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政治舞台上,随着大选周期的临近尾声,通常预期中的政府行为会是趋于保守,减少重大政策出台,以确保政策的平稳过渡和连续性。然而,拜登政府却似乎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其在大选结果即将尘埃落定之际,反而加大了对外政策的力度,尤其是在对华关系上,展现出了一种近乎顽固的遏华执念。
近期,拜登政府的一系列动作尤为引人注目。首先,财政部长耶伦被派往中国,就中美经贸议题展开沟通。然而,这次沟通并未如预期般顺畅进行。耶伦在对话中多次对中国发起指责,包括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炒作“中国援俄”话题,甚至试图将“攻击美财政部网络的黑客”的帽子扣在中国头上。这些行为显然与中美经贸对话应有的建设性和求同存异的精神背道而驰,也违背了美国在经济上对中国有所依赖的现实。耶伦的强硬态度并未换来中美经贸合作的新进展,反而让这次对话无果而终。紧接着,拜登政府又出台了一项新的芯片政策,明确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俄罗斯、伊朗及朝鲜等国家出口先进芯片。这一禁令之严格,连许多美国企业都表示难以接受。英伟达等公司认为,这项禁令不仅无助于解决美国所面临的问题,反而可能让美国在科技领域倒退,同时把全球AI和GPU的大部分市场拱手让给中国。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不仅遭到了美国企业的反对,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更为戏剧化的是,拜登总统在最近的一次外交政策演讲中,大肆吹嘘美国在他领导下的“更强大”。他反复提及“更强大”这三个字,试图以此来掩盖美国当前面临的种种问题。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在拜登的领导下,已经陷入了俄乌、巴以等地区的冲突泥潭,国内经济颓势、失业狂潮、种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加剧。这些问题都是摆在美国面前的现实挑战,但拜登却选择视而不见,甚至大言不惭地宣称美国正在赢得全球竞争。
拜登的这种行为,无疑是一种“精神胜利法”的体现。他试图通过自我吹嘘和掩盖问题来逃避现实,但这种做法显然无法赢得美国民众的认可。英媒《卫报》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拜登所说的都能算是胜利,那许多美国人恐怕难以想象失败会是何种模样。同时,美国智库研究员也表示,美国如今的地缘政治地位比四年前更糟糕。这些评论无疑是对拜登政府“精神胜利法”的有力反驳。然而,尽管拜登政府的遏华执念和“精神胜利法”在美国国内引发了诸多争议和质疑,但有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拜登政府在对华政策上保持了相对的理性,没有让中美爆发热战。这一点对于当前的世界局势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关系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因此,拜登政府在这一点上展现出的理性态度,无疑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留下了一丝希望。当然,拜登政府的遏华执念也并非完全无懈可击。其在对华政策上的强硬态度,不仅引发了中方的强烈反感和反制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声誉。同时,拜登政府试图通过打压中国来维护自身霸权地位的做法,也违背了国际关系和国际贸易的基本准则和原则。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可,反而可能让美国在国际上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