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3月30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一场新的大博弈在意外之地上演。这个意外之地指的就是北极,也是朋友们关心的北极航道。英国金融时报也发表文章说船舶成了新的筹码。
北极航道能避开传统的海上关键通道,比如马六甲、苏伊士运河等等。这些航道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出现极端情况就能成为我们应对的预案。孙子兵法也说过:未谋胜先谋败。而且北极航道比传统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和时间,比如从上海到伦敦航程能从1万多海里缩短到8000海里。

去年10月份我们就已经有了实施性的行动,海警船梅山舰和秀山舰首次完成了与俄罗斯在北冰洋的联合演习。不过想打通北极航道还需要我们的工业人在一个领域取得更多的成绩,那就是破冰船。目前是俄罗斯一骑绝尘,拥有42艘破冰船。还有全球独家的核动力破冰船,美国只有两艘,中国拥有4艘雪龙号、雪龙2号、极地号和中山大学极地号。之前有两艘海军退役的破冰船移交给了海警,除了不破冰什么都破。

雪龙号是乌克兰开始建造的,后来由中国出资最终完成,经历有点像当年的辽宁号。极地号是去年由708所设计,广船国际建造的。雪龙号和极地号都属于PC6级别的破冰船。按照国际海事组织的划分,破冰船从PC1到PC7共7个等级。

PC6属于轻型破冰船,而自主研制的雪龙2号已经进步到PC3,是中型破冰船中最高一级。同时具备了多项独创技术,包括船体的箱型龙骨能够保护水下探头和传感器,船头和船尾都能破冰的双向破冰也属于业界先进的技术龙。
更关键的是雪龙2号具有极高的智能化,能够通过收集风速、洋流等信息就可以自动控制船舶在颠簸的大海之上做到定位精度达到。一米之内这对水下机器人的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使得我们也具有了构建多栖无人装备平台,实现空、天、冰、海、潜一体化科考的技术能力。

据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介绍,我们已经开始新一代重型破冰船的研制,很快将能做到在北极地区全年都能进行科考活动。美国现在也宣布要大力发展破冰船,正好让我们大家看看谁能赢下北极赛场这一局。
我是雷哥聊工业,陪我的国一起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