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篮球迷来说,中国男篮亚洲杯预选赛第三窗口期的15人集训名单公布后,有一件事一直在讨论之中。
李弘权、付豪、王岚嵚、李炎哲、段君昂等五名球员离开训练营,而杜润旺、高诗岩和程帅澎等人留下。
这些留队球员中,杜润旺特别引人关注。
毕竟,作为一名在联赛里表现不算特别突出的球员,他几乎每次都能进入国家队,这引发了球迷的激烈讨论,那么杜润旺留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杜润旺的投射能力有人疑惑,为什么杜润旺的数据看起来这么平庸,场均得分和篮板都不显眼,却总是能进入国家队呢?
实际上,他在一些关键时刻展现的投射能力是重要原因之一。
杜润旺身高2.08米,这个高度在四号位上已经颇具优势,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一位稳定的三分投手。
尽管在CBA联赛中他的场均得分只有7.6分,然而他的三分球命中率却高达43%。
这个命中率在国际赛场上尤为珍贵,因为国际比赛对投手的要求更高,不仅要命中率高,还得能在紧张防守下命中。
相比之下,李弘权的场均得分高达16.4分,但他的身高只有1.98米,更依赖空位投篮,面对强硬防守时表现则不够稳定。
国家队需要的投手是能够在关键时刻承担重任的人,而杜润旺恰恰具备这种素质。
这样看来,郭士强的选择并不是毫无依据的。
战术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再看中国男篮当前的战术需求,球队正尝试向小球化转型,强调外线投射和拉开空间。
杜润旺作为高个子的空间型四号位,能够与周琦、胡金秋等内线球员形成良好的互补。
高个子投手在战术上能避免内线过度拥堵,同时也拉开空间,让后卫突破更容易。
在这种战术体系下,杜润旺的站位就显得非常重要。
例如,当国家队面对比拼内线高大球员时,杜润旺可以快速拉到外线,吸引防守队员,这不仅让内线球员有更多活动空间,也为外线队员创造了更多的投篮机会。
杜润旺的身高和远投能力都使他成为战术布置中的重要一环。
如果没有这样的球员,整个队伍的战术攻防将大打折扣。
积极的训练态度杜润旺不仅在技术能力上符合国家队的需求,在训练态度上也很值得称赞。
CBA常规赛和国家队集训窗口期衔接得非常紧凑,许多球员都会选择利用这段时间休整一下。
杜润旺却主动放弃休假,一头扎进训练场,通过加练提升自己的竞技状态。
他还通过社交媒体向球迷分享训练视频,展示自己的努力和坚持。
这样的职业精神不仅赢得了广东队主教练杜锋的认可,也得到了国家队主帅郭士强的肯定。
这些付出和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他的天赋和技术上的短板,让他在竞争中更加具有优势。
训练态度积极主动,这种精神无论在哪里都特别重要,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杜润旺在国家队教练组心中占据了一个稳定的位置。
综合素质胜出球员各有优势和劣势,在竞争激烈的国家队选拔中,综合素质往往更能胜出。
在这一点上,杜润旺的表现也是让人信服的。
比如,付豪虽然在进攻上有亮点,但防守能力不足且投篮不够稳定。
李弘权作为得分手不够全面,受限于身高且防守范围较小。
而杜润旺虽然防守一般,但其高个子投手的身份让他在综合评比中脱颖而出。
他在广东队中的表现也为自己积累了不少信任和经验,能够经常出战重要比赛,甚至挤入核心轮换阵容。
如果仅仅看数据,杜润旺或许不算出彩,但他的投篮命中率和身高优势让他在综合评估中显得更加适合国家队的需求。
这也是他多次入选国家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际大赛的经验其实杜润旺已经多次入选国家队,并参与了不少国际比赛。
这样的经历使他在比赛中更加从容,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比赛的节奏。
与那些虽然数据好看但没有国际比赛经验的新人相比,杜润旺的这种“即战力”无疑是更有保障的选择。
国家队在赛事准备时,往往不愿意冒险启用缺乏经验的新球员,而是更倾向于保留那些已经证明过自己实力的球员。
正是这些经过大赛历练的宝贵经验,让杜润旺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或许他在某些方面不够出众,但他的整体实力和比赛经验弥补了这些不足。
总结来看,杜润旺虽然在数据上不显眼,但他的投篮能力、战术契合度、训练态度、综合素质以及国际比赛经验都让他成为国家队中的一员。
在篮球比赛中,数据固然重要,但有时候团队战术要求和个人态度才是教练最看重的部分。
杜润旺的入选虽然引发了争议,但这背后的原因却很实际。
希望他能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帮助中国男篮取得好成绩。
在这个球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光芒四射,但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都不可或缺。
杜润旺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默默无闻和扎实的基本功也同样能赢得尊重和认可。
这种用心和坚持不仅值得年轻球员学习,也给所有认真对待自己工作和梦想的人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