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开国少将接受中央采访,席间说道:谈起朱德,我很羞愧

有史杂谈 2025-04-14 15:28:46

2004年,四川的一位老英雄,张显扬老爷子,他既是开国少将也是老红军,接受了中央媒体的访问。

真让人意外,当这位少将聊起自己的革命往事时,他首先流露出的情绪不是骄傲,而是满满的羞愧!

没想到,这种羞愧感竟然和被称为“红军创始人”的朱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显扬解释为什么会觉得羞愧】

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显扬坦诚地说,一提朱德,他心里就感到惭愧。

然后,张显扬老爷子也跟大家分享起了他自己的那些往事。他说起话来,就像是在讲一个长长的故事,让人听得津津有味。张老爷子讲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那些日子里的点点滴滴,都仿佛在他眼前重现。他讲了自己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又是如何一一克服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大家听得入了迷,仿佛也跟着张老爷子一起,回到了那个充满回忆的年代。张老爷子的话语,就像是一股暖流,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1915年,张显扬在四川通江县呱呱坠地。到了他18岁那年,毅然决然地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紧接着就在那一年,他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5年的时候,张显扬在陕南那场激烈的战斗中受了重伤,命是保住了,但短时间内没法再打仗了。因为这个原因,他就被连队里撤下了班长的位子。

6月时,红一方面军跟红四方面军顺利汇合了。朱德呢,他是在张国焘的指挥下,跟着左路军一起走。后来,上面安排张显扬到朱德那儿,说是去帮忙工作,但其实啊,就是暗中盯着朱德。

张显扬心里头特别佩服大名鼎鼎的朱德,但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去执行这个命令。

到了朱德那儿,张显扬心里直打鼓,以为朱老总肯定会狠狠数落他一顿,毕竟他是来监督的。可出乎意料的是,朱德特别和气,拉着张显扬的手,就像老朋友一样,关切地问起他的近况。

张显扬说话有点含糊,说他是来保护总司令的。但其实他心里清楚,事情没那么简单。

朱德听完之后,没有直接点破张显扬,而是和蔼地拉着他坐下来,跟他说自己其实不需要保护。

张显扬心里头那个尴尬啊,简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朱老总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早就发现了他的小九九,不过就是没说破罢了。

然后,朱老总乐呵呵地说,他早就听说过张显扬的大名了。听说这小子头一回上战场就特别勇猛,还从敌人手里夺过来一支枪呢。

张显扬猛地抬头,一脸惊讶地望向朱老总,心里直犯嘀咕,朱老总居然对他的事儿了如指掌?朱老总平时那么忙,怎么还可能注意到他这个普通班长的小打小闹呢?

就在张显扬准备开口的时候,朱老总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安慰他别慌也别怕。将来,咱们肯定能跟党中央碰头,大家最后肯定能赢。

朱老总一番话挺有深意,可张显扬那会儿压根没搞懂。

等年纪慢慢大了,张显扬才琢磨过味儿来,朱老总那时候说的话,其实是想帮他一把,让他别太难堪。可他却没领情,对朱老总一点不尊重。因此,每次一回想起这事儿,张显扬都觉得特别惭愧。

朱总领着大伙儿一块去地里刨野菜。

除了那件事,张显扬还对另外三件事记忆犹新,说来也巧,这三件事都跟朱老总有着紧密的关联。

头一件事儿,那就是去挖点野菜回来。

1936年5月份,红四方面军的队伍走到了西康的炉霍县地界,他们打算再次穿越草地,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走这条艰难的路了。

基于之前的两次经历,这次部队提前就叮嘱大家,必须得多攒点粮食和衣服。要不然,等走到草地那块儿,指定会碰上麻烦,说不定就过不去了。

但那时候,粮食哪儿够吃啊,当地的农民生活过得也挺不容易的。

紧要关头,朱老总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决定领着大伙一起去挖能吃的野菜。那天一早,朱德就召集大家开了个会,他直接问,有谁知道哪些野菜能吃,知道的都站出来说说。

