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园丁的修枝剪杈;同样,一个孩子要成人、成才,也离不开父母的批评和修正。
作为孩子的监护者、教育者,父母总是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指出孩子的错误,鼓励他们面对错误,并帮助其明白行为的界限。
而批评孩子,也需要智慧,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批评孩子。
这3个时候,真不适合批评孩子。
吃饭的时候有的家庭,由于父母平时工作繁忙,吃饭时间就成为父母教育孩子的黄金时间。

看到孩子有什么问题,或者突然想到孩子有什么问题,就开始教育孩子。
“你看你,这么大了,连筷子都拿不好。”
“这次数学考得这么差?你这心思都用哪里了?”
“天天就知道玩手机,你学习能好得了?”
“干啥事都喜欢拖,回家就不能马上写作业吗?”
餐桌是家里最有烟火气的地方,吃饭时的氛围深深影响了孩子对家的感受。
一家人围着餐桌吃饭,吃着可口的饭菜,分享着一天的经历,本该是情感交流的最佳时间。
可如果父母把餐桌变讲台,会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往往还会适得其反:
一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消化。
医学上研究证明,人在情绪低落时进食不利于身体健康。
孩子为了快点结束这种压抑环境,往往匆匆吃两口就不吃了,影响食欲,而吃进去的食物,也会因为情绪低落,难以消化。
二会破坏亲子关系。
吃饭时的氛围是否愉悦,关乎孩子对家的感受,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总是批评孩子,孩子感受不到爱的流动,就容易把吃饭与“被批评”联系在一起。
久而久之,孩子会逃避与家人的相处和交流。

三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优秀程度。
教育专家刘墉在他的亲子教育栏目中曾谈过一个例子:
有户人家,天天在饭桌上骂孩子,结果后来孩子性格很胆怯,长大了碌碌无为。
另一个朋友,在饭桌上经常跟孩子聊一些人生道理,多鼓励他们,后来孩子变得非常优秀。
由此可见,父母在饭桌上的不同表现,能直接影响孩子未来是平庸还是优秀。
睡觉的时候有的父母,在忙碌一天后回到家,听到孩子闯的祸,看到孩子该做的事还没做,还一副不知悔改、不急不忙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想要多说几句。
忙碌了一天,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睡前都需要平静,才能更好地进入梦乡。
孩子在睡前更渴望父母的安抚、拥抱和温言软语,最忌数落孩子。

一是影响睡眠质量。
《协和专家说长高》中提到:
无论心情多么不好,孩子多么顽皮,都尽量不要在睡前批评,否则孩子可能整晚都没办法进入深睡眠状态。
因为在临睡前发生的事情和信息,最容易进入人的潜意识。
父母在睡前批评孩子,孩子容易睡不踏实,梦见父母生气的面孔,孩子可能会做噩梦,因此不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二是影响身体发育。
父母经常在睡前批评孩子,孩子很容易情绪低落。
孩子心情不好,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系统的正常工作,容易形成睡眠障碍。

睡眠不好,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即使吃再多的饭,孩子也不容易长高,从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三是留下心理阴影。
脑神经科学家里克•汉森博士说过,
我们总是容易焦虑和着急,是因为大脑对坏消息特别敏感。人总是会选择性记住伤害自己的事情,童年的不愉快经历,会伴随自己十数年、数十年。
睡前批评、打骂孩子,看着是在教育孩子,可童年的记忆会根植潜意识里,清晰而又挥之不去。
因此,想让孩子在入睡前拥有平稳的情绪,那些严厉的批评,不妨等等再说。
人多的时候很多人尊崇“人前教子”的古训,就是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教育孩子没有人前人后的概念,从不会避讳场合。

不管是在大街上、餐厅里,商场还是在亲戚朋友面前,只要觉得孩子不对,就指着孩子猛批一顿,好像只有这样才是会教育孩子。
我们可以代入一下,如果你在工作中犯了错,领导不分青红皂白,当着所有的同事面将你劈头盖脸地骂一顿,你就会明白这种大庭广众之下被批评是一件多么羞耻的事情了。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在人多的时候批评孩子,
一是伤害了孩子自尊心,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
毁掉孩子的杀手锏,就是当众让孩子出丑。
如果父母不顾及孩子的自尊,那么你口中的教育,就无法真正触及孩子内心。

当孩子内心深处最后一点自尊感被剥夺,也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改变的力量。
二是让孩子不信任父母。
有专家认为,家长当众批评孩子,会对他们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
例如:情绪低落,冷漠,自卑,逆反,对自己失望,觉得自己很坏,对父母不满甚至心怀怨恨等等事与愿违的后果。
孩子信任父母,父母的教育才能有作用。
写在最后世上的父母,大多都爱孩子,也希望子女有出息。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批评教育,但教育孩子是个考验智慧也考验耐心的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
“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还有用。”
因此,批评,绝不是简单地指出孩子所犯的错误,更不是父母裹挟负面情绪,简单粗暴的宣泄。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父母懂得选择恰当的时机,能尊重、理性对待孩子的错误。
通过温和的提醒、暗示,引导和鼓励孩子通过自身的思考认识到错误,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孩子才能越来越好。
我相信,待孩子懂事之后,他会庆幸有你这样的爸妈,感激你给予的温柔与爱。
高级育婴师,二孩妈妈,关注母婴健康,孩子的养育和教育,获取更多育儿资讯,欢迎关注银花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