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之间发生过三次正面交战。
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中美两军面对面直接交锋的抗美援朝战争。
相比之下,不少朋友对另外两场战争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
本文就来说一说那两次鲜为人知的中美对决。
胡志明 毛泽东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在越南的丛林中,曾经活跃着一支十几万人的神秘大军。
他们是成建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但是,所有中国军人虽然身穿统一的军服,却没有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章、帽徽;
他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远赴异国他乡抗击美国侵略者,但是,这场行动却没有像抗美援朝那样轰轰烈烈、举国皆知;
他们的行动曾经被视为最高军事机密,就连军人们的家属和亲人都不知道他们的行踪;
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异国他乡立功受奖,负伤、牺牲。
可是,在他们的立功奖状或伤残、烈士证书上,人们却看不到上面写有地点、任务等任何具体的信息。
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援越抗美部队。
援越抗美战争-中美两国之间的一场间接较量。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的大背景下,基于全球利益,美国伸出魔爪插手东南亚事务。
在美国人眼里,越南是“自由世界在东南亚的柱石和要塞”;
宣传画
美国担心,“如果红色浪潮淹没了越南,东南亚国家乃至印度、日本的安全都会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为了“防止红色阵营在亚洲的进一步扩张”,法国军队刚刚撤出越南,美国人便接踵而至。
在1950至1954年的越法战争中,美国就向法国提供了25亿美元的军费,占法国总军费支出的四分之三。
这一次,美国还是采取其惯用伎俩-通过扶持南越,让南越吴庭艳成为其代理人,继而达到“以夷制夷”的效果。
美国向南越军队派遣军事顾问,同时提供大量军事装备,以对抗北越军队和南方游击队。
不过,南越的吴庭艳实在无能,南越军队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
在中国和苏联支持下,北越军队越战越勇,南越方面很快就溃不成军、濒临绝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人再也顾不上遮遮掩掩。
“北部湾事件”后,美军干脆撕毁“遮羞布”,调集重兵直接介入了越南战争。
同时,美国军用飞机侵入中国海南岛地区和云南、广西上空,投掷炸弹和发射导弹,打死打伤中国船员和解放军战士,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深受战争磨难的越南人民
历史竟是如此的相似。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也曾以类似的手段扶持南朝鲜的李承晚,帮助南朝鲜军队进犯北朝鲜。
也是在李承晚“不争气”之时,美国“赤膊上阵”,悍然发兵侵入朝鲜。
美国飞机也曾疯狂轰炸中国领土,造成我边民伤亡、财产被毁。
1965年4月,越南劳动党请求中国支援。
毛泽东主席果断决定,向越南提供全面的援助。
对于美国全面、公开介入越南战争,毛泽东的态度是这样的:
美国走一步,中国也走一步;
美国出兵,中国也出兵;
毛泽东还通过有关渠道警告美军:如果美国地面部队胆敢越过北纬17度线,中国绝对不会置之不理!
