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国军悍将被俘,怒问陈毅:9年前我就要起义,你们为什么不收

小淇阅览过去 2025-04-11 10:17:28
前言:

1948年7月中旬,在中野和华野的默契配合下,国民党坚守的军事重镇襄阳被攻克,包括国民党第15绥靖区司令康泽在内的两万多人被我方俘虏。

战后,华野司令员陈帅专程来到战俘营探望“老朋友”。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刚一露面,一个被俘的国民党悍将就生气的质问陈帅:“9年前我就想要起义,那时候你们为什么不收啊?”

那么,这个国民党悍将到底是谁?他所说的话都是真的吗?

被顶头上司打压的抗日英雄

在中国那段悲壮的抗战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支非常特殊的部队。

这支部队扛着“死”字旗,穿着草鞋,拿着最简陋的武器,是很多人眼中不堪一击的弱旅。

但就是这么个草台班子一样的地方部队,却参加了中日双方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战役,硬生生用战果彰显了自己铁血之师的本色。

这支部队就是“川军”。

川军之所以能够屡屡在战场上创造奇迹,是因为他们的部队中有一群非常敢打硬仗的指挥者,郭勋祺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1895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农民家庭的川娃子,从17岁开始就加入了北洋政府的四川新军队伍。

在四川的军阀混战中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到1931年的时候,36岁的郭勋祺已经变成了刘湘爱将,担任第二十一军第二独立旅旅长。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郭勋祺以第一四四师师长的身份率部出川,正式走上了打鬼子的道路。

郭勋祺所部虽然装备要比蒋介石的中央军差不少,但在台儿庄战役打响的时候,指挥部下命令让郭勋祺所部牵制日寇第一一零师团,坚决不能让其北上支援。

面对人数和装备都占优的日军部队,郭勋祺巧妙布置,不断袭扰,圆满的完成了上峰下达的命令,确保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在国军序列中,郭勋祺打日军的战绩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因此,蒋介石在1938年夏天晋升他为陆军中将,让其担任第二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驻防青阳、南陵一带。

蒋介石这么做也是希望郭勋祺能够遏制新四军的发展,毕竟他的驻地距离新四军的军部只有不到五十公里。

可不曾想郭勋祺原则性非常强,不愿意把枪口对准共同抵御外寇的自己人。

故而,他完全没有理会蒋委员长的暗示,反而和新四军处的非常融洽。

这是蒋介石无法容忍的,1939年冬天,他下命令免掉了郭勋祺的军职。

蒋介石这个让亲者痛仇者快的决定伤透了郭勋祺的心,于是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萌发。

被拒之门外的起义者

郭勋祺和陈毅这两个四川老乡在大革命时期就认识,而且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当陈毅得知郭勋祺的防区离新四军不远后,他曾多次主动找上门去,和这个老乡叙旧。

能再次见到陈毅,郭勋祺非常激动,索性就把陈毅留在自己家中住了三天,还让妻子变着法儿的给陈毅做家乡的美食。

一次在闲聊的时候,陈毅给郭勋祺的夫人罗显功提了个建议,说她要是无聊的话,可以把当地的妇女都给组织起来做点事情。

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妇女同志们的社会地位,也能为抗日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毅的这个建议让罗显功非常的动心,没过多久她真的就搞起了“太泾妇女抗敌协会”。

