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在日本离世的消息震惊两岸娱乐圈。
据台媒披露,其骨灰至今尚未安葬,原定的环保树葬计划因家属意见分歧被搁置。
此前,妹妹小S(徐熙娣)曾公开承诺遵循姐姐“低调回归自然”的遗愿,但丈夫具俊晔以“无处祭拜”和“骨灰可能二次焚烧”为由坚决反对。
最终,徐家提出两种新方案:购买塔位供奉或购置墓地立雕像,以便亲友寄托哀思。
这一转变被外界批评为“违背逝者意愿”,甚至被讽为“家族抓马连续剧”。
作为大小S的伯乐和家族挚友,资深制作人王伟忠于2月25日首度公开露面回应争议。
面对记者“陈建州夫妇是否间接导致大S死亡”的尖锐提问,他明确表示:“我不能代替任何人表达意见”。
谈及小S和具俊晔的状态时,他仅以“调整思绪”“学会放下”等中性词汇回应,强调“活着的人更重要”。
对于S妈声称“要上战场”的言论,他更直言:“昨天的新闻未必是今天的心情”。
这番表态被舆论评价为“教科书级别的边界感”,既未卷入家族纷争,又为当事人保留了体面。
在家族忙于安葬争议之际,大S年仅10岁的儿子小菻菻成为舆论焦点。
台媒多次拍到孩子衣着单薄,脚踩凉鞋出入公共场所。
2月26日曝光的画面显示,小菻菻被司机送至陈建州家中玩耍,尽管蹦跳拍打司机显得活泼,但其单薄衣着与台北初春气候形成鲜明对比。
网友痛心评论:“母亲尸骨未寒,孩子却成散养状态”。
更令人唏嘘的是,此前小菻菻已数次被拍到穿着不合时宜的衣物,与其母生前“精致育儿”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具俊晔的处境同样耐人寻味。
台媒称其“日夜守护大S骨灰”,身形暴瘦引发徐家人担忧。
许雅钧(小S丈夫)被曝亲自照料具俊晔饮食起居,这种“全员关爱新姐夫”的局面,与孩子疏于照料的现实形成讽刺对比。
知情人士透露,大S生前购置的台北信义区豪宅价值超3亿新台币,其名下还有多处不动产和品牌代言合约。
遗产分配尚未启动,但家族成员对监护权、财产管理权的争夺已初现端倪。
法律专家分析,若大S未立遗嘱,具俊晔作为法定配偶将继承半数遗产,其余由子女均分,但徐家可能通过监护权诉讼介入资产管理。
值得玩味的是,王伟忠在专栏文章中曾提及:“现实托磨终究抵不过浪漫初心”,疑似暗指大S与具俊晔的重逢故事。
但面对具体家事,他始终保持谨慎态度。
- 安葬方式变更是否构成对逝者的背叛?
殡葬业者指出,台湾树葬申请通常需等待3-6个月,但购买塔位或墓地可立即执行,这背后是否存在商业考量?
- 未成年子女监护权归属谁手?
- 公众人物的隐私边界在哪里?
建议采取“外部顾问介入遗产分配”“设立儿童信托基金”“暂停商业曝光”等举措。
但截至目前,徐家尚未释放任何危机处理信号。
- 当成年人沉浸在哀悼仪式争议时,谁在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
- 从“美容大王”到“遗产争夺战主角”,大S生前极力维护的体面人设该如何存续?
- 王伟忠“尘归尘,土归土”的劝解,能否真正平息这场夹杂着文化冲突、代际矛盾和资本博弈的家族剧变?
回望近二十年台湾娱乐圈,从白冰冰女儿绑架案到安钧璨遗产纠纷,明星家族危机往往呈现“舆论审判代替法律程序”“道德绑架压倒理性决策”的特征。
此次事件中,小菻菻凉鞋里的脚趾、具俊晔守灵时的侧影、王伟忠欲言又止的神情,这些碎片化符号正在被解构成新的叙事文本。
或许正如某位网友的犀利评论:“当死亡成为真人秀素材,悲伤就变成了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