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警告一出,日本立刻调转方向,在美国压力下选择不跟,不是拎不清利害,而是实在伤不起。
据美国彭博社24日报道,多位现任及前任日本政府官员透露,鉴于中日贸易关系的重要性,日本计划抵制美国将其纳入一个所谓“反华经济同盟”的任何企图。
对美国来说,这是措手不及的一击。而对中国,这正是事前铺设的“预警外交”见效了。

彭博社称,与一些国家一样,日本正试图通过解决美方在汽车、农业等美日双边贸易领域的关切,争取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中获得永久性豁免。
这其中一些匿名日本政府官员表示,日本正努力在90天的关税暂停期结束前与美方达成协议,并希望能在6月的七国集团(G7)峰会前后敲定协议。
表面上这是给美国争取回旋余地,但其实是日本在为自己争取喘息机会。
毕竟,中国不仅是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日本大量商品与原材料的关键来源。
更何况,在这场对峙里,中国早早就把话讲明了。
中国商务部明确警告,如果有国家试图配合美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协议,中方将坚决反制。
这种预警外交的好处在于,它不是事后抱怨,而是事前划线。
对东京来说,这条线不能随便踩,因为中国的应对是实打实的,不玩虚的。
这一次日本的选择,不只是退了一步,更是打碎了美国试图打造的围华贸易阵线。最忠实的盟友都松口了,其他国家自然也不会一头扎进火堆。

中国和日本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RCEP的成员国
东京政界越来越清楚,中美博弈是大趋势,但日本不能当牺牲品。尤其是在经济层面,如果让美国主导亚洲贸易秩序,日本的地位就危险了。
过去,日本是亚太地区的经济中心,可现在中国早已取而代之。RCEP成型之后,中国更是站上了这个区域的主舞台。
日本要是跟中国翻脸,就等于自己把在亚洲经济秩序里的话语权拱手让出,谁也不会拿自己的饭碗去换别人的空头承诺。
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2024年贸易统计速报显示:日本2024年出口额107.9万亿日元,较上年增长6.2%,连续2年突破100万亿日元,创1979年以来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对美出口21.3万亿日元,增长5.1%,对华出口18.9万亿日元,增长6.2%。
两个市场都不能丢,美国是“甲方爸爸”,但中国也是“甲方金主”。两边都重要,哪头都不敢轻易得罪。
日本外交界早就通过多个代表团向中国释放信号,说明他们在技术出口和贸易限制上的立场并不完全跟随美国。
而这些行动,恰恰说明日本已经在做多手准备,不愿孤注一掷站队美国。

除了担心经济地位受损,日本还有个隐忧,一旦答应美国的条件,就很难再回头。
这是个极其敏感的时刻,如果日本现在对特朗普政府屈服,那全球都会盯着看。
会有人觉得日本没有底线,只会当附庸。对中国的震慑力丢了,对其他亚洲国家的号召力也没了。
要是日本在全球面前跪下,其他国家就会以此为标杆,跟美国谈判的空间也会变小。
尤其是在当前韩国政局不稳的情况下,日本更得小心翼翼。
尹锡悦被弹劾的风波还没过去,李在明胜选的可能性不断上升。如果韩国政治转向亲华立场,那美日韩三角同盟的协同也就断了。
这让日本更不敢冒进,日韩之前在对华策略上保持某种同步,就是为了共担风险。一旦韩国方向变了,日本孤身作战,代价只会更大。
所以从政治、经济到战略,日本此时此刻的“倒戈”并非意外,而是多重考量下的主动选择。
中方也正是看到了这种可能,才会提前发出强硬警告,划清红线,把威慑力最大化。

日本现在虽然没明确倒向中国,但拒绝加入反华联盟的姿态,已经说明问题。
接下来要看的是,特朗普政府会怎么回应这场“倒戈风波”。
是选择加压,把盟友推得更远,还是妥协求和,为自己留条后路。
中方的主动出击,让整个局势走向了多边对话的新阶段。而日本的态度转变,可能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