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今年,已经88岁了。刚刚发生的事情,她常常转眼就忘,但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她却记得很牢,很牢……

1937年,妈妈出生在江苏宜兴的一个小镇上。
母亲的家庭,用“贫困”、“捉襟见肘”来形容,都是远远不够的。
在母亲的回忆里,家里大部分时间,都是没米下锅的。

妈妈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
外婆只疼爱小儿子,有一点好吃的,好喝的,都塞到儿子嘴里。
大闺女和二闺女,年纪稍大,可以帮家里干点活儿了。
只有妈妈,年纪还小,虽然也被逼迫着开始干活了,但毕竟年幼,又因为营养不良,长得又瘦又小,一阵大风都能把给她吹跑喽。
所以啊,外婆派给她干的活儿,她常常力不从心。
比如外婆让她去打酱油,她走着走着绊了一跤,瓶子摔破了,酱油也洒了,照例要挨一顿臭骂和毒打。
外婆年轻的时候,脾气特别暴躁,也因为家里生活太苦了,心情也不好,所以只好拿自家孩子出气了。
有一回,妈妈头上正好长了一个疖子,外婆一棍子打在妈妈头上,正好把那个疖子给打破了,流了好多好多血。

妈妈就捂着脑袋,边跑边哭,一直跑到镇上的铁匠铺,铁匠的老婆是个好人,赶紧把瘦小的、可怜巴巴地的妈妈,藏到身后,对追过来的外婆说:“大婶子,别再打你家小闺女啦,她可是给你带来一个儿子啊!”铁匠老婆的意思是:外婆生了妈妈之后,才有了舅舅,所以,妈妈也是个吉祥的,有福气的孩子。
外婆听了这话,这才停止追打。
从那以后,妈妈挨打的次数,也慢慢变少了。

妈妈这一辈子,经历的事情,真的可以写一本书了。
三言两语的,根本唠不完。以后慢慢跟你们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