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车”困局:辽宁牌照车辆滞留潍坊服务区五年,车主弃车后各方犯难

云知世 2025-04-27 16:59:32

近日,一则“辽宁牌照车辆在潍坊北服务区停放五年未动”的视频引发关注。记者调查发现,这辆“沉睡”的车辆背后,是一场车主、服务区与法规之间的“拉锯战”。

车主弃车:故障车成“烫手山芋”

2020年10月,车主驾驶这辆辽宁牌照车辆前往山东日照途中突发故障,被迫将车停在潍坊北服务区。然而,当记者4月25日联系到车主时,对方却明确表示:“车不要了,也没计划运回辽宁。”这一表态让服务区陷入两难——车辆虽已修复,但车主未正式声明放弃所有权,服务区不敢擅自处理。

服务区无奈:修好了车,却“砸”手里了

潍坊北服务区工作人员证实,车牌号为“辽DDF033”的车辆已滞留多年。期间,服务区多次尝试联系车主未果,甚至自费联系汽修厂将故障车辆修复。然而,由于车主始终未明确放弃车辆,且该车不符合报废标准,交警部门也无权直接托运。“我们只能按《高速公路服务区安全管理制度汇编》要求,对长时间停放车辆登记管理,但具体怎么处理,没有明确制度可依。”工作人员坦言。

法规“打架”:弃车如何界定成难题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高速公路服务区内无人认领的车辆,交管部门可公告3个月后依法拍卖或强制报废。但现实操作中,这条规定却面临“执行难”:

车主“沉默”:车主既不主动处理车辆,也未正式声明放弃,导致服务区无法按“无主车辆”流程处置。

车辆“健康”:尽管长期停放,但车辆经修复后已符合上路标准,不符合报废条件,交警部门难以介入。

破局在即:服务区将联手交警协商处置

目前,潍坊北服务区已表示将与山东高速交警部门协商,探索下一步处理方案。业内人士建议,可参考外地经验,例如:

设立“弃车”认定标准:明确车主失联时长、车辆状态等条件,触发强制处置流程。

引入第三方评估:对修复后的车辆进行估值,通过司法拍卖或拆解回收方式处理,所得款项冲抵停放费用。

反思:别让服务区成“免费停车场”

这起事件暴露出高速公路管理的灰色地带:当车主“躺平”弃车,服务区既无权清拖,又需承担管理责任,长期占用公共资源。如何完善法规,平衡车主权益与公共利益,或是破解“僵尸车”困局的关键。

互动:你遇到过类似“僵尸车”吗?觉得该怎么治?评论区支招

0 阅读:140

云知世

简介:感谢官方,感谢关注!如侵权,联系本人,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