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发裁员背后,如何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创新?
失业君小编 | 文Nothing Ahead | 图
基于该通讯行业领军企业2024年度财务披露数据,公司人力资源结构出现显著调整:员工总数由2023年末的72,093人缩减至68,375人,全年净减员3,718人。其中,研发人员规模收缩尤为突出,同比减少2,209人(占比59.4%),研发团队从35,393人降至33,184人。同时,研发投入(费用化支出)同比减少12.57亿元至240.32亿元,研发费用率从20.35%降至19.81%,反映公司战略重心可能发生偏移。
这一数据变化与公司此前对外口径形成微妙张力。2024年初,面对"大规模裁员"传闻,公司官方回应称"人员结构保持稳定",但内部员工反馈"调整力度超过常规周期"。结合2023年半年报显示的半年减员2,075人,以及全年净减少2,718人的历史数据,可观察到该公司人力资源优化已形成持续性趋势。
从经营绩效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3亿元,同比下降2.38%;净利润84.25亿元,同比减少9.66%。具体业务板块呈现分化特征:运营商网络业务(营收占比57.98%)同比大幅下滑15.02%,主要受5G建设周期进入成熟阶段、运营商投资收缩影响;政企业务(占比15.31%)和消费者业务(占比26.72%)分别实现36.68%和16.12%的逆势增长,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国际市场毛利率骤降10.56个百分点至26.91%,折射出海外市场竞争加剧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公司持续强调在AI、算力等新兴领域的战略布局,但核心业务依赖的运营商市场疲软,叠加研发投入收缩,暴露出其转型期的深层矛盾。而2023年创2000年以来新高的41.53%毛利率水平,则暗示企业可能通过强化成本控制策略,优先保障短期盈利能力。这种经营策略调整,既体现了行业周期性压力下的现实选择,也折射出企业在战略转型与财务稳健之间的艰难平衡。
失业君小编分析认为,研发体系的大规模调整或将引发企业战略生态的连锁震荡,在创新动能与生存策略的权衡中埋下变数:
①财务纾困的短期代价
研发团队与预算的同步瘦身,本质是企业在增长瓶颈下的生存博弈。面对营收增速从2020年的11.81%滑落至2024年的-2.38%,管理层选择通过压缩高成本研发部门快速优化财务报表。特别是在5G技术进入规模化部署阶段后,部分研发需求出现阶段性冗余,企业顺势通过人员优化实现成本削减。这种"止血式"调整虽能短期内缓解财务压力,却可能透支未来创新势能。

②技术护城河的侵蚀风险
作为全球少数掌握端到端ICT解决方案能力的巨头,该公司曾凭借近50%研发人员占比构建起技术壁垒。此次研发团队锐减,同比裁员2,209人,占比达59.4%,或将动摇其在5G-A演进、算力网络等前沿领域的突破能力。尤其在6G技术预研、AI芯片自主化等关键赛道,技术断层可能使企业错失第二增长曲线的培育窗口,加剧与华为(2023年研发投入1,647亿元,占比25.4%)等头部企业的差距。
③全球竞争格局的被动处境
在通信技术代际更迭的关键期,研发收缩可能使企业陷入战略被动。面对华为、爱立信、诺基亚等对手在6G标准制定、AI融合应用等领域的持续投入,该公司若仅依赖现有技术储备维持市场份额,将面临双重挤压:一方面是技术代差导致的市场竞争力下滑,另一方面是新兴玩家通过颠覆式创新重构产业格局。特别是在国际市场毛利率骤降10.56个百分点(2024年降至26.91%)的背景下,技术断层可能进一步削弱其海外拓展能力。
总之,该通讯巨头的“瘦身”策略,本质是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下的生存选择。然而,研发作为科技企业的生命线,其投入与人才储备的“度”需谨慎把握。如何在成本控制与技术突破间找到平衡,仍是该公司能否实现“回血”的关键。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短期业绩回暖背后,可能隐藏的创新动能衰竭风险。
议
网友热议
@Rors艾芳儿(IP京):
技术公司砍研发,相当于自断双臂!现在省的钱,以后得花十倍补回来……
@硬核赛柯(IP津):
研发费用率只降了0.5%,但研发人员砍了2000多,这是逼着剩下的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

@海角Harbor(IP黑):5G建设饱和是事实,不裁人等着养闲人?键盘侠只会喷,根本不懂企业经营。
@八杯冰媒(IP桂):
国际市场毛利率暴跌10%,这时候砍研发,在海外怕是要被诺基亚吊打了。

@虎妞cherry996(IP豫):
2200多个研发人说优化就优化,里面多少35岁+的老员工?中年危机太真实了!
@NAFTA_Insider(IPHK):
财报里毛利率创20年新高,说明裁员就是割肉续命,股东笑麻了,打工人惨哭了……

最后一条,残酷的真相!
下跪的公司后续还能咋滴?
中兴通讯吗
一个没有骨气的公司
中兴是国企,优化不了!某为有可能!
这是准备入宫啊!自我阉割的这么彻底!
中兴通讯,股票虚高了,A股应该在30元附近合理,H股20元合理
有了大模型还需要这么多研发人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