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雅青 通讯员 湖小青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近年来,广大青年、青年集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
4月30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表彰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我省1人1集体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小新川村党支部书记翁新强等20人获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其中,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李星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化材料成形与装备团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解决我国PNT领域“卡脖子”难题
李星星,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
李星星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怀揣科技报国初心、勇担强国复兴使命,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70余篇。
他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瓶颈的“破冰者”,带领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深入钻研,直面卫星定轨精度受限、钟差估计效率低下等严重制约北斗系统性能的核心问题,建立的高/中/低轨卫星联合定轨统一数学模型,多频率多星座精密定位理论与方法体系,区域参考网增强的PPP-RTK快速精密定位模型,解决了我国PNT领域“卡脖子”技术和国际导航界难题。
他是北斗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推动者”,不仅深耕北斗系统的技术突破,更聚焦惠及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其设计产品在我国极地科考任务,华为、腾讯、小米、吉利等行业巨头的高精度导航系统,覆盖俄罗斯全境的PPP-RTK星地一体化服务中均得到广泛运用。
他是促进测绘学科创新发展与跨学科融合的“引领者”,始终秉持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的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科研潜力与创新能力。他培养的学生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多名学生相继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博新计划”和“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成为各自领域的科研骨干。
引领国际材料成形技术发展潮流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化材料成形与装备团队
团队自1985年创立以来,老中青三代科技人才薪火相传40载,深耕数字化材料成形领域,引领国际材料成形技术发展潮流,成功解决一系列行业重大难题,以“传帮带”精神扶持青年师生成长,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支国际顶尖的研究队伍。团队牵头获国家科技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荣誉。
团队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群毅然放弃高薪留美机会,响应导师号召回国。最艰难时,课题组只剩他和年仅25岁的周华民在坚守。经过5年技术攻关,团队开创数字化材料成形新方向,开发出国产成形模拟系列软件,堪称中国材料成形工艺优化设计的最强大脑。
团队第二代负责人周华民教授牢记导师李德群院士嘱托,积极推动材料成形与人工智能融合,带领团队青年师生开发出智能成形技术及装备,引领装备智能化的发展。
40年来,团队逐步发展到65人,35岁以下青年占比81.5%。
团队专注数字化材料成形研究,成为全球唯一能自主开发材料成形全系列模拟技术的队伍;研发的仿真工业软件在1000余家单位应用,解决国外软件禁售难题;提出“表面模型”概念,破解行业30多年建模瓶颈,被赞为“成形模拟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发明的成形仿真动力显式算法,其计算效率世界最高;研发出世界最大快速成形装备,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名单(共30名)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名单(共30名)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