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被低估了的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

爱大菠萝 2024-12-02 14:52:27

提到抗战时期日军的炮火威胁,大家一般关注的是日军装备的大口径火炮,如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八九式150毫米加农炮这些。这些火炮固然毁伤能力很强,但是要么在战场投入数量少,要么机动性不佳、实际能投入的战场有限。其实日军装备的一款远射程火炮反而被忽视了,这便是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 别看其口径不大,但实际威胁很大!今天跟大家具体说说。

博物馆中的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

众所周知,一枚150~155毫米口径炮弹重40~50公斤,而一枚105毫米口径炮弹重量只有15公斤上下,单论炮弹杀伤力,150~155毫米口径火炮威力确实大多了。不过衡量火炮威力还有一个重要参数,这便是射程!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虽然口径只有105毫米,但最大射程超过18公里,对比之下日军最好的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才12公里,国军的德制32倍150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也不过15公里!虽然你炮弹威力比我大,但我能打到你、你打不到我,这优势太明显了!

之前我写的文章为什么说国军采购德制32倍150毫米榴弹炮实际意义不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抵御不住日军的远射程火炮,如果日军远射程火炮在15公里外开火,国军炮兵就只能光挨打、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了。更不用说日军还拥有空中优势,可以通过飞机轰炸来摧毁国军炮兵阵地。国军的德制32倍150毫米榴弹炮虽然比日军一系列的150毫米榴弹炮强,但实战中日军会先出动射程更远的火炮来压制国军炮兵阵地,然后再出动150毫米榴弹炮对付国军步兵防御阵地。

履带式牵引车牵引

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主要性能:全重3730公斤,炮管长4725毫米(45倍径),口径105毫米,高低射界-5°~+45°,方向射界左右各18°,弹重15.76公斤,最大射程18200米,炮口初速765米/秒,射速6~8发/分钟。使用弹种有穿甲榴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炮架采用了开脚式设计,并在每个炮腿上安装了三个铲板,以便在设置炮位时固定在地面上。

火炮除了炮弹威力、射程这两个关键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也很关键——这便是机动性!二战时期日本由于工业底子薄,国力有限,其陆军装备的大部分火炮(70毫米、75毫米、105毫米、150毫米口径)主要采取骡马化机动方式,机械化部署的不多。在重炮方面,日军太重的火炮(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八九式150毫米加农炮等)需要分解后搬运,这影响作战效能了。但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不同,其通过履带式牵引车机动,机动性上要强多了。

该炮射击精度很高

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主要使用九八式6吨履带式牵引车进行拖拽,这种牵引车的行走机构借鉴了九七式坦克,车辆全重6.9吨,安装一台11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最大行驶速度为45公里/小时。九八式6吨履带式牵引车为敞开式结构,上面设置有三排座椅,最多可以搭载7人,正好是一个炮组。这种牵引车的使用,使得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的部署更加灵活和便捷。

该型火炮主要装备日军野战重炮联队,一个野战重炮联队下辖2个炮兵大队,每个炮兵大队8门,合计16门。抗战初期日军常设步兵师团在作战时,经常会加配此类野战重炮联队,对国军威胁很大,国军不少炮兵阵地就是被这种加农炮击毁的。抗战时期国军虽然购买了不少先进火炮,如博福斯75毫米山炮、德国105毫米榴弹炮和150毫米榴弹炮,尽管比日军同类火炮射程远,但远比不上日军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高达18公里的射程。

细长的炮管是其特点

不过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缺点也明显,就是炮管寿命不佳,在使用全装药时寿命仅有300发,而同期的大多数同类火炮的寿命都超过1000发。另外炮架强度不足,在诺门坎战役中,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在使用最大装药进行连续射击后,发生了多起炮架断裂的事故。综合看,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不适合持续高强度炮击作战,走的还是精确打击的路子。本质上是缺乏资源,设计时不得不牺牲了火炮的部分属性,例如为了大幅减轻炮重导致炮架强度不足!

抗战胜利后,东北野战军通过收缴日本战争剩余物资,获得了8门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一个炮兵大队的编制),用这些远射程火炮和18门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一起组成了东北野战军最强大的炮兵团。当时东北国民党军队装备的美制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都不超过12公里,根本不是对手,这也是辽沈战役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11 阅读:2542
评论列表
  • 2025-03-23 22:15

    你应该先去了解清楚榴弹炮加榴炮和加农炮的特性再来写文章,榴弹炮加榴炮主要用间接瞄准,当你用它准备直瞄时,要么你要挂了要么对面是菜鸡,加农主要用于直接瞄准,要间接瞄准得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除了防空炮和小口径机关炮,谁家的加农炮有四十五度仰射的能力,你造的?

  • 2024-12-03 11:02

    小编竟然说32倍15生炮德国炮没有用[笑着哭],中国军队又不是傻,只会打阵地战,日军有射程18公里的炮可以压制我们,但是我们可以偷袭啊,你晚上总要睡觉吧,我半夜把炮移动到日军兵营十几公里外,偷袭嘛!日军又没有反炮兵雷达,我们打完就跑,游击战嘛

    用户53xxx33 回复:
    说没用有点夸张了,事实上德式150炮确实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全部作用!一方面德式150炮太重了,国内道路通行能力太差,而且需要专门的履带式牵引车,不少150炮就是因为道路问题或者牵引车问题而白白损失了!另外二战开始后150毫米炮弹很快断供,让仅存的几门德式150炮使用起来也是受到很多限制。最后几乎趴窝,是后来英国人送来一批北非缴获的德国150毫米炮弹才让最后的几门炮又勉强恢复了一部分战斗力!
    猛龙 回复:
    小编知道个屁,长沙会战两门德制150重炮部署在岳麓山上就压制住了日军
  • 2025-02-03 17:16

    我觉得抗战时期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应该是zis3加农炮、m1山炮和92步兵炮。重量、成本、可靠性都不错。

  • 2025-01-31 16:03

    以骡马化为主的日本陆军而言,这类长身管的重炮压根不适合中国战场使用,还要浪费宝贵的资源研发专用履带牵引车。最适合的师团级火炮还是重量限制在两吨以下的75mm级山野炮,比如三八式、九零式野炮,41式山炮等。这些炮可以使用4-6批的骡马牵引或是火炮加装橡胶轮胎采用专门研制的轻型轮式车辆牵引,火力射程在中国战场也足够。如果把这些重炮投入广阔的太平洋战场,虽说其射程和威力接近美军的师属重炮,但是生产量连美军的零头都没有,机动能力依然无法解决,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对日军来说,这些火炮纯属鸡肋

  • 2025-02-02 13:57

    。。。

  • 2025-02-28 17:46

    今天刚看过类似的文章,105炮最好的是法国施耐德的,德国的105炮最大射程19公里,只不过威力小,当时文章还嘲讽日本人为了拉炮,专门把相当于一辆坦克车当牵引车!

  • 2025-02-01 08:01

    还他妈加农炮,淘汰的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