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栖霞古寺千年银杏吐翠,梵音缭绕。这座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古刹,迎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由沪上景德与栖霞古寺联合主办的“福蕴华堂——沪上景德百寺展”在云谷艺术馆启幕。栖霞寺以“佛学传灯”闻名千年,沪上景德以“瓷艺载道”传承匠心,二者此番携手,以陶瓷为笔、禅意为墨,共书传统与当代交融的文化长卷。
千年禅韵遇瓷魂:文化根脉的当代觉醒
栖霞寺方丈隆相法师立于云谷小院前,轻抚特制的瓷板书法“福蕴华堂”,感叹道:“自达摩渡江、智者驻锡,栖霞寺便是佛法东传的重镇。而今与沪上景德举办百寺展,正是以古瓷为舟,渡传统文化入当代人心。”隆相法师道出这场展览的深意。
沪上景德董事长陈敏在致辞中深情言道:“三月的春风吹进栖霞古寺,在这万物复苏之际,我们深感荣幸能以陶瓷艺术对话千年禅韵。栖霞古寺作为千年文化圣地,其深厚的佛教底蕴与沪上景德‘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使命不谋而合。”他强调,本次展出的每一件作品皆凝聚匠心,尤其融合隆相法师书法、法弘院长绘画艺术,“让陶瓷成为佛教文化的载体,以火土之力传递对信仰的敬畏与艺术的热忱”。
沪上景德艺术顾问孙智强教授从“器以载道”的哲思切入,他特别解读展览中的《福蕴华堂》系列:“窑变釉色在烈火中幻化万千,却终归于‘色空不二’的澄明,这正是以器物演法的禅机。”谈及文化传承,他提出“守与变”的辩证:“如古瓷须经七十二道工序方成器,文化传承需守得住火候定力;亦如釉色流动随窑变而生辉,创新需拥抱时代的呼吸。”
沪上景德百寺展揭牌仪式:
栖霞寺方丈隆相法师与沪上景德总经理宋绪鹏共同为“福蕴华堂”揭牌,一起见证沪上景德与栖霞古寺共同播种下了一颗文化传承的种子!
二大展区:禅瓷共证古今相生
云谷一楼·笔墨化瓷渡众生
隆相法师的陶瓷书法,以釉代墨,素坯为纸,釉色随墨韵渗透,枯润之间若见“圆融无碍”的禅心。观众驻足于《般若心经》瓷碑前,一位来自苏州的书法爱好者感慨:“釉色在瓷胎上晕染的层次,竟比宣纸墨迹更显禅意空灵。”
云谷二楼·匠心塑佛即修行
瓷板画以高温颜色釉展现当代艺术风骨,各大佛像衣纹“扒花”金丝细若游丝,喻“烦恼丝尽化菩提”。年轻观众纷纷举起手机拍摄《福蕴华堂》系列,惊叹釉下刻经暗纹在灯光下的微妙变化:“原来佛经可以‘藏’在釉色里,这简直是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修行!”
观众热忱:沉浸体验悟禅瓷
开展首日,人流如织,热闹非常,观众争相参与与瓷对话活动。在佛像窑变釉瓷板前,多位观众俯身细观釉色流动,一位老者掏出放大镜端详后赞叹:“这釉中竟有晨星闪烁之色,恰合《华严经》‘一尘中有尘数刹’的意境。”
记者手记
当孙智强教授以“窑变釉色”诠释“色空不二”,当陈敏董事长以青瓷钟鸣叩响文化使命,栖霞寺的晨钟暮鼓与沪上景德的窑火青烟,在三月春风中共鸣出文明传承的复调——这里,一只茶盏可纳三千世界,一方瓷碑能载无上菩提,匠心与禅心终在火土交融中证得“器道合一”的永恒。
展览信息
时间:每日10:00-16:00
地点:南京栖霞古寺云谷艺术馆
以上资料由栖霞法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