,它的副作用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并不强烈,最常见的仅仅是注射部位的轻微红肿或不适,几乎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谁适合打这个“救命针”?这事儿得看血脂水平和心血管风险。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中国成人高血脂患病率已经超过40%,而只有不到5%的人群血脂控制达标。
这一数字令人忧心。

英克利司兰目前主要用于以下人群:
一是已经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比如心梗、脑梗的患者;二是血脂控制不佳的高风险人群,即使吃了他汀类药物还是降不下来;三是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的人,吃了就肌肉酸痛、肝功能飙高的那种。
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并不是人人都能打的“万能针”。比如普通人群、血脂轻度升高但没有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者,目前并不推荐使用。
毕竟这款药的价格不便宜,目前在国内还未全面纳入医保,属于“贵族级别”的治疗手段。
这不是“免死金牌”,也不是替代健康生活的捷径别一听可以打针降血脂,就开始放飞自我:火锅、炸鸡、奶茶加奶盖,通通安排上。

英克利司兰虽好,但它不是护身符,更不是代替健康生活的绿卡。
高血脂的根源,往往出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爱吃高脂高糖食物、压力大……这些因素像小偷一样,一点点偷走了你的健康。
即使打了血脂疫苗,不改变生活方式,还是可能出现其他心血管问题。

科学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才是最基本的“护心三件套”。英克利司兰只是个“锦上添花”的帮手,而不是拯救一切的救世主。
说点现实的:它贵吗?医保报吗?目前,英克利司兰在欧洲、美国等地区已经获批上市,并在一些国家纳入医保。在中国,虽已通过审批,但仍处于逐步推广阶段,价格相对较高。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支针剂价格可能在数千元以上,具体还要看各地医院和政策。
好消息是,它已经被写进了《2023中国高胆固醇血症管理指南》,意味着它将在未来逐步推广开来,未来纳入医保也只是时间问题。
科技与医学,总算追上了“血脂”这匹脱缰的野马想想过去几十年,人类对高血脂的治疗一直绕不开“吃药”这条路。虽然他汀药物确实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不适合、或者吃了效果不理想。
而英克利司兰的出现,像是给了这群人一个全新的选择。更值得一提的是,英克利司兰的技术平台——小干扰RNA技术,也许未来能治疗更多“顽疾”。

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背后躲着一堆等待被解决的健康难题。
如果你是“血脂患者”,你该怎么做?别急着冲到医院喊“我要打疫苗”,而是先来一场彻底的体检。看清楚自己的血脂水平,评估心血管风险,然后找专业医生聊聊。
他会告诉你,你到底是需要吃药、打针,还是从今天开始戒掉炸鸡和奶茶。对大多数人来说,调整生活方式仍然是第一位的选择,就像你不能靠戴耳塞来解决失眠问题,而是得从根源上去改善情绪和环境。
但如果你是那种吃药也控制不住血脂的“高危选手”,那英克利司兰也许就是你身体的“新队友”。

血脂疫苗不是灵丹妙药,却是医学科技的一大步。
它的出现,不是让人们放纵生活,而是让那些被药物副作用困扰、苦于控制不住血脂的人看到一束新的光。
它就像是健身房新开的VIP课程,适合有需求、也愿意投入的人。普通人也许不需要一开始就拥抱它,但知道它的存在,也许在某个节点上,就成了你的健康转折点。
别把“健康”当成任务清单里的某一项,而要像对待恋人一样,时刻关注、用心呵护。

谁说生活不能又好玩又健康?如果“血脂疫苗”是送来的新机会,那我们就接住它,但也别忘了,最重要的那一针,其实是你每天给自己打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张洪宇,李广平,等.Inclisiran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10):923-927.
[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J].中国循环杂志,2024,39(3):193-204.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Inclisiran注射液批准上市公告[EB/OL].(2023-12-15)[2024-04-01].http://www.nmpa.gov.cn/xxgk/ggtg/ypgg/202312151.html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