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两周前,我们在《人有三急 你却让急不可耐的人扫码关注做任务》里描述北郊某大型遗址公园里的便民公厕“免费用纸”变成“尴尬用纸”时,顺便提到了杜邑遗址公园的公厕,那免费的厕纸,真的是免费又方便,不用扫码,不用关注,随用随取,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使用一点都不费周折。其时,我就感慨,都是大型遗址公园里,做公厕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同时,我们也郑重希望,全市的免费公厕都应该好好像杜邑遗址公园学学,学学它是怎么体现方便游客群众的。事实证明,我对杜邑遗址公园公厕的认知,一点都不仔细深入,对它的便民举措,也仅仅停留在了免费方便提供手纸这个极其单薄的维度。就在最近,当我时隔许久又一次与它不期而遇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方才进一步留意到更多的细节,也被它的人性化,重重地暖到了。是真的暖到了。

首先,公厕一进大门的地方,男女厕两个小门的中间,免费的厕纸可供如厕者随意抽取。当然,免费归免费,上方的标语也温馨提醒大家“节约用纸,低碳生活”。确实,越是免费,越不应该浪费。公厕里,门口贴着两面墙,各自并排装了两个感应水龙头的洗水池,其中南边的一高一低,低的无疑是专供小朋友使用。这不算什么,很多新建公厕都会配备一高一低的两个洗手池。不同的是,这里的每个洗手池上方,还装着漂亮的椭圆镜子。镜面干净,没有一点污渍。更关键的是,在北边洗手池的上方,还装着洗手液盒子和烘干机。

洗手液的盒子不是空盒子,不是你怎么按按钮都不出洗手液的样子货。当绿色的洗手液随按而出,清凉从手心沁透到心脾,心情也便一下子跟着绿润起来。

烘干机同样很好用,湿手放在下面,热风随之而来。这么冷的天,湿着手出门,稍微冷风一吹就是吹皱一手糙皮。有个感应的烘干机,手也暖和了,也就不怕这几天的刀子风了。如果仅凭这些就要大夸其夸这个公厕大概会略有点肤浅了。配洗手液的公厕也有,但很多经常都只是一个空盒子;配烘干机的公厕也有,但我遇到过的甚少,能用的更少。事实上,以上并不是杜邑遗址公园公厕的最大亮点。它的最大亮点,你可能并不一定注意到,因为你看不到,也摸不到,但是,它却在你一进门,便开始悄悄的温暖你。没错,这个前不挨房后不挨屋、在偌大的空旷的公园里独处一隅的公厕,居然还供着暖气。我是傍晚时分在外面冷得瑟瑟发抖的时候进入这个公厕的,进来的时候只管忙着解决生理之急,等到方便完了蓦然发现,这里面咋这么暖和的,是不是供应着暖气?

然后,就在头顶的天花板上,找到了好几个出风口。四四方方的小口,应该是换气扇,长条形的大出风口,正徐徐地荡漾着热风,一点都不剧烈,但一点都不影响整个空间的温暖。不是暖气,应该是中央空调送来的温暖。发现了新大陆的那一瞬,我一个大老爷们,真的被这温暖融化到了。我大概估摸了一下,这一方空间里的温度,应该在二十度左右。因为,感觉和自己家里暖气的温度差不多。试问,有几个公厕,会在零下七八度的数九寒天,舍得用中央空调让公厕里温暖如家。别说露天公园里的公厕,就是地铁站里的公厕,都从来没有这么暖和。有人可能会说,杜邑遗址公园是这几年才新建的公园,设施先进一些正常,再加上曲江又是高大上的开发区,不在乎这点小钱。这话其实并不对,杜邑遗址公园是新建公园没错,但新公园也罢老公厕也好,并不是能不能配备这些便民暖身暖心措施的决定性条件。核心,是有意识还是没意识,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此外,曲江是开发区没错,但据我所知,三年疫情以来,包括很多开发区在内的政府机构或相关单位财政其实很不宽裕,甚至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曲江,大概也是缺钱的。只是,缺钱不缺钱,起码没在杜邑遗址公园的公厕(其他地方暂未实地体验不做置评)便民配套上打折扣,这就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态度。公厕里装免费纸盒、洗手液盒、烘干机不难,甚至装中央空调也不难,难的是,让它们一直都能保持运转,一直都能便民暖民。更多的公厕,不是连免费的厕纸都没有吗?即便偶然有,却还要让你万分内急的时候扫码关注做任务。两相对比,冷暖便知。仅从以上这些来说,杜邑遗址公园的公厕,堪为全市公厕的标杆。

走出门的时候,回望这个干净大气便民设施齐备的公厕。暮色即将笼罩它的光亮,但却笼罩不了它的温暖。心想,如果全市的公厕,公园里的、马路边的、地铁站里的、旅游景区的,如果都能以这个公厕为标杆来打造,那么,西安这座城市,对内的贴心和温馨,对外的形象和气度,必然又是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