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生死决战!俄乌导弹互炸本土,乌克兰逃兵日益增多

乐观美学馆 2024-12-03 10:48:28

近期,库尔斯克地区的战斗局势显著升级,俄军正以愈发凌厉的攻势为即将展开的冬季大战紧锣密鼓地布局。

一、俄军推进速度惊人,乌军陷入被动局面

乌军士兵私下透露,俄军在库尔斯克的推进速度惊人,战场上甚至出现了士兵踏着同伴遗体冲锋的悲壮景象。在这股猛烈的攻势下,乌军控制的领土范围已急剧缩减至不足六成的水平。

为了抢在土地冻结前占据至关重要的机械化阵地,为后续攻击奠定坚实基础,俄军正加速推进其攻势,并在库尔斯克地区集结了超过五万名士兵,以及大批重型装备。其中,包括第76、106空降师,第83空突旅,以及第155、810海步旅等精锐部队,均已整装待发,准备对乌军防线实施大规模突破。

尽管乌军也部署了第82、95空降突击旅,以及第17重型机械化旅等精英部队进行顽强抵抗,但俄军的强大压力仍使其倍感艰难。乌军的装甲力量在战斗中遭受重创,不得不更多地依赖步兵作战,而坦克则成为了他们维系前线生存的重要工具。

第17旅的60辆坦克在这场战役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不仅要负责运送补给物资,还要确保前线的持续作战能力。然而,在一次补给任务中,虽然一辆坦克成功送达了物资,但在返回途中却不幸遭到俄军无人机的袭击,这凸显了乌军后勤保障的艰巨与昂贵。

面对俄军的加速攻势,乌军逐渐陷入被动局面。根据俄国防部的数据,截至目前,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已有超过3.6万名士兵阵亡,数千辆火炮、装甲车等武器装备被摧毁,损失极为惨重,俄军的推进速度显然超越了乌军的预判。

二、俄军何以重挫乌军,而乌军又面临哪些困境?

前线指挥官透露,俄军的推进速度加快主要归因于俄军在兵力上的巨大优势。

在某些时段,库尔斯克地区的俄乌兵力比例竟高达1:10,这样的悬殊差距使得乌军在正面交锋中难以取得优势。俄军采用的策略是“人海战术”与“资源集中”,尽管看似简单直接,却成效显著。

此外,俄军的战术转变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初期,俄军曾依赖装甲车部队进行快速突击,但因遭受重大损失而调整了策略,转而采用小股步兵的渐进渗透方式,通过连续且密集的攻势不断削弱乌军的防线。这种“渐进蚕食”的战术虽然推进速度较慢,但其破坏力极大,显著增加了乌军的防御难度。

乌军在库尔斯克面临的困境显而易见。首要问题是兵源紧张,乌军主力部队中,新征召的士兵占据了很大比例,他们缺乏实战经验,对战场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在库尔斯克这样的高强度战斗环境中,经验匮乏的士兵更容易出现心理波动和战术失误。

同时,后勤补给也成为乌军的另一大挑战。俄军的快速推进切断了乌军的部分补给线,导致弹药和粮食供应紧张。资源匮乏之下,任何战术上的优势都难以发挥。

此外,乌军在战略层面也出现了误判。据一名营长透露,乌军原本预计俄军在库尔斯克的防守力量主要是临时征召的部队,然而俄军却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大规模的反攻准备,这一情报失误使得乌军在战斗初期就处于不利地位。

乌军为了扭转颓势俄军为了乘胜追击,双方互炸本土的动作也愈发狠厉。

三、乌克兰面对导弹束手无策,拜登征兵方案有用吗?

乌克兰空军侦测到俄军图-95MS战略轰炸机群的异常动态,随即触发全国范围的防空警报紧急响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指出,此次俄军行动明确针对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发射了逾90枚导弹并动用约100架无人机,对乌克兰多个城市实施了猛烈的空袭。

这场袭击导致各地能源设施遭受重创,迫使基辅及周边地区不得不紧急实施停电措施以应对危机。同时,此次攻击对乌克兰的供暖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并进一步影响了前线乌军的补给线。

对此,乌军对俄罗斯本土发动了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作为反击,然而这却招致了俄军更为猛烈的报复。沃夫昌斯克遭遇3吨重的FAB-3000航空炸弹轰炸,爆炸瞬间在建筑物间腾起巨大的烟云,场面震撼且恐怖。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俄军首次使用这种威力巨大的炸弹,乌克兰方面对此几乎束手无策。

面对乌军持续被动的战局,拜登政府显得焦急不已,开始敦促泽连斯基动员18岁的乌克兰青年参军。然而,这一举措能否扭转战局尚存疑问。

据西方媒体报道,逃兵问题已成为乌克兰内部的一大隐忧。部分士兵请假后失踪,更有甚者直接违抗命令逃离战场,数以万计的乌军士兵已离开战斗岗位躲藏起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战局的持续,逃兵问题或将愈发严峻,而征兵也将难以弥补缺口。

0 阅读:3

乐观美学馆

简介: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