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将领之广西桂系陈济桓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5-01-22 05:14:47

抗日战争末期,日军在太平洋被美军打得惨败,为了提高部队士气,和压制日本国内的舆论,日军集中了十五万重兵,在中国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很快日军占领了湖南衡阳,接着就对广西发动进攻,蒋介石给桂系首领白崇禧下令,一定要守住桂林,因此爆发了“桂林保卫战”。

桂林是白崇禧的大本营,就算蒋介石不说,白崇禧应该也是要死守桂林的,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当时广西只有桂系部队,蒋介石的中央军都在贵州,根本没有其他援军,相当于桂林就是一座孤城,面对十几万日军的进攻,桂林是不可能守住的。最终白崇禧为了保存实力,选择放弃桂林,为了输得不太难看,白崇禧在桂林布置了两个师的兵力,加上当地民团武装,一共两万人坚守。

桂系部队

陈济桓年轻的时候在陆荣廷的旧桂军当兵,后来“粤桂战争”爆发,陆荣廷被打垮,陈济桓就带着一些人投奔了田南警备司令马晓军,当时黄绍竑和白崇禧都是马晓军手下营长。北伐战争爆发后,陈济桓在国民革命第七军当团长,率兵参加了北伐,在“龙潭战役”中立下战功,升为了副师长。

“中原大战”结束后,陈济桓因为坠马事件,导致落下残疾,此后就一直负责后勤工作,没有在前线指挥部队。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进攻桂林,陈济桓担任桂林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可惜在桂林城破的时候,陈济桓壮烈牺牲。

陈济桓

1892年,陈济桓出生于广西岑溪一个富农家庭,他从小学习很好,除了读书以外,还拜了武术师父,学会了一些拳脚功夫。

1909年,十七岁的陈济桓性格豪爽仗义,因为帮朋友出头,把老家的一个恶霸给毒一顿,结果恶霸在县衙有关系,陈济桓怕被报复,所以就跑到苍梧去谋生。到了苍梧后,陈济桓到处打临工,有一次看到广西学兵营招生,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去报考学兵营,凭借一身拳脚功夫,加上也有一些文化,成功考入广西学兵营,在学兵营学习的时候,他还加入了同盟会。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打响推翻清朝第一枪,接着广西也发动了起义,等广西光复后,桂林的学兵营编入北伐部队,准备去往南京保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这样陈济桓去了南京。不久南北合议,陈济桓就离开南京,回到了广西老家。

陆荣廷

1912年,民国成立后,陆荣廷成为广西都督,陈济桓就在桂军里面当排长,之后参加了“护国战争”和“护法运动”,慢慢地升为营长。

1921年,“粤桂战争”爆发,为了彻底打败陆荣廷,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率兵进攻广西,陆荣廷被迫第一次下野,旧桂军解散后,陈济桓率领部队投奔田南警备司令马晓军。当时黄绍竑、白崇禧、夏威都是马晓军手下的营长,而陈济桓也是营长,率兵驻守在百色,由于他不是马晓军嫡系,所以很快就被免去兵权,改任为少校参谋。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背叛孙中山,粤军全部撤回广东平叛,这时候广西局势大乱,陆荣廷在旧部支持下返回广西,但广西这时候派系林立,陆荣廷根本压制不住了。不久刘日福率领“广西自治军”进攻马晓军,马晓军被迫逃到广东,黄绍竑率领残部去投奔“广西自治军”第二路司令李宗仁,此后陈济桓就成为黄绍竑的部下。

黄绍竑

1923年夏,黄绍竑不愿意屈居李宗仁之下,于是就带着部队单干,他率兵配合粤军,在梧州打败了沈鸿英麾下的邓瑞征部,被孙中山任命为“广西讨贼军”司令,陈济桓担任少校副官。为了彻底打败陆荣廷和沈鸿英的旧桂军,李宗仁和黄绍竑再次合并,组建了“定桂讨贼军”。

1924年,陈济桓参与了攻打陆荣廷和沈鸿英的战斗,面对新桂系的进攻,最终陆荣廷和沈鸿英战败,旧桂军彻底瓦解。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云南王”唐继尧想先攻下广西,然后攻打广州的国民政府,因此“滇桂战争”爆发,陈济桓参加了和滇军的战斗,在桂系三巨头的领导下,滇军被赶回云南,新桂系彻底控制广西军政大权,陈济桓升为团长。

李宗仁

1926年,桂系接受广州国民政府改编,李宗仁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陈济桓为独立第一团团长,北伐战争爆发后,陈济桓率兵在桂林留守。12月,由于前线战斗激烈,陈济桓的部队改编为第七军第一师第二十一团,率兵去往湖北和吴佩孚的北洋军作战,等武汉的战斗结束后,陈济桓率兵转移到江西,和孙传芳的“五省联军”作战。

