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医院面试竞争很激烈,收到通知看到自己的名字,特别开心。”在结束了线上,线下面试以及操作与终面之后,武汉城市学院2021级护理专业毕业生张竹成功与中南医院签订就业协议,七月份正式上岗。

面试环节
这次中南医院有超1000名应聘者踊跃参与,历经多轮严格考核、层层选拔,最终仅150名选手成功入围最终面试环节。面试阶段,选手们以10人一组展开角逐,从中决出50名入选者。参与竞争的选手,不少来自南昌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竞争堪称白热化。
在这场高手如云的面试中,张竹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沉稳冷静的心态,以及扎实充分的前期准备,成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为了这次面试,张竹精心打磨自我介绍,认真备考笔试。张竹回忆道:“在自我介绍过程中,我始终与面试官保持眼神交流,密切留意他们的反应,自信且流畅地将准备好的内容进行展示。为了此次面试,我在仪表仪态、态度等各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展现出十足的诚意,表达了自己加入中南的强烈意愿。”面试现场,当面试官询问实习医院以及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时,张竹从容不迫,用亲身经历向面试官展示出在实习历程中的出色风采。
实习经历
扎实的护理基本功,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些都离不开在同济医院的内外妇儿科室与手术室高干科将近半年的实习。实习期间,张竹接触到许多年轻患者,尤其是未成年儿童。这些孩子本应在校园里与老师和同学共度美好时光,却因疾病不得不待在病房。相比成年人,护理婴幼儿的难度十分大。幼儿无法语言表达不适,需通过细微体征(如哭声变化、肤色异常、吸吮力减弱)判断病情方面早产儿等高危群体对消毒隔离要求极高,张竹需在繁忙工作中持续保持无菌操作规范,稍有不慎可能引发感染风险。还有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同时,还需提升心理抗压能力、细节观察力及协调能力的挑战。
“我最初工作的科室是NICU,这里大多是早产儿,以及患有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张竹介绍道,新生儿群体极为脆弱,照料他们不仅需要护理人员投入大量的细心、爱心与耐心,还要求适时给予安抚。这些新生儿刚刚离开母体温暖的子宫,有着较高的生理和情感需求。尤其是早产儿,由于自身发育尚未健全,抵抗力极其薄弱,这对护士的无菌操作提出了严苛要求。在NICU,护士每次接触早产儿之前,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手部消毒;每护理一个新生儿,或完成一项操作后,也都要再次对手部进行消毒处理,以此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守护新生儿健康。
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更是让张竹在实操技能与专业知识方面收获颇丰。在带教老师的教导下,张竹系统掌握了中心吸氧、动脉血气标本采集与结果分析等专科操作技术,能够独立且熟练地完成静脉输液、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基础护理操作。张竹表示:“通过反复练习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泵入管理,我深刻领悟到精准执行在慢病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血气分析环节,从最初的定位不准,到后来逐渐熟练掌握触诊定位技巧,每一次实践都让我明白,细致观察和规范操作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熟练的护理技巧,扎实的知识储备,离不开学校的知识积累。张竹说,当完成书本知识学习,首次踏入医院,被分配到儿科时,学校里学到的基础知识成为的临床实践的关键,书本上那些曾经反复背诵的知识,早产儿和足月儿的差别。小儿常见疾病的症状,书本中描述的体征,真切地出现在眼前,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被激活,帮助她快速识别病症并且展开护理工作。
从校园到实习,她一路努力,最终成功入职中南医院。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她脱颖而出。往后的护理工作中,张竹仍会将学校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努力去帮助更多的病患。
来源:武汉城市学院
审核| 蔡海燕 许佳仪
责编| 记者 邹千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