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开发,过去的跑鞋配置已经完全没法和现在的比了。就如同20年前的车,或许还有情怀,但硬件无法和现在同价位的产品相比较一样。
但是在如今动不动就充斥着“碳板”、“顶缓”声音的环境中,那些两三百的跑鞋就应该被贴上“低端”、“垃圾”的标签吗?

价格从不是评判跑鞋价值的唯一标尺,而且更多的人并不喜欢严肃跑步,大家更多的是想要一双走起来舒服,能在自己偶尔的养生龟速跑步时提供一定保护作用的正经跑鞋。真正有跑步习惯的人,远没有喜欢轻运动的人多。
OK废话不多说,今天介绍3款非常具有性价比的百元跑鞋。想要找一双通勤+轻运动好鞋的朋友们,看看哪双自己更喜欢吧。

首先说明,这双鞋目前好像只在实体店卖,网购平台好像没有。我也是前段时间遛弯,在店里看到的这双鞋。
名字很有特点,一不留神就容易把它忽略了——公园跑鞋,听上去感觉是一个类型的定位,而不是一个系列的款式名称。

鞋是不错的,脚感软弹轻快,而且造型也很好看。尔克的鞋我其实穿的不多,当年的奇弹科技我的感觉舒服归舒服,但“只软不弹”。这双就不一样了,又软又弹还轻快。
全掌奇弹中底,无板材设计。41码的单只重量在255g左右,楦型很好,脚在里面没有不适的感觉。从外形和内里的感觉上看,尔克应该是有参考Brooks和索康尼的。这很好,国际大牌在楦型上一直把握得很不错。
中腰有做加宽,两边的侧墙也做了增高设计,透气性也不错。我唯一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就是后掌其实可以做一个梯形结构,这样可以提升更多的稳定性。

整体穿下来,这双鞋不适合跑速度。和它的名字一样,公园跑鞋嘛,特别适合慢摇和走路。
走路的话,不超过180斤的朋友相信都会有很好的体验。跑步的话,我的建议是6分配——15分配这个速度区间。这鞋不适合快,越慢越舒服。

虽然2000公里系列定位的是训练鞋,虽然它前两代的风评不是很好,但这些都是基于“作为训练鞋使用”的前提下出现的。如果我们换个思路,把它当做一双走跑结合的轻运动跑鞋去用,会得到一个非常不错的体验。

思路一改变,顿觉天地宽啊。训练鞋现在基本上都是用绞棕鞋面,兼顾了透气性和舒适度,对于马上就要来到的夏季非常合适。
而且2000公里3代的中底还是超临界的发泡材料:ACE材质,并且调高了韧度,使得我们穿的时候不容易足弓发酸。而且鞋底还在频繁接触地面的部位,增加到了3mm厚度的CPU材料,耐用性是3代2000公里中最高的。

啊呀,赤焰系列都出到第5代了,不愧是广受好评的系列啊。从赤焰1开始,这个系列的跑鞋就以“高性价比”、“售价亲民”等特点广为人知。一双跑鞋卖得便宜不算什么,关键是便宜的同时还拥有很好的配置,赤焰系列无疑做到了这点。

鞋面采用单层的鱼丝贾卡,鞋舌也做了大网眼的透气设计,这很明显是为了接下来的高温天气做出的对应方案。
和顶缓跑鞋相比,赤焰5的鞋身包裹性一般,毕竟要为鞋身的透气性做出让步。不过低强度运动时,赤焰5并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当然,也没有人会穿赤焰 5搞高强度运动,这鞋本身的定位就不是这方面的。
中底是老魏最爱的双密度中底,上层CQT+下层EVA,并且还做了左右不对称设计。这样不仅保障了中底的耐久度,同时因为内侧更高的EVA,加强了对足弓的支撑。

前掌27mm,后掌33mm,41码单只重量不过230g左右,这是一个很令人惊喜的成绩。
另外,赤焰5的中腰进行了加宽,这宽度都赶上Kayano 31了。加宽中腰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用更温和的方式,提供更多的落地稳定。
结合实际体验,赤焰5适合的配速区间是在6-9分配之间,当然更慢一些也很舒服。这鞋很适合慢摇的,也非常适合走路、散步等户外轻运动。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3款性价比跑鞋,很适合大家在上班、上学、散步、逛街和锻炼的时候用。而且3双鞋都很透气轻便,很适合接下来的天气。
我个人是最喜欢赤焰5的,双密度中底对老魏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而且这个系列能出到第5代就已经证明了它的市场地位。
我是老魏,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关注多多支持。有什么想要了解的,请评论或私信,老魏一定会看的。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