后来,好多小战士都抢着说自己认识的野菜长啥样、叫啥名,朱老总也一丝不苟地把这些都记了下来。然后,他拿上铲子和背篓,带着一个10人的野菜小队就出发了。

然后,朱老总一马当先,动手挖起了野菜。每发现一棵野菜,朱老总就乐呵呵地笑。张显扬也是挖野菜队伍的一员,他跟着朱老总的动作,朱老总挖啥他就挖啥。没过多久,大伙儿就收获了一大堆野菜。

回到营地,朱老总吩咐大伙儿把野菜好好清洗一番,接着放进锅里煮,好让大家尝尝这刚摘的新鲜玩意儿。大伙儿吃了之后,都挺好的,没啥事儿。

第二天早上,朱老总一早就把这个事儿告诉了所有部队,让大家组起野菜小队,到处去找野菜、挖野菜,当做过草地时的路上粮食。有了朱老总的带头,这回大家过草地,伤亡的人数可比之前少多了。

朱德将军把马让给了小战士在一次行军中,朱德将军遇到了困难。他看到一位小战士因为长时间走路,脚都磨破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看起来非常吃力。朱德将军看到这个情况,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立刻下了马,走到小战士面前,和蔼地说:“孩子,你骑上我的马吧,这样你能走得快点,也能少受点罪。”小战士一听,连忙摆手拒绝:“不行,不行,首长,我怎么能骑您的马呢?”朱德将军微笑着摇摇头,坚持说:“没事,我身体好,走路没问题的。你快点骑上马,别耽误了行程。”小战士拗不过朱德将军,只好骑上了马。朱德将军则在一旁步行,一边走一边和小战士聊天,关心他的情况。就这样,朱德将军一路步行,陪着小战士走到了目的地。他的这种关心战士、身先士卒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所有人。

下面是第二件事,那就是给马让路。

走在长征的路上,常常得面对好多艰险的地方。有时候那山路走得真是费劲,朱老总每次都是第一个跳下马来,跑到最前头给大家探探路。路没问题了,他才招呼大家继续走。

到了营地后,朱老总根本顾不上歇脚,一边忙着查看大家有没有受伤,一边还得检查帐篷搭得稳不稳当,朱老总啊,真是时刻都在操心。

张显扬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朱老总把自己的马让给了那些小战士。

在一次行军路上,班长小胡骑的马在打仗时不幸死了,他自己也在战斗中把脚给崴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眼看就要跟不上队伍了。

朱总指挥听说这事后,二话不说就翻身下马,拉着缰绳走到小胡跟前,跟他说:“来,你骑上这匹马,咱们一起赶路。”

小胡肯定不愿意啊,这可是朱老总心爱的马,而且朱老总自己还病着发烧呢,咋能骑他的马呀?但朱老总硬是要小胡骑上去,还特地叫来了张显扬,他们俩一块儿帮着小胡上了马。

张显扬对这事儿印象特别深,他压根儿没想过朱老总会这么体贴战士。这事儿传开后,大家都学朱老总,一碰到伤员,就赶紧让伤员骑马。

这事儿在部队里传开了,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朱总领着一帮人去河边垂钓。

最后说说第三件事,那就是钓鱼。

长征的旅程特别不容易,但朱老总始终记得在苦日子里找乐子,他很在意大伙儿的业余玩乐。

其实啊,在长征路上,压根就没啥文艺兵,也没啥娱乐活动。朱老总就想了个招儿,让大家边走边唱,好提振士气。这样一来,有了歌声的陪伴,长征路上的孤单和辛苦立马就没了踪影。

