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重磅消息砸向新能源车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从2026年7月1日起,要求电动车电池必须“不起火、不爆炸”!
这一新规会对车厂、电池厂、消费者有啥影响?一文给你整明白!
首先,咱来看看新规具体改了哪些地方?
新修订的版本提高了技术要求,修订了热扩散测试。
简单来说,热扩散测试就是模拟电池“火烧连营”的极端场景,验证当一个电芯着火时,整个电池包能不能扛住火势蔓延,避免引发连环爆炸。
电动车电池包由成百上千个电芯组成,就像一盒排列紧密的鞭炮。
如果某个电芯因过热、撞击等原因“自燃”(即热失控),热量和火焰可能迅速扩散到相邻电芯,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电池包起火爆炸。
热扩散测试的核心目标是👇🏻打断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确保单一电芯失控后👇🏻火势不扩散、电池包
整体安全过去电池热失控后只要5分钟内不炸就行,现在直接要求电池不起火、不爆炸,还得实时报警,烟气不能呛到乘客通过测试的电池,相当于自带“防火墙”,能一定降低车辆自燃时人员逃生难度。
这对部分车企来说,需要重新设计电池包,比如底部防撞梁再加强,热管理系统得升级,成本预计涨15%-20%。
另外,有自研电池产能的车企会更有主动权,而依赖供应商的车企可能会成为没有主动权的组装厂。
车企要么升级,要么出局!而对电池厂来说,头部厂毫无压力,像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防火这块没得说,并且规模化生产也能再压缩成本。
中小电池厂更依赖于外购电芯和标准化模组再进行组装,可能会因为技术不达标出局。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类型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半固态电池以及全固态电池等。
我看好固态电池的发展和落地,毕竟续航猛、安全性高。
那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动力电池成本本身就占了汽车总成本的40%~60%,所以新规会让电车成本预计再增加15%-20%。
大家心里都有数。以前便宜车用便宜电池,贵车用贵电池。
新规实施后,便宜车可能要么退出市场,要么涨价。
尤其是10万元以下的电动车,而这也是现在车厂打价格战的主力战场。
但是吧,相信咱国产车会在价格上继续卷上天!而且也可以在其它地方建个配?压个成本?
目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这一新规让安全从营销口号变成技术刚需。
咱不光能开的更安心,也不用担心车厂拿电池糊弄我们了……
至于你问我现在买车,还是等2026年7月1日后再买车?
如果你急着用车,有喜欢的车型,其实当前市场上的车也没啥问题,基本上都远超旧国标。
如果你对电池安全性有更高要求,可以等新标准实施后再购车。
毕竟等等党永远不会输!
这个没用,吃饭都有撑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