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起更死不起!殡仪馆纸棺材880,念两分钟悼词1200,凭什么?

东鸿说过 2025-04-10 07:22:33

“逝者为重”这个词原来只是对亲属说的,然而殡仪馆却利用这句话,开始在“逝者”身上做文章,榨取老百姓的口袋。

一个纸扎的棺材就要880元,两分钟悼词读完就要1200,一套下来仅十分钟的告别仪式竟要花费上万元!

“天价丧葬费”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人来说,直呼:死不起!

那么,如今殡仪馆收费为何如此离谱?丧葬乱象何时才能整治?

殡仪馆的“明码实价”

当生命走向尽头,殡仪馆成为最后的驿站,然而,这里的“明码实价”却令人心寒。

走进殡仪馆的商品展示区,骨灰盒琳琅满目,普通款骨灰盒价格几百元不等,而与之相邻,仅有细微工艺差别的雕刻款骨灰盒,却陡然攀升至上千元。

再看一旁,一个10平米左右的告别室,收费却达到200元/天。

在这个承载着亲人们最后告别的空间里,每一寸空气仿佛都被标上了价格。

纸质棺材摆放在角落,880元的标价让人不禁咋舌。

旁边那些用于装饰的绿植,并非一次性用品,其租赁价格却依然高达590元。

还有那电子屏幕,仅仅是播放10分钟逝者的照片,就需要收取500元。

与此同时,花圈租用的价格也令人瞠目结舌,在市面上20元便能买到的花圈,在这里租用却要100元。

这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收费,如同迷雾,让人看不清其定价的依据。

而在服务项目方面,更是乱象丛生。

一篇仅仅2分钟的悼词,收费竟高达1200元,更令人诧异的是,这所谓的悼词,不过是通用稿件改个名字而已。

还有那所谓的“四灵”服务,工作人员仅仅是推送遗体走上短短几步路,便收取1000元。

火化毯子,成本不过50元,到了消费者这里却变成了280元。

在骨灰领取环节,家属还需购买骨灰认领牌才能领取逝者的骨灰,否则便无法顺利完成这最后的仪式。

甚至连观看火化这一原本应是家属基本权益的事项,也被额外设置了收费项目。

当所有这些费用一一累加,最终的支出竟高达7000多元。

人们不禁要问,在生命最后的这一程,家属们是否真的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切?

“合法”强制消费的套路

其实,现实生活中,面对这些不合理的收费,家属们虽然气愤,最终却也只能无奈接受。

那是因为殡葬行业不仅做到了垄断,各种价格内定,还巧妙地利用各种套路来“合法”的强制家属们消费....

首先就是在时间上设置陷阱,每当有家属踏入殡仪馆咨询,工作人员便告知,若选择正常排队安排遗体告别等流程,通常需要等待10-15天之久。

但若家属选择高档告别仪式,便能优先安排。

很多人本着三天之内要将逝者入土为安的传统理念,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后者。

除了时间限制,情感绑架手段更是无处不在。

家属们在丧事期间,往往不愿因琐事起争执,都希望丧事能够顺利进行。

殡仪馆抓住这一心理,推出各类高价服务套餐,即便家属们对价格心存疑虑,也往往因不想在这特殊时期引发矛盾,只能默默接受。

还有那“体面送别”的传统观念,也成为了情感绑架的有力工具。

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家属们担心若不给予逝者一场“体面”的送别,会被旁人议论,会被认为未尽到孝道。

于是,为了所谓的“孝道”,为了遵循传统观念,家属们在消费决策上逐渐失去自主,被迫接受殡仪馆的各种高价服务。

更为严重的是,殡葬行业的垄断经营状况助长了这些乱象的滋生。

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殡仪馆在当地往往处于独家经营的地位。

这使得家属们几乎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只能在这唯一的“选择”里徘徊。

而当家属们对不合理的收费和强制消费行为心生不满,想要投诉时,却发现投诉无门。

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存在一定难度,投诉渠道也并不畅通,导致家属们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面对这般困境,大刀阔斧的改革迫在眉睫...

行业乱象需改革

首先,政府加强监管刻不容缓。

必须制定统一明确的收费标准,让每一项服务、每一件商品的价格都清晰透明。

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严查强制消费和价格欺诈行为,提高违规成本,才能让殡葬从业者不敢肆意妄为。

推广厚养薄葬理念也至关重要。

在传统观念中,丧葬仪式的隆重程度似乎等同于对逝者的尊重,但其实,真正的孝顺应体现在亲人在世时的悉心照料。

转变这种观念,能从根本上减轻家属在丧葬环节的经济负担,也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

为保障普通民众的基本权益,提供基本惠民殡葬服务必不可少。

像一些地区试点推行的免费火化、低价骨灰盒等服务,极大地缓解了低收入家庭的压力。

最后,开通投诉举报快速通道,也成为当务之急。

家属们在面对不合理收费时,往往投诉无门,只能默默忍受。

若有便捷的投诉渠道,能让家属们及时反馈问题,相关部门迅速介入处理,就能有效遏制行业乱象。

只有全方位推进这些改革举措,殡葬行业才能重回正轨,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心。

参考文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