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新加坡2名男孩诡异失踪,24年后神秘人丢下一句话,令人发毛

安琪小世界 2025-04-12 14:48:43

1986年,新加坡这座以秩序和安全著称的城市,发生了一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两个12岁的小男孩在同一天失踪,从此没了音讯。

这事儿在当时轰动一时,报纸、电台天天报道,街头巷尾都在议论。

24年后,也就是2010年,一个神秘人突然冒出来,丢下一句让人心里发毛的话,又把这桩旧案子推到了风口浪尖。36年过去了,案子还是没破,真相像藏在迷雾里,谁也看不清。

郭振安虽然比较活泼,但并不调皮;中午离开家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没有多要零用钱,当时妈妈还把他送到等校车的地方,看起来一切正常。

卓鸿发性格内向,父母已经分开,他和妈妈住在一起,不太喜欢一个人去陌生的地方;而且他的两个储钱罐,都是满满的,没有少钱,当天他还跟妈妈说晚上要吃猪排和薯条,中午在妈妈在厨房就是在准备这些。

1986年5月14日,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那天是周三,中午时分,欧文小学的学生们刚吃完午饭,有的准备回教室,有的还在操场晃悠。

郭振安那天坐校车回学校,下车后跟同学王丕伟交代了一声,说要去旁边的商店买点东西,把书包扔给王丕伟就跑过去了。

到了下午1点左右,上课铃响了,学生们陆陆续续回教室。王丕伟发现郭振安没回来,座位空着,书包还搁在他旁边。

老师点名时发现卓鸿发的位子也没人,觉得不对劲,就赶紧给两家家长打了电话。

郭振安的爸妈先赶到学校,满头大汗地到处找,从操场到教室,再到校门口,喊得嗓子都哑了。

卓鸿发的妈妈随后冲过来,挨个教室翻了个遍,还跑去附近商店问老板有没有见过两个男孩,结果一无所获。

当天晚上,警方接到报案,马上组织了50多人开始搜查。

第二天,搜寻范围扩大到附近的乌敏岛和周边的社区小巷,但一点线索都没挖出来。

两个家庭急得不行,郭振安的爸妈拿出家里仅有的1000新元当悬赏,陈玉娟也咬牙凑了1000新元。学校门口,两个家庭举着孩子的照片,眼睛都哭肿了。

失踪后几天,警方把案子定为重大案件,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

1986年7月17日,一家广告公司跟报社合作,印了3万份报纸,上面写着两个男孩的身高、体重、失踪时的穿着。警方还印了1万张寻人海报,贴满了社区的电线杆和商店橱窗

。8月底,有人报案说在乌敏岛见过类似的孩子,警方出动上百人把岛上搜了个底朝天,还是没找到。

9月初,两家人都接到过神秘电话。郭振安的父亲听完电话直接晕倒,被送进医院,陈玉娟则是手一抖,把碗摔碎了。电话内容警方没公开,但从家属反应看,肯定不是好消息。

10月4日,麦当劳新加坡站出来,拿出10万新元的悬赏金,16家分店都贴上了男孩的照片。从那以后,大家开始管这俩男孩叫“麦当劳男孩”。

警方不死心,把调查范围扩大到马来西亚和泰国,怀疑可能是跨境绑架。

1986年那会儿,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人员流动挺频繁,边境管理也没现在严,警方觉得这方向有点可能。

可查来查去,线索还是断在5月14日那天中午。几年下来,各种说法都有,有人说是人口贩卖,有人猜是意外,可没一个有真凭实据。

这案子在新加坡闹得沸沸扬扬,老百姓都跟着揪心。

80年代的新加坡,治安挺好,这种孩子失踪的事儿特别少见,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街坊邻居、同学家长自发组织起来帮忙找人,有的捐钱,有的印传单。

那几年,每到5月14日,报纸总会提一提这事儿,提醒大家别忘了这两个男孩。

失踪7年后,1993年5月14日,法院正式认定郭振安和卓鸿发死亡。

判决书送到两家时,郭振安的妈妈李美华攥着儿子的小学毕业照,眼泪止不住。

郭振民,也就是郭振安的爸爸,站在阳台上抽烟,烟头烫到手都没反应。陈玉娟没去法院,她坐在棚屋门口,盯着远处的小路发呆。

从那天起,两个家庭每年5月14日都会去学校门口放一束花,照片上的男孩永远是12岁的模样。

1996年,一个叫郑明辉的私家侦探接手了案子。这人40多岁,瘦得跟竹竿似的,常穿件灰风衣。他先找上陈玉娟,问了些卓鸿发的身世。

陈玉娟说,卓鸿发不是她亲生的,是前夫卓涛跟另一个女人生的。

卓涛是个生意人,10年前生意垮了,之后常来找母子俩要钱。

失踪前几天,5月10日,卓涛带卓鸿发出去过一趟,半夜才回来。陈玉娟气得不行,从那天起每天亲自送孩子到教室。

郑明辉又跑去查卓涛,找到他在新山的一间破公寓,门口堆满了啤酒瓶。1996年9月,警方逮捕卓涛,审了他两天两夜。

他死咬着说自己没干啥,只是带孩子出去玩。

警方搜查他家,只找到几张旧报纸,没别的证据。48小时后,卓涛被放了。11月13日,警方开记者会,说案件没新进展。

2010年11月,一个匿名电话打到报社,声音压得很低,说当年有人想带走卓鸿发,郭振安上去拦,结果俩人都被带到了新山。

报社第二天把这消息登出来,标题占了半版,还配上两男孩的照片。

警方马上重启调查,带队去新山挨家挨户查,可街边的摊贩都说没见过这样的孩子。那神秘人之后再没露面,线索又断了。

这案子至今还是个谜。郭振民几年前因病去世,李美华现在拄着拐杖,常坐在老房子门口发呆。陈玉娟还住在棚屋,屋里摆着卓鸿发的照片和数学书,书页都黄了。

她每年5月14日会去学校门口放一束白花。

结语

1986年那会儿,新加坡还没普及监控摄像头,街上也没啥高科技设备。

失踪当天,目击者就那么几个,说法还模棱两可。

郭振安去了商店后就没影了,卓鸿发从家到学校的500米路上也没人注意。警方只能靠人工排查,可那年代人流量大,查不出个所以然。

卓鸿发的身世是个突破口,可也让案子更乱套。卓涛这个前夫有嫌疑,但他没留下啥硬证据。

陈玉娟说卓涛失踪前几天带过孩子出去,但具体干了啥没人知道。

郭振安这边家庭简单,没啥可疑人物,俩男孩的失踪咋连上的,至今没个准话。

80年代的新加坡正在发展,城市化快,周边还有不少偏僻地方。

加上跟马来西亚接壤,人员流动复杂,要是真有人把孩子带出国,查起来难度翻倍。24年后那通电话提到了新山,可时隔太久,证据早就没了。

老百姓对这案子议论纷纷,有人觉得是绑架,可能是冲着卓鸿发的身世去的,郭振安只是撞上了倒霉。也有说可能是意外,俩孩子跑去哪玩忘了时间,结果出事了。

24年后那通电话一出,大家又开始猜新山的可能性,可没后续消息,这些都停在口头上。

这事儿也让新加坡人反思,那年代治安虽好,但孩子的安全教育还是弱了点。学校和家长都没想到,500米的路都能出事。后来几年,新加坡加强了校园安保,校车管理也严了,算是从这案子吸取了教训。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