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完手术胸就不闷了、现在喘气也顺了,也不咳嗽了。日常做饭、洒扫都能自理。”9月6日,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病区主任孙彦彦正电话随访已经康复出院近两周的赵奶奶。令医护人员颇感欣慰的是,从声音可以听出来,赵奶奶的精神恢复的也不错。
赵奶奶今年75岁,2年前,在日常活动后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伴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持续数分钟后能自行缓解。近来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一个月前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显示其主动脉瓣钙化伴狭窄及关闭不全(中重度),给予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家人多次打听前来河南省胸科医院,在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住院治疗。
经孙彦彦检查发现,赵奶奶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瓣口面积0.5平方厘米(正常为4平方厘米左右),反流面积6.5平方厘米,最大跨瓣压差149毫米汞柱,平均压差82毫米汞柱。临床表现是稍微活动下,就有心绞痛的症状。
在多学科会诊上,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河南省胸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袁义强,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河南省胸科医院名誉院长王平凡带领瓣膜团队孙彦彦(心内科)、王磊(心内科)、纪淑姣(医学影像科),孟宪慧(麻醉科),刘建华(体外循环)、韩杰(心内科)、胡振振(心内科)、秦小金(介入手术室),赵杰娉(心内重症监护病房)等专家讨论了该病例。综合赵奶奶高龄、低体重(体重只有30多公斤)、心功能3级等较差的身体条件,并结合其意愿,决定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
随后,袁义强带领孙彦彦、王磊、韩杰、胡振振、纪淑姣、孟宪慧、刘建华等专家为赵奶奶在全麻下实施手术,手术过程中,由于赵奶奶瓣口面积小,瓣叶冗长(先天性),导致跨瓣难度很大。而导丝跨过主动脉瓣,是TAVR手术关键步骤。导丝跨不了瓣,手术通路就无法建立。经紧急讨论决定,用顺行穿刺房间隔方法实施主动脉瓣置换术。
袁义强介绍,TAVR手术入路大体可分为两类,根据穿刺导管行进方向与血流行进方向的关系,相反的为逆行,逆行途径包括:经股动脉、经升主动脉、经颈动脉、经锁骨下动脉、经腋动脉、经股静脉下腔静脉穿刺入路等。相向而行的为顺行,途径包括经心尖入路及经股静脉房间隔穿刺入路。经股动脉逆行导丝跨瓣是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最常见的跨瓣方法。但对于导丝跨瓣难度大的患者,穿刺房间隔顺行跨瓣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
经房间隔穿刺顺行跨瓣的手术步骤相较逆行跨瓣更复杂一些,要先穿刺房间隔,然后跨二尖瓣,再跨主动脉瓣等,手术难度会明显增加。因此,顺行穿刺房间隔不是TAVR手术的常用方式,只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由于导丝跨瓣的操作多是依靠术者的经验性操作,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穿刺房间隔是为了导丝跨瓣建立轨道,而人工瓣膜仍然是经股动脉逆行路径释放瓣膜,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导丝难以跨主动脉瓣的难题,也能避免顺行路径释放瓣膜对二尖瓣造成损伤。术后超声心动图显示,人工瓣膜流速明显得到改善,无跨瓣压差,无半周
术后,赵奶奶转入心内重症监护室(CCU),很快清醒并拔出气管插管,恢复顺利。孙彦彦表示,康复出院后,赵奶奶恢复的不错,3个月后会再行复查。(李红 胡振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