1927年8月,孙传芳率兵反攻南京,爆发了“龙潭战役”,在白崇禧的指挥下,国民革命军和“五省联军”大战,陈济桓亲自率领一百多名敢死队员,向敌军的阵地进攻,确实是一员虎将。“龙潭战役”结束后,陈济桓靠着战功,升为第七军少将参议,调往湖北担任汉口禁烟局局长,这是一个肥差。

陈济桓

1929年4月,“蒋桂战争”爆发,在蒋介石金元战术打击下,桂系三巨头战败下野,俞作柏成为广西省政府主席,陈济桓就离开部队返回老家。年底,俞作柏和李明瑞反蒋失败,在桂系众将支持下,三巨头重新上台继续反蒋,陈济桓也回到部队。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桂系联合冯玉祥、李宗仁、张发奎等人一起反蒋,桂系主力在湖南和支持蒋介石的粤军作战,这时候“云南王”龙云在蒋介石的命令下,派卢汉率兵进攻南宁,当时韦云淞担任南宁防守司令,陈济桓为副司令。面对滇军的进攻,韦云淞和陈济桓率兵坚守南宁,滇军怎么也攻不下南宁,就这样双方僵持了快三个月,等白崇禧率兵支援南宁,才把滇军赶回云南。

1932年,陈济桓升为第四十五师副师长,兼第一三二团团长,率兵驻守在龙州。

陈济桓

1933年,陈济桓因为坠马腿摔断了,导致落下残疾,此后就离开了一线部队,在南宁的军校深造。

1936年,“两广事变”爆发,桂系联合广东的陈济棠反蒋,陈济桓担任第四集团军中将参军,由于陈济棠的部下被蒋介石收买,所以“两广事变”平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桂系主力北上抗日,陈济桓因为腿有残疾,所以留在了广西。

1939年3月,陈济桓担任广西绥靖公署中将参军,兼桃花金矿矿区主任。

1943年,国民政府授予陈济桓陆军少将军衔,他之前的军衔都是桂系内部给的,蒋介石的中央国民政府根本不承认。

白崇禧

1944年4月,日军集中十五万兵力发动“豫湘桂战役”,首先占领河南郑州、洛阳等城市。6月,日军南下占领湖南长沙和衡阳等城市。9月,日军开始朝广西进军,蒋介石让白崇禧死守桂林。

当时桂林的守军有四个师,还都是桂系部队,蒋介石的命令是坚守桂林三个月,白崇禧被称为“小诸葛”,自然知道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靠四个师顶住十几万日军进攻,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他选择放弃桂林保存实力。白崇禧将海竞强和甘成城的两个师调离桂林,其中海竞强是白崇禧亲外甥,甘成城是夏威的外甥。

两个师被调走后,桂林的守军只剩下阚维雍的第一三一师,和许高阳的第一七零师,而且一七零师还是新兵师,再加上桂林的民团武装,守军一共有两万人左右,韦云淞担任桂林卫戍司令。本来腿伤的因为,陈济桓是可以不用上前线的,他对家人说,自己是军人,保家卫国是职责,现在日本人打到自己的家乡来了,他怎么能躲着,于是韦云淞任命陈济桓为参谋长。

韦云淞

到了部队后,陈济桓认真检查城防工事,他和部下们开玩笑说,如果城破了其他人都可以跑,但他一个瘸子跑不动,所以只能和桂林共存亡。另外陈济桓给妻子写信,说如果桂林守住了,他们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就叫“可卫”,如果自己战死了就叫“可伟”,代表他的父亲死的伟大,可以看出陈济桓是抱着必死的心态。

10月28日,十多万日军对桂林发动猛攻,北门和东门的战斗激烈,日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不断朝守军阵地进攻,但都被打退了。日军为了避免更大伤亡,就想从漓江迂回进攻桂林,但坚守漓江的守军也很顽强,日军一时不能前进。

陈济桓

11月6日,城内的守军已经伤亡过半,由于通讯都被切断,韦云淞说要突围向第四战区求援,就任命陈济桓为卫戍副司令,代替指挥部队。11月7日,陈济桓指挥部队和日军激战,七星岩有八百守军,一直坚守着阵地,日军几千人的进攻,都没有攻下七星岩,丧心病狂的日军居然朝七星岩的守军释放毒气,然后用火进行焚烧,最终七星岩的守军全部壮烈牺牲。

11月9月,第一三一师师长阚维雍,和第三十一军参谋长吕旃蒙都牺牲了,眼看是不可能有援军,陈济桓下令城内剩余部队撤退。11月10日,在突围的时候,陈济桓身受重伤,为了不连累其他人,他把自己的个人物品和遗书交给警卫,命令警卫一定要活着离开桂林,把这些东西交给妻子和白崇禧,最终陈济桓自杀殉国,他也是抗日时期桂系牺牲的最高将领。

1946年3月,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追赠陈济桓为陆军上将军衔。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