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海航展上,其他国家或许只是走马观花,对展览内容缺乏明确焦点,但美国却对哪些武器构成潜在威胁有着清晰的认知。美国媒体更是直接聚焦于这些被视为关键的中国武器系统,进行了详尽的报道。此次航展中,三款新型中国军备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了媒体报道的热点。那么,是那三款装备呢?
首先当然是歼-35A了,不得不服。歼-35A战斗机以其流线型的外观设计脱颖而出,机体表面平滑流畅,摒弃了突兀的断裂面和直角构造。机身侧面融入醒目的折线元素,横截面呈现独特的菱形结构,加之机翼、尾翼等关键部位的边缘设计得平行且略带垂直外倾,进一步增强了其空气动力学性能。此外,飞机在细节处理上也展现出了高超的工艺水平,雷达罩边缘与起落架舱门盖边缘均采用了锯齿状设计,且这些锯齿边缘与机体的主要边缘保持平行,实现了对雷达波束的有效控制,进一步缩减了雷达反射截面。
在珠海航展上,SSUAV无人机母机的出现同样耀眼。这款无人机母机实质上是一个作战体系的中心枢纽,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搭载并部署多架无人机,依据战场态势灵活派遣这些子机,对敌方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打击策略。这一作战模式与海洋中的航空母舰有异曲同工之妙,无人机母机扮演着“空中航母”的角色,而其麾下的无人机则如同“舰载机群”,共同编织出一张高效协同的作战网络。相较于美军当前采用的无人机群独立作战模式,SSUAV无人机母机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除了歼-35战斗机和SSUAV无人机母机之外,珠海航展上亮相的高功率微波武器同样引起了美军的关注。高功率微波系统独树一帜,凭其特殊杀伤机制,能有效摧毁无人机、巡航导弹及雷达系统。其威力源于两大要素:致盲与致毁。一方面,通过热传递削弱敌方光学系统与电子元器件性能,致其视野丧失,捕捉无能;另一方面,内部加热引发精密器件的永久损伤,一旦微波能量集中,将造成设备烧毁与功能崩溃,这种伤害无法逆转,目标系统一旦被击,即告报废,修复无望。尽管目前尚未有国家在实战中使用过高功率微波武器,但从其技术原理和实验结果来看,一旦这种武器研制成功并投入实战,必将对当前空战格局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对于现有的主流战斗机而言,它们高度依赖先进的电子设备来实现作战功能。而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出现,无疑将对这些战斗机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