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9月,中美外交高层终于再次会面,多日不见的两国外长,讨论议题尽在意料之中,台海问题。王毅外长一上来便强硬交涉,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和红线,斩钉截铁地要求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
语气之坚决,令人难以忽视其背后的坚定决心,此番王毅的表态,可谓中方在台海问题上的又一道防线,一波三折的中美关系,似乎再次回到起点。
台海风云变幻,但中方的底线从未改变,与繁华的欧洲背景形成对比的是,马耳他会晤桌上弥漫的硝烟气息。
王毅的强硬表态无疑向对手发出信号,中国对台海问题的态度不容改变,但两国关系能否破冰,取决于美国怎么做。
美军的海上演习不攻自破
正当王毅就台海问题再次郑重提出中方红线时,与会的美方代表心里却并不那么踏实,就在9月初,美军本欲借仁川登陆周年之机,在亚太举行一场大规模的军演。
美国媒体大肆渲染此次军演将持续半个月之久,势大力强,仿佛要以实际行动威慑中国,但是真正开打时,此番军演却不攻自破,令人啼笑皆非。
原本号称要持续半月之久的演习,开打才几个小时就匆匆收兵告退,不知所云,美军一反常态的缩手行为,暴露了它虚张声势的本质,不再是过去那支铁血军队。
这种突然打退堂鼓的举动,令人不禁联想起老美的种种往事,比如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一反击,老美也是落荒而逃,南海仲裁时,航母一现身,解放军就让它无地自容。
种种过往都表明,美军这番举动,只是虚张声势而已,动真格的勇气早已不再,中国既已明确表态,美国想重演过去那些花招只能是痴心妄想,台海问题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做好了准备,美军的这出戏,注定是场闹剧。
美军这场闹剧般的军演,充分暴露出它在亚太地区的惨状,本想借军演向亚太盟友示威的美国,却被小弟日本抛弃了,日本以各种借口推脱军演,可见它对美军的信心已所剩无几。
如果此时美军表现出强硬气势,或许还能利用军演在日本面前吹吹嘘嘘,但美军自己都打了退堂鼓,日本看在眼里,只会更加瞧不起这样的美军。
这场闹剧让美国在亚太的威信几乎荡然无存,它自诩亚太警察,却连自己的小弟都保护不了,要在亚太称王,恐怕也只能是笑话,就连美军内部,也看不下去了。
态度强硬的战狼派不甘心,但温和派却主张放弃不实际的冒进,米利的发言就代表着美军内部也开始理智看待中美关系,可见美国确实到了不得不正视现实的时候了,既无力展示强硬,也无法说服小弟,它在台海问题上恐怕也只能放下架子,和中国和平相处了。
美军在亚太逞强的举动,让人联想起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场,那时的美军也是意气风发,一心要打到鸭绿江,但志愿军一登场,让它体会到了来自解放军的铁拳。
三八线后仓皇撤退的美军,不得不谈判求和,但是老美依然心存侥幸,想在谈判桌上谋得更大利益。几年反复博弈下来,老美才在上甘岭战役认清了现实,无论工业能力怎样强大,它都无法在朝鲜战场上打赢人民军队。
不得已之下,美国只能放下屠龙之志,和中朝签订《板门店协议》,接受现实,今日美军在亚太打退堂鼓,历史就在重演。
美国依然心存侥幸,妄想通过表面强硬达成目标,但正像当年朝鲜一样,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美军难逃失败的宿命,台海问题上,美国也终将认清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届时无论它多不情愿,也只能像当年朝鲜那样,接受现实,与中国谈判解决争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美国理应积极应对,而不是重复过去的错误。
美国不敢出手
朝鲜战争过后,美国在多个事件中都曾试图通过强硬姿态“吓唬”中国,但结果往往以其退缩告终,以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为例。
美国误判形势,认为依仗航母舰队就能向中国示威,结果中国三大舰队集结南海,全力抗衡美军,把美军吓得落荒而逃,美国败退后还在南海、台海问题上时不时挑事。
但其目的依旧是虚张声势,想通过表面强硬达到谈判目的,只要中国坚决应对,美国都会卷起袖子不干了。种种往事都表明,美国靠偶尔的强硬姿态想吓唬中国是行不通的,它终究也只能在现实面前低头。
当下台海局势,美国若再想来这套,恐怕也难逃失败的命运,中国既已表明态度,美军要是真想碰碰运气,人民解放军自会再次让它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硬实力。
美国不应再重复昨日错误,与其浪费时间打哑谜,不如正视现实,通过谈判化解分歧,这才是大国应有的姿态和担当。
美军在黄海的退场无疑昭示着一个事实,美国终于认识到,中国有能力解决台湾问题,它已经无力改变这一现实。
美国目前陷入两难境地,它既不敢轻举妄动动武,也无法阻止台海局势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如果真动手,美军很可能会吃败仗。
中国拥有世界顶尖的军工实力,一旦爆发冲突,美军极难取胜,中国军工产能远超美国,足以支撑长期战争,何况就算是短兵相接,中国的军力优势也令美军望尘莫及。
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作战经验,解放军都毫不逊色,真打起来,美军胜算微乎其微。另一方面,不动武又阻止不了大势所趋。
台海局势明显对中国有利,美国的封锁也无损中国实力,中国统一大业刻不容缓,这已成定局。可见,美国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已无助益,唯有放下架子,和中国平等对话,方能化解困境。
还有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封锁遏制中国发展,但这种做法不仅无效,还起到反作用,中国在芯片领域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
华为新品中使用自主研发芯片的消息,正印证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进步,可见美国的封锁根本无法摧毁中国技术实力,充其量是减缓了中国的升级速度。
但中国仍在稳步推进产业升级,美国的图谋终将落空,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所作所为反倒促使中国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使产业链更加独立自主。
“国货”成为消费新风尚,国内循环发展势头强劲,中国经济运行恢复活力的同时,也正在形成对外依赖度极低的新格局。
这无疑为中国未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所谓“塞翁失马”,美国不仅没能遏制中国,反而是在经济层面造就了一个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当中国终于破除封锁时,它将后悔今日的所作所为。
美国应该醒醒了
所以从大势来看,美国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其遏制图谋也难逃失败的命运,中国奉行合作共赢,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才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主流声音。
中国在非洲、南美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日益提升,也印证了中国理念的吸引力,就连美国在欧洲的“后花园”,也与中国保持着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
美国的盟友们,早已看清大势所趋,不会轻易与中国翻脸,相较而言美国的单边主义和保守思维就显得格格不入了,它孤掌难鸣,与全球化的大潮背道而驰。
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做法,注定只能以失败告终,历史上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和英国维持殖民体系的做法,都以最终失败而告终。
美国若不汲取历史教训,只会重蹈覆辙,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滔天,无国界、开放、合作才是时代主题,美国应该要认清这一点,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与世界主流接轨。
结语
19世纪,法兰西第一帝国横扫欧陆,也终因拒绝现实而覆灭,20世纪,英帝国海外殖民地曾占全球三分之一,最终也只能接受“英国不再日不落”的残酷现实。
这些历史都向美国发出警告,无论国力强盛到何种程度,与潮流背道而驰都是注定的失败。当今世界,开放、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主流。
试图通过封锁遏制中国的做法注定徒劳,正如中国古话所说,“蛟龙得水而神可立,虎豹托幽而威可载”。给予中国开放空间,才能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21世纪的中美关系,也将演绎出怎样的历史结局,端赖美国的选择,美国必须正视国力相对衰落的事实,放下单边主义,回归开放、合作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