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3岁的王庆莲终于落实了政策。作为大陆仅存的军统女特务,王庆莲晚年生活幸福,还领有退休金,她曾在85岁的时候发出感叹:“共产党养了我31年,我从内心里感激。”
王庆莲出生于浙江江山,父亲离世之后,就一直住在外婆家。在她15岁那年,军统局到江山招人,母亲迫于家境困难,给王庆莲报了名,结果真的被录取了。王庆莲没想到的是,在军统局的三年成了她此生最快乐的三年。
当时军统局正是缺人之际,王庆莲等人没经过培训,就来到设在重庆乡下的造纸厂密本股,做打印工作。一年以后王庆莲才被调回军统局本部,担任译电员,准尉军衔。
那个时候每周有半天的休息时间,王庆莲就去看电影,通过电影她迷上了跳交谊舞。当时军统局明令禁止不能到舞厅,王庆莲就趁着晚上下班以后偷偷跑去,很快就学会了跳舞。
有人看到王庆莲偷跑去舞厅,提醒她当心被抓起来,王庆莲年纪小,知道抓起来不过就是关半个月禁闭,因此并不害怕,重庆好几个舞厅她都去过。
在军统局期间,王庆莲见过戴笠、毛人凤,还见过蒋介石和蒋经国。在王庆莲的印象里,戴笠仪表讲究,对人对己要求都很严格,而毛人凤则比较随和,每当戴笠生气的时候,总是毛人凤在一旁劝解。
有的时候王庆莲早早将工资花完,就去找毛人凤批字,让会计室预支给自己工资。毛人凤听说王庆莲的钱用光了,总是爽快地给她批了字,让她去会计室领钱。
有一次“四一大会”,王庆莲做招待员,毛人凤看到之后,主动将她介绍给坐在身旁的蒋介石侍从,因为大家都是江山人。还有一次王庆莲在老乡婚宴上喝多了,毛人凤专门让司机用军统局的专车将她送回去。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军统局分批回到南京。组长以表现不好为理由,不让王庆莲早回,王庆莲就自己搭汽车、火车回到南京局本部。组长见到王庆莲,吓唬她要把她关起来,王庆莲就萌生了离开军统局的打算。
到了南京的第二个月,组长去上海结婚,趁着组长度蜜月,王庆莲直接向毛人凤请了长假。当时毛人凤还感到奇怪,王庆莲谎称母亲不放心自己一个人在南京,毛人凤就批准了。
自此,王庆莲离开了军统局。解放前军统局还曾联系王庆莲,让她跟着一起去台湾,王庆莲以照顾母亲为由拒绝了。
新中国成立后,王庆莲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军统局的经历做了交代,她本以为自己就是翻译电报,没害过任何人,不会有什么事情,结果在1958年,王庆莲和丈夫被安排到乡下接受监督劳动。
当时王庆莲和丈夫住在羊圈里,冬天到很远的地方修水利,晚上就睡在农民家的地上,铺上一层稻草就是床。想到往后余生都是这样的生活,王庆莲忍不住痛哭起来。
但后来的日子,让王庆莲更加痛苦。因为她曾经是军统特务,经常遭到审问和毒打。王庆莲曾想一死了之,结果却被救了回来。后来王庆莲想通了,下定决心咬着牙好好活下去。
一直到1979年,丈夫首先被恢复名誉,落实了政策,两年以后王庆莲也落实了政策。尽管在乡下待了23年,但政府还是将这23年给她算了工龄,因此她打心底里感谢共产党,让她的晚年有了着落,有退休金可以领,不至于生活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