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装备领域,战机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仅是空军实力的象征,更是国家科技和工业水平的集中体现。回顾历史,中国战机的发展历程,曾一度依赖外部引进,而俄罗斯,作为苏联军事遗产的主要继承者,自然成为了中国军备进口的重要来源。
然而,如今一些俄罗斯专家却对当年向中国出口苏-30MKK战机的决定深感懊悔,这究竟是何原因?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空军正处在一个急需提升实力的关键时期。当时,二代机仍是中国空军的主力,但在面对现代战争的需求时,其性能已显捉襟见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俄达成了引进苏-27战机的协议。
苏-27虽强,却更偏向于空中作战,对地攻击能力不足。为了满足中国空军对多用途战机的迫切需求,苏-30MKK应运而生,并顺利进入了中国空军的装备序列。
苏-30MKK的到来,为空军部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空对空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其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让中国空军首次拥有了远程精确打击的能力。
随着苏-30MKK及配套武器的陆续引进,中国空军的作战半径和打击精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战机的加入,不仅增强了我们空军的实战能力,更在无形中推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然而,正是这一看似双赢的交易,如今却让俄罗斯专家扼腕叹息。他们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
苏-30MKK作为我方深度接触和研究的苏-27系列战机之一,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核心技术,为中国航空工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通过对苏-30MKK的深入研究和逆向工程,中国逐渐掌握了苏-27系列的核心技术,为后来自主研发歼-11系列战机奠定了基础。
这一转变对俄罗斯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原本期望通过军售持续赚取利润,并维持与中国在军事领域的紧密联系,但如今却发现,中国已经逐渐摆脱了对俄制战机的依赖。近年来,中国空军不仅大量列装了自主研发的歼-10、歼-16等先进战机,更在隐形战机、无人机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些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当年对苏-30MKK等俄制战机的深入研究和借鉴。俄罗斯专家的懊悔并非没有道理。从短期看,出口苏-30MKK确实为俄罗斯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我方进口了100多架,花费了45亿之巨。
但从长远来看,这一决定却可能让俄罗斯,失去了在中国空军装备市场的主导地位。如今,中国空军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和生产先进战机的能力,对俄制战机的需求大大减少。即便是在发动机技术等关键领域,中国也在加速推进自主研发和替代进程。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俄罗斯当年的决定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做出的,其背后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不容忽视。但这一事件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启示:在军事合作中,既要注重眼前的利益,更要着眼长远的发展。时刻把不断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放在首位。这是推动军事力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如果没有中国的订单,还有今天的苏霍伊吗?得了便宜还卖乖,当时毛子都穷的没米下锅了,还要打境内车臣分离武装分子。还追悔莫及,当中国人不识数吗?
现在看当时,当时俄国人连饭都吃不上了
不卖苏霍伊就要关门
苏30、苏35等俄式战机在现在的俺们祖国来说就是最、最、最落后的存在…因俄罗斯落后的雷达技术、落伍的航电等等技术…俄式战机已经是落后的代名词…[呲牙笑]
彼此都有收益,关键要彼此保持基本信任与合作 未来需要共同维持世界秩序 没有中国做后盾 俄乌冲突俄罗斯孤掌难鸣……中国坚信俄罗斯不能败才能避免核武,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苏系真好
没有咱们的订单,它的飞机制造工业早已倒闭[笑着哭]
俄罗斯当初没有我们购买苏30真不知道他们军工怎么生存了,不知好歹中国帮你渡过难关,不谢也算了,反而后悔,俄罗斯真不要脸东西。
俄罗斯的作为是迫于北约的强大压力、乌又不认真考虑自身的国家利益
怎么不说是中国的订单拯救了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老毛子数钱的时候也没说这些呀!
小骗,具体是那个俄罗斯专家?什么时候说的?它能代表俄罗斯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