朱老总不光爱唱歌,他还喜欢用一个别的法子来鼓舞大家,那就是去钓鱼。

过草地那会儿,大伙儿走累了就会靠路边歇个十几分钟。这时候,朱老总可不含糊,他会抓紧这点时间,给大伙儿找点乐子。

张显扬钓鱼的手艺,那可是朱老总亲自传授的。

休息那会儿,朱老总亲自上阵,教张显扬怎么抓蚯蚓当鱼饵,接着又教他怎么做鱼钩,好让他去试试钓鱼。俩人一边钓着,朱老总还不忘给大家打气,说等钓到鱼了,大伙儿一起喝鲜美的鱼汤。

受到朱老总鼓舞后,大伙儿都把长征受的苦给忘了,心里头又重新燃起了对好日子的盼头。

【张显扬曾是张思德的班长】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张显扬以前啊,还是大名鼎鼎的战士张思德的领头人,当过他的班长呢。

说到张思德,张显扬在中央记者的面前又一次落泪了。他讲起自己曾当过张思德的班长,虽然只有短短一年,但张思德这个英勇的战士,他永远都忘不了。

过草地那会儿,吃的难找,喝水也不容易。草地上水洼倒是不少,可要是喝了那水,肚子就得胀得难受,特别不舒服。

张思德休息那会儿,老爱到处溜达找清水,好让战士们喝水不愁。

有一次,队伍走到一个水草特别多的地方,那地方像个沼泽。

张显扬和张思德一块儿出门去找野菜,他俩正低头找着呢,突然,一个小战士扯着嗓子大喊起来:

“瞧,那就是野萝卜,没错,野萝卜。”

张显扬和张思德一听这话,撒腿就往小战士那边赶。到了跟前一看,这小战士说得还真没错,那玩意儿长得就跟萝卜似的,叫它野萝卜那是一点不冤枉。

就在这时,小战士眼疾手快,拔了个野萝卜就想啃。张思德见状,赶紧拦下小战士,自己先咬了一口,给大伙儿探探路,看看这东西能不能吃。

张思德刚吃完没多久,就感觉头有点晕乎乎的,全身也使不上劲儿。没过多久,他开始吐清水,肚子也跟着一阵阵绞痛起来。

张思德急忙招呼张显扬和小兵,赶紧告诉大伙儿,食物有毒,千万别吃……

话还没讲完,张思德就突然倒下了,不省人事。

张显扬二话不说,扛起张思德就往大本营飞奔,赶紧找军医来救。还好救得及时,总算是把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等张思德一睁开眼,他第一句话竟是:

别管我了,赶紧去通知其他伙伴。

张显扬跟张思德说,他已经把野萝卜有毒这事告诉大家了,张思德这才松了口气。张思德这种劲儿,一直激励着张显扬,让他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张显扬前去参加张思德的追悼会】

长征总算是走完了。

长征完成后,张显扬接着去了中央党校继续深造。

有空的时候,张思德会拎上一篮子土豆、红枣之类的,去瞧瞧老班长张显扬。他一直没忘老班长曾经给予他的那些帮助。

有回,张思德又到党校探望张显扬。这回他手里多了样东西,是支钢笔,还是从打鬼子那儿缴来的战利品。张思德琢磨着,班长在党校学习肯定需要钢笔,就直接带过来了。

张显扬心里暖洋洋的,真没想到张思德还是一直把他放在心上,时刻惦记着他。

1944年那会儿,中央的各部门和负责安全的人员一块儿,搞起了生产小组,打算动手搞生产活动。

那时候,张思德在延安的枣园里,是给毛主席当警卫的战士。一听说要搞生产运动,张思德立马就站了出来,第一个报了名,还喊着让大家一块儿去劳动。

没过多久,张思德就到了陕北的安塞县,他干起了烧炭和建窑洞的活儿。

这天,张思德正和战友一块儿忙着修窑洞,突然间,他们头顶的土块哗哗地往下掉。张思德心里咯噔一下,凭他的老经验,这窑洞怕是要出事。他二话不说,一把将身边的战友拽到旁边。可还没等他来得及多喊一句,窑洞就轰然倒塌,张思德被埋在了里面。

