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鸡蛋每周吃够这个量,心脏血管都受益!很多人都没吃对

源玮评健康 2025-04-01 19:58:33

[1]研究称每天吃鸡蛋可能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J].食品工业,2018,39(07):295.

[1]北大团队研究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J].上海医药,2022,43(13):109.

“老李这辈子最怕的,就是哪天心脏突然‘罢工’,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55岁的李福田是个普通的货车司机,家住河北一个小县城。

20多年来,他每天早出晚归,开着那辆老旧的货车跑长途,风里来雨里去,靠着这份辛苦活儿养活一家老小。

2023年10月,天气转凉,他像往常一样从县城出发,运一车水果去邻省,路上还哼着小曲儿。

那天早上,他特意在家一口气吃了8个煎鸡蛋,抹了点酱,加了根油条,算是犒劳自己。

家里人总说他吃得太油腻,可他总笑呵呵地回:“跑车这么累,不吃饱哪有力气?”

李福田的生活习惯说不上健康,但也算不上太糟。他不抽烟,酒也很少喝,就是爱吃油大、咸香的东西,尤其是煎鸡蛋,一天不吃就觉得少了点啥。

早些年,他身体硬朗,跑长途从不喊累,可最近两年,他总觉得身上不对劲。

先是爬楼梯时喘得厉害,后来晚上睡觉老被胸口闷醒,有时胳膊还隐隐发麻。他没当回事儿,觉得是年纪大了,累着了,歇歇就行。

老婆张桂兰劝他去医院瞧瞧,他却摆摆手:“哪有闲钱看病?熬熬就过去了。”

2024年3月初,春寒料峭,李福田接了个急单,要连夜送货到200公里外的城市。那天出发前,他照旧吃了三个煮鸡蛋,喝了碗粥,带了点面包上路。

开了不到两小时,他突然觉得胸口像被什么压着,喘不上气,手抖得握不住方向盘。

他赶紧把车停到路边,靠在座椅上喘了好一阵,才缓过来。他摸出手机想给老婆打电话,可手抖得按不准键,最后只能作罢。

休息了半小时,他咬咬牙继续开车,心想:“可能是饿了,到了地方吃点东西就好了。”

可这股不舒服劲儿没散,反而越来越重。3月15日那天,他在卸货时突然眼前一黑,整个人栽倒在地。

工友慌忙把他送到当地医院,急诊室的护士接手时,他已经满头冷汗,脸色发白。

医生给他做了心电图(ECG),结果显示ST段抬高,提示急性心肌梗死。

接着,医院安排了血常规、心肌酶谱和血脂检查,结果让人揪心:

血红蛋白142g/L,白细胞计数9.8×10⁹/L,肌钙蛋白I(cTnI)0.85ng/mL(正常值<0.04ng/m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2mmol/L(正常值<3.4mmol/L),甘油三酯2.8mmol/L(正常值<1.7mmol/L),总胆固醇6.9mmol/L(正常值<5.2mmol/L)。

医生还给他做了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血管堵了90%,情况危急。

抢救室里,医生忙着给他装支架,李福田昏昏沉沉,只记得护士在他耳边喊:“坚持住!”

手术后,他被转到普通病房,睁开眼时,身边站着满脸泪痕的老婆和一脸严肃的主治医生。

医生看着检查单子,皱着眉说:“你这心脏血管堵成这样,平时饮食习惯肯定有问题,吃东西不注意,早晚得出事。

唉,多少人不懂这个理儿,心脏血管可不是铁打的,得好好护着啊!你这情况,幸亏送来得早,再晚点,后果不堪设想。”

吃鸡蛋真能护心血管?没那么简单!

鸡蛋是咱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老朋友”,便宜又好吃,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也不低。

可说到它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很多人心里打鼓:到底是吃了好,还是吃出病了?