于是,当美军开始轰炸北越之时,奉毛泽东主席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防空兵入越参战。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也做好了参战准备。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美军地面部队一旦越过北纬17度这条红线,我解放军陆军部队就将入越参战。
整个越战期间,除了给予越南大量的物资援助之外,中国还派出防空、铁道、工程、后勤等兵种部队入越参战,最高时达到17万人。
因为政治等方面的考量,除了在国际、国内揭露美帝国主义侵略行径,声援越南人民抗击美帝的正义战争之外,中国政府并没有公开出兵越南的消息。
也因为如此,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道中美之间刀兵相交的这段历史。
让我们来看一看,在这场战争背后,中美两国是如何进行政治策略上的“暗战”的。
越战全面爆发之前,美国曾对这场战争进行过评估。
美国人认为:
中苏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苏联的援越物资不可能再走中国的陆上通道;
中国没有能力向越南提供先进的、重要的武器装备;
中国援越抗美防空部队
如果苏联从海上运送援越物资,美国在东南亚的诸多“小兄弟”(如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有条件进行阻截。
由此,美国人自信地断定,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具有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绝对不对称”优势,美国必将在“越战”中取胜。
但是,美国人显然太过自信了,以至于低估了毛泽东的政治智慧和军事胆魄。
美国人似乎得了“健忘症”。
曾几何时,“韩战”期间,美国人也是这样自信、自负;
中美之间的军事力量也同样悬殊极大;
美国也占有“绝对不对称”的优势。
但是,“韩战”的结果却让美国人颜面尽失,以至于成为美国人羞于提及的一场噩梦。
另外,中苏之间虽然有隔阂,但是在对越援助这个问题上却保持着一种奇妙的默契关系。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越战期间,中国一直向苏联开放陆上通道,大量苏联物资(包括米格战机、萨姆导弹等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中国,过境输送至北越。
事实上,“健忘”的美国人也没有完全忘记他们在“韩战”中的教训和伤痛。
那就是-毛泽东的警告是忽视不得的。
这个东方巨人说到做到,他的警告就是他为对手划定的红线。
这条红线也是毛泽东的“底线”,一旦逾越这条红线,美国人将有“灭顶之灾”!
为了避免重蹈“韩战”的覆辙,美国不敢忽视毛泽东的警告,在整个“越战”期间,美国地面部队始终未敢越过北纬17度线。
即便是美国空军也在执行轰炸任务时小心谨慎,不敢大意,更不敢轻举妄动。
“越战”结束后,美国陆军一位参加过那场战争的将军如此吐槽美国空军:
“没有尼克松总统的命令,他们连一间厕所都不敢炸。”
如此一来,美国军队虽然武装到了牙齿,却愣是在越南战场打起了旷日持久、没完没了、痛苦不堪的消耗战。
在这种情况下,越军军队、军用物资、大量援越物资,通过那条著名的“胡志明小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战场。
慑于中国方面的压力,美国一直没敢出动大规模地面部队,所以,“胡志明小道”始终未被美军完全切断。
在胜利无望、国内怨声载道、深陷战争泥潭而不可自拔的情况下,美军不得不停止了这场战争。
在这个微妙的时刻,毛泽东再次显示了他高人一筹的政治智慧。
援老抗美高炮部队
援老抗美战争-中美两国之间另一场间接的战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在扩大越南战争、策动柬埔寨政变的同时,又在老挝制造了动乱。
老挝曾经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共同抗击过法国侵略者。
抗法战争结束后,老挝皇室分裂成了“亲越”、“亲美”和“中立”三派。
分裂的老挝从1953年就爆发了内战,随着美军介入越战,老挝国内的这场内战就晋升成一场“代理人”之间 的战争。
好战且用心险恶的美国人自然不会缺席这场战争。
美国依旧沿用老套路,他们以提供军事援助、派遣军事顾问等形式大力扶植老挝亲美势力,对老挝人民进行了残酷的“特种战争”。
1961年4月2日,中国外交部长陈毅元帅代表中国严正警告:“如果美国继续派兵侵略老挝,我们将不能置之不理”。
中国政府同时发表声明:老挝是中国的近邻,中国绝不会坐视美国违反日内瓦协议,不允许美国侵略者把战火烧到自己身边。
1961年12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开始向老挝提供军事援助。
中国向老挝提供了大批武器装备和后勤军需物资,并帮助老挝培训军事、技术人员。
随后,应老挝民族团结政府的要求,中国先后派出了11万余人的筑路工程大军奔赴老挝。
中国援老人员一边修建公路,一边担负了援老筑路工程的防空作战任务。
在4年多时间内,中国援老高炮部队一共参与作战95次,击落美军飞机35架,击伤24架。
回顾援越抗美战争和援老抗美战争,美国人使用的套路没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那么几招。
深陷战争泥潭不能自拔的美国大兵
在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这两场战争的结果也都一样,越南人民和老挝人民最终都赶走了美国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中国虽然不是这两场战争的主角,却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在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发扬了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勒紧裤腰带,竭尽所能,为维护地区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