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国家队公布了32人大名单,之后又补招了李源一和刚刚完成归化的塞尔吉尼奥,一共34人组成了备战中沙之战的阵容。令人欣喜的是,有多名年轻球员进入大名单,既有韩佳琪、魏震、吴少聪等中生代球员,又有王玉栋、汪士钦、刘浩帆、徐彬、刘诚宇等更加年轻的球员。

一时间,球迷们认为伊万将对中国男足进行大换血,新老交替会大面积展开,年轻球员的拼劲和对胜利的渴望毕竟对中国男足有很大益处。
但是,当最后23人参赛名单出来的时候,却让我们非常失望,所有年轻球员都没有入选,就连呼声最高的王玉栋也被伊万放弃了。在比赛过程中,之前的主力拜合拉木和胡荷韬都没有先发,经过千辛万苦才完成归化的塞尔吉尼奥也没有出场。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笔者不是队内人士,具体原因是什么也只能根据网上的一些消息进行推断:

18强赛初期,伊万带队成绩相当糟糕。0-7惨败日本,在主场长时间11打10的情况下被沙特逆转。伊万下课的呼声喧嚣尘上。足协主席宋凯也有了换帅的想法,最后之所以让伊万留任,有违约金的问题,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征求了大部分老球员的意见。
有了这些球员的支持,伊万得以留任,才有了之后的两连胜,保留了晋级希望。作为回报,这些球员的利益必须得到保障。那么初来乍到的年轻球员必然很难拿到位置。

这中间是否有郑智和陈涛两位助教的影子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国足的中方助教向来是一个很有话语权的位置,在之前的国家队里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球员的选择还是阵容的安排,外教都会听取中方助教的意见。而郑智和陈涛都在中国足坛浸淫多年,对平衡各方面关系也有丰富的经验。国家队这次人员的选择和排兵布阵很难说没有他们的建议。

本次18强赛,国足成绩并不理想,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如果教练组还一意孤行,坚持使用老队员,拒绝给年轻人机会,那么下届世预赛怎么办?没有大赛的历练,让年轻球员直接面对这种生死大战,怎么可能会有好成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