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净值人群会变心吗? 最近车圈最炸裂的新闻,非小米SU7 Ultra的上市莫属,52.99万的价格一公布,直接把汽车市场搅得天翻地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就是一直站在豪华车顶端的保时捷。大家都在讨论,这个价格屠夫会不会把保时捷的老底给掀了?那些保时捷的忠实拥趸,高净值人群们,又会不会转头投入小米的怀抱呢?

先看看小米SU7 Ultra这配置和性能,简直就是“不讲武德”。1.98秒的零百加速,350km/h的极速,1548匹的超强马力 ,搭载三电机系统(双V8s+V6s),数据全方位碾压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它的原型车在纽北赛道跑出6分46秒874的成绩,比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快20秒,直接刷新四门量产车纪录,这“地表最快四门车”的称号可不是白叫的。再看续航和充电,宁德时代麒麟Ⅱ电池,620km续航,充电11分钟就能补能70%,跑赛道都不用焦虑续航。
再瞧瞧这内饰和配置,全车5.5㎡碳纤维覆盖,车顶、前舱盖甚至方向盘都是热压罐工艺的顶级材质,比普通版SU7轻了整整11kg,还有24K金碳纤维车标,格调拉满。车内Alcantara翻毛皮材质全面包裹,碳纤维饰板随处可见,标配21英寸锻造轮毂、碳陶刹车盘 ,这些在保时捷那可是得花大价钱选装的配置。
反观保时捷,这几年在中国市场的日子可不好过。从2021年达到9.57万辆的销量巅峰之后,销量就一路下滑,2024年的降速更是高达28%,全年销量甚至不足6万台。中国市场的失利让保时捷在去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跌41%。为啥会这样呢?一方面,经济形势影响了高净值人群的购买力,豪车这种面子消费自然首当其冲;

另一方面,国产高端新能源势力崛起,消费者对豪车的定义从品牌溢价转向科技体验,保时捷在智能驾驶、车机系统这些方面,确实落后了一大截。 再说说高净值人群,他们以前选择保时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品牌带来的身份认同感和豪华体验。
但现在时代变了,小米SU7 Ultra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新的选择。小米品牌在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加上雷军的个人号召力,让高净值人群对小米SU7 Ultra充满好奇。而且从目前的车主反馈来看,不少以前开BBA的高净值人群都已经转投小米阵营。他们看中的,正是小米SU7 Ultra的极致性能和领先的智能科技。
从市场表现来看,小米SU7 Ultra预售10分钟就斩获3680台订单,上市三天订单量突破1.9万台,这恐怖的销售数据,足以证明它的受欢迎程度。而且小米采用直营体系,200家门店覆盖58城,成本仅为BBA 4S店的1/5,通过“线上预定+线下体验”的模式重构了豪车销售逻辑,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也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 不过,保时捷也不会坐以待毙。虽然目前在新能源转型和智能科技方面落后,但保时捷毕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底蕴,未来肯定会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而且保时捷的品牌形象在很多高净值人群心中依然根深蒂固,想要彻底动摇它的地位,小米还需要时间。

总的来说,小米SU7 Ultra的出现,确实给保时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让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多了一个优质的选择,未来他们会如何抉择,是继续坚守保时捷,还是投入小米的怀抱,让我们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汽车市场已经迎来了新的变革,不管是保时捷还是其他豪华品牌,都得加把劲了,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后来者拍在沙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