那次危险,多亏了张思德一把推开战友,战友这才没事,但张思德自己却没了。

张思德走了的事儿,很快就传到了毛主席耳朵里。毛主席一听,心里头特别不是滋味,张思德那可是个实打实的好人,站岗巡逻啥的,干工作特别卖力。接着,毛主席就让人安排了个追悼会,还特地选了副好棺材,好好送张思德同志最后一程。

张显扬一听到消息,心里头那个难受啊,简直没法说。他虽然只给张思德当了一年的班长,但张思德对他那个尊敬劲儿,真是没得挑。有啥好东西,张思德都惦记着他,不是给他带点吃的,就是送他支钢笔啥的。

这么一想,张显扬眼泪就绷不住了,哗哗地往下流。张思德,会一直刻在他心上,忘不了。

【张显扬想起邱少云就觉得后悔】

说到张显扬的战友,邱少云绝对是个不得不提的名字,和张思德一样重要。

1949年,咱们中国有了全新的开始,新中国正式亮相了!

1951年那会儿,张显扬根据上面的安排,去了南京军事学院指挥系深造。没过多久,陈赓将军亲自点名,张显扬就跟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浩浩荡荡地前往朝鲜战场打仗去了。

1952年秋天10月份,上甘岭那边马上就要开打大战了。

打仗前头,上头让29师赶紧拿下391高地。这块地方太关键了,关乎咱们阵地的安危。所以,按照上级的安排,张显扬带着队伍,打算在391高地周围打个埋伏。

这次偷袭行动特别重要,大家可能都得豁出去。所以上头很快就选了五百多名士兵来执行任务。而这些士兵里,有不少都是87团的,跟邱少云那个团的兄弟是战友。

队伍分好组后,张显扬赶到了部队进行巡查。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挺身而出,给他敬了个礼。

这个人,就是邱少云。

然后,邱少云跟张显扬说,他特别想上前线去打仗,还拍胸脯保证,绝对不会让组织失望。张显扬一看这战士这么有决心,立马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1952年10月11日晚上,张显扬领着所有战士都穿上了伪装服,打算在391高地那儿埋伏起来,要给敌人来个狠狠的、一网打尽的突袭。

天蒙蒙亮,一夜就这么熬过去了。大伙儿为了躲避敌人的眼线,硬生生地一动不动地猫了一宿,就是为了藏得严严实实,好瞅准机会给敌人来个狠的。

10月12日一早,大概10点钟那样,敌人总算是露面了,他们正往我们埋伏的地点靠近。可没想到的是,有两个年轻战士因为缺少经验,被敌人给瞅见了。敌人立马开枪,子弹嗖嗖地往我们这边飞,然后他们就扭头往山顶上逃。

要是敌人溜走了,回去一报告,咱们的埋伏队伍肯定会遭到他们猛烈的回击。

接着,咱们部队迅速回击,一连串炮火直接把敌人给挡住了。没过多久,大概半小时的样子,敌人开着战斗机又来了,往草丛里丢燃烧弹。有颗燃烧弹离邱少云特别近,就差那么一丁点儿,要是他不挪地方,肯定就被大火烧到了。

但为了不让敌军瞅见咱们的埋伏队伍,邱少云硬是一丁点儿都没动弹,结果英勇地丢了性命!邱少云,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6岁。

打完那场仗后,邱少云得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的很高评价,他们给了他“一级英雄”这个光荣称号,并且还特别记了一次大功。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后来也给邱少云颁发了英雄的光荣称号,还赠予了他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张显扬回想起来,心里总是满满的懊悔。他想着,如果当初没答应邱少云上前线的请求,那小伙子也许就不会丢掉性命了。

但是,战争这事儿,没有假如那一说……

向那些一辈子为国打拼,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老红军英雄们致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