其实,鸡蛋里的营养成分挺复杂,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约50克),含蛋白质6克、脂肪5克,还有胆固醇约186毫克。

过去,大家总觉得胆固醇是“坏东西”,吃多了会堵血管,伤心脏。

可近些年的研究发现,事情没那么绝对。人体血液里的胆固醇,80%是肝脏自己合成的,吃进去的那点影响没想象中大。

国外有研究,像《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发的,跟踪了5万多人,发现每周吃5-7个鸡蛋的人,心血管病风险并没明显升高,反而有些人因为蛋白质摄入够了,身体代谢还更好。

所以,鸡蛋不是“洪水猛兽”,关键看你咋吃、吃多少。 不过,话得说回来,鸡蛋也不是随便吃就行的。

油煎蛋、炒鸡蛋,搁上大勺油和盐,热量蹭蹭涨,脂肪堆积就容易找上门。像李福田这样,鸡蛋吃得多,可油腻的东西也没少吃,血管早晚受不了。

专家说,每周吃4-7个鸡蛋,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靠谱的量,既补营养,又不给心脏添负担。

可要是天天吃煎蛋、配咸菜,胆固醇倒不一定超标,脂肪和钠却能把血管“堵得慌”。所以,吃鸡蛋得讲究个“度”,别光顾着香,把健康搭进去。

血管为啥堵?鸡蛋只是“配角”

心脏血管出问题,最常见的祸首是动脉粥样硬化,简单说,就是血管壁上堆了“垃圾”,慢慢变窄、变硬,最后堵住血流。

堆垃圾的主力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东西多了,容易在血管里形成斑块。

鸡蛋里的胆固醇虽然有份儿,但它主要是中性脂肪和卵磷脂,吃下去后,大部分被肠道分解,不全变成“坏胆固醇”。

真正推高LDL-C的,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像肥肉、奶油、炸鸡这些,比鸡蛋“威力”大多了。

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每年人均鸡蛋吃掉20公斤左右,可心血管病发病率还在涨,这说明啥?

光盯着鸡蛋没用,生活习惯才是关键。抽烟、熬夜、坐着不动,再加上顿顿大鱼大肉,血管想不堵都难。

拿李福田来说,他跑长途,饭点不固定,爱吃油腻,活动又少,鸡蛋不过是“压垮血管的最后一根稻草”。

医生常说,血管健康是个“综合工程”,饮食只占30%,剩下的靠运动、作息和心态。鸡蛋吃对了,能帮忙;吃错了,也能添乱。

心脏血管咋养?专家支招有讲究

护心脏血管,鸡蛋能搭把手,但得会用。营养学专家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周吃5-7个鸡蛋,煮着吃最好,蒸蛋羹、煮荷包蛋都不错,能留住营养,还不加多余油脂。

鸡蛋里的卵磷脂还能帮着调血脂,降低血管炎症,算是个“小功臣”。

可要是血脂已经高了,像LDL-C超3.4mmol/L的人,吃鸡蛋就得悠着点,每周3-4个顶天了,再搭配点燕麦、蔬菜,降脂效果更好。

除了吃啥,怎么吃也得注意。早上一个水煮蛋,配点全麦面包和水果,比煎蛋夹油条强多了。

医生还提醒,鸡蛋别老跟咸菜、腊肉一块儿吃,钠摄入超标,心脏负担加重不说,血压也容易飙。中国膳食指南里说了,每天钠摄入别超1500毫克,可很多人光咸菜就吃了一半量。

所以,护血管不光是鸡蛋的事儿,得整盘棋都下好。像李福田,要是早点改改口味,兴许就不用躺病床上了。

别被谣言忽悠,鸡蛋真相在这儿

网上老有说法,“鸡蛋吃多了伤心脏”“胆固醇高不能碰鸡蛋”,听着挺吓人,其实不全对。

科学界早研究过,2019年《英国医学杂志》发文说,每天吃1个鸡蛋,跟心血管病没直接关系,反而能降低中风风险。

鸡蛋里的胆固醇,对健康人影响不大,只有肝功能差或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才真得少吃。

至于“鸡蛋越黄越好”的说法,也得掂量掂量。蛋黄颜色深浅,跟鸡吃的饲料有关,跟营养没啥大联系。 还有人觉得,吃鸡蛋得扔蛋黄,只吃蛋白才健康。

这也不靠谱,蛋黄里有维生素A、D、E和卵磷脂,扔了怪可惜的。

关键是总量控制,别一天吃五六个,再好的东西也架不住多。李福田的教训就在这儿,鸡蛋没吃错,错在没管住油和盐。

所以,别听风就是雨,鸡蛋这东西,吃够量、吃对法,心脏血管都能得点实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文中人名均为化名,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