这件事情郭勋祺一直都记在心中,他借助自己的职务便利,多次帮助新四军,给他们暗中输送了很多急需的药品和武器装备。

虽然这件事情双方做的都很隐蔽,但国民党特务还是觉察到了不对劲,他们第一时间就上报蒋介石,说郭勋祺可能“通共”。

蒋介石对共产党军队的提防是深入到骨子里的,因此他不由分说就罢免了郭勋祺所有的军务。

收到消息的郭勋祺勃然大怒,当即就想要联系陈毅率部起义。

可此时的陈毅已经离开了新四军,没办法之下郭勋祺找到了新四军副军长项英。

让郭勋祺没有想到的是,项英得知此事后并没有表现出高兴的神情,而是婉言拒绝了他。

热脸贴了冷屁股的郭勋祺一气之下,干脆就离开这里回到了重庆,再也不提起义投诚的事情。

其实这件事情也不能完全怪项英,毕竟当时国共双方正在联合打鬼子,是一条战线上的盟友。

这个时候共产党收留国民党起义的部队,不但会让自己在舆论方面陷入被动,说不定还会导致抗日统一战线的破裂。

要知道,在蒋某人的心里,共产党才是自己真正的“心腹大患”,自觉受辱的郭勋祺在之后的日子里,还会对共产党军队抱有善意吗?

渡尽劫波友谊在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根本就占不到任何便宜,这让蒋介石很着急,无奈再起启用了会打仗的郭勋祺,让他担任第二十六军军官总队长。

郭勋祺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只要给他机会,他就一定能够做出亮眼的成绩,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他就再一次坐到了第十五绥靖区副司令的职位上。

蒋介石之所以把郭勋祺放到这个位置上,是因为当时第十五绥靖区的司令长官是他的心腹康泽。

康泽这个人忠心没有问题,但打仗是真不行,没办法之下,蒋介石只能让郭勋祺去辅佐康泽。

表面上看来蒋委员长的这个安排非常恰当,天衣无缝,但其实从郭勋祺到任的那一刻起,国民党的败局就已经无可挽回了。

1948年6月,华野和中野齐齐攻入了湖北地界,一路打到了襄阳城下。

当时的康泽完全慌了,只能把指挥大权都交给郭勋祺,希望他能够据城固守,等待国军来援。

郭勋祺最烦的就是内部乱斗,所以这个襄阳他是一点都不想守。

在郭勋祺消极怠工的安排下,华野和中野只用了4天时间,就顺利的攻克了襄阳城,把包括康泽、郭勋祺在内的2万多人全部俘虏。

这场战斗陈毅是指挥者之一,在得知郭勋祺被俘后,他就找了过来。

看到陈毅的第一时间,郭勋祺就很不满的问道:“九年前我就想要投诚,当时你们为什么不要?”

陈毅哈哈大笑着一把抱住了自己的老乡,详细的给他讲了当年新四军方面为难和顾虑。

硝烟中走出来的人都是直性子,在事情说开了之后,一切误会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解开了郭勋祺的心结后,陈毅向郭勋祺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他能够入川去做策反工作,好让解放四川的过程中可以少死一些人。

郭勋祺心里知道共产党队伍解放全中国已经是不可逆的大势,所以他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就接下了这个任务。

同年底,郭勋祺孤身入川,凭借自己在川军中的威望,配合解放军进行策反工作,直接促成了敌军五个师的起义,为四川的解放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郭勋祺的这些贡献共产党方面一直都记在心里,四川全面解放后,他被任命为川西行署委员兼交通厅厅长。

为了能给家乡人谋取更多的福利,郭勋祺在自己的岗位上披肝沥胆,倾其所有。

这么长期高强度的工作,逐渐拖垮了郭勋祺本就有伤的身体。

1959年12月28日,这个几乎打了一辈子仗的川军将领因病在成都去世,享年64岁。

结语:

郭勋祺将军的一生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国民党效力,但他的所作所为却对的起这个国家和人民。

正是因为如此,在他站到人民这一边后,新中国政府就毫不犹豫的赋予了他重任,让他为家乡父老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郭勋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生旅途中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的回到正途,一切就都不算晚。

参考资料:

马强.蒙古早期战争若干疑难问题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9.

邓沛.郭勋祺将军的传奇人生[J].党史文汇,2009,(02):29-31.

3 阅读:750
评论列表
  • 2025-04-19 20:00

    郭将军还是个有良知,有原则顶天立地的汉子![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