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次从中州大道沿贾鲁河到贾鲁文化广场的徒步,结果这两次都没有完成。一次是中途遇到粉黛草火红的景观,让我看完粉黛后中途折返了。一次是中途遇到一个钓鱼的老者,当他知道我要徒步到东三环贾鲁文化广场,他力劝我不要去,说那里没有公交车,要走很远的路才有公交车站,并且车辆很少很难等。他死拉活劝地用他的小电动三轮把我拖回了中州大道。今天闲来无事,想再去走一次。为了逼迫自己中途不放弃,实现这段路的全程徒步计划,我决定实施反穿——从东三环贾鲁文化广场徒步走到中州大道。

我从花园路三全路乘131路公交车,在杨金路公交站下车,过了马路便是贾鲁文化广场。本想广场边上这个大石头,该有广场的名号,等我走到跟前才发现,石头上是一片空白,我心里想,耗巨资能修这么大的广场,在这个石头上刻几个字就那么难吗?

广场中央倒是有一块巨石上面刻着字——贾鲁河赋,洋洋洒洒好几百字,我读了一遍算是对贾鲁河一个新的认知吧!

现在开始整,开启今天的徒步之行

走过广场,沿步道而行便来到了贾鲁河边。今天有强风,河面不再平静。

红色步道很养眼,也愉悦了我的心情,先到栈桥上走走,看看春天贾鲁河的样子


当我还沉浸在观景的状态时,一声剧烈的咳嗽声把我吓了一跳。原来是藏在河边树丛中的这位老者赐予我的。这不有了聊伴儿了,我的徒步之旅便不会单调,走找他聊聊人生去。

这位老者家住南三环,来贾鲁河钓鱼有五六年的历史了。从他家到这里要转三次车。他每次来都是这个钓位,不论春夏秋冬,河水深浅。我们都是社会的边缘人,生活的闲散人,所以有共同的话题,谁都不吝惜自己语言的输出,你来我往聊得很愉快。河边的风很大,他又穿得单薄,再加上抽烟咳嗽声接二连三,我真担心他会感冒,他到像没事人一样,只关注河面上剧烈跳动的鱼漂。

我和老兄告别了,可以说,我是被风吹走的。

在河边的排椅上,与这个老兄有过交流,向他询问过我要走的路的现状,他给予了充分的回答,让我有了行走的信心。他是一个骑行爱好者,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会来贾鲁河边骑行,尤其是这段路人少景美。再次相遇,互表珍重,下次再见。

贾鲁河边有不少类似的景观屋,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外观看上去很漂亮。

现在的水深不止2.5米,现在可以放心钓鱼,政府最近说的。

好不容易遇一个同道中人,性别不同,还是不搭话了吧!

这里有一个小岛,岛上有路,有亭子,有可见的休闲椅切树木茂盛,芳草萋萋,若能登岛会是一件幸事,可惜没有桥的连接它是一个孤岛。


我不喜欢钓鱼,但我有很多钓鱼的朋友,他们都有各自传奇的故事。有些惊险的经历,不一般的鱼获可以让他们吹一辈子。我特别愿意和他们聊天,听听钓鱼者户外生活的神奇。

这位老弟在冉屯住,爱人在附近工作,他今天休息送爱人来上班,顺便来这里钓一天鱼。这是一个钓鱼达人,特别喜欢到风景秀丽的地方垂钓。他说了常去的地方什么黄鹿山,小浪底,丹江口等等。其中他说到了宋窑水库,那可是我登封老家村边的一座水库呀,我少年时常去的地方。聊了半天,我知道如果刚才那位老哥钓的是生活,那这位老弟钓的是风景。

很扎心也是很有温度的一封信

河边的迎春花开了,风太大我拍了几张照片都拍虚了,只好用手稳稳地拿住,才有了这张不虚的迎春花。

"鸟是人类的朋友"这是人类说的,鸟从不这样认为,我向河上的鸟走去,他们却渐行渐远,一路都是如此。


如此奢华的椅子,它在等谁?谁人来坐?

他们互相地遛着对方,成就了我眼光中春天里的风景,很休闲的生活,很唯美的画面。

不知道这个标识是什么意思?是公里数吗?那么,它的起点是哪儿?

拍个自己的"鬼"影为自己加油,徒步1个小时了。


红与绿的交错,它是想让我换一个心情?

真是的,没走多远路断了,断得毫无征兆而且彻底。

等我走到堤上,迎接我的便是这些污秽之物,有点太煞风景了吧?几个骑车的哥们儿,就是从这里推车上来的,其中一个哥们儿口中还用不清洁的语言,吐槽这个路断后的不洁之地。

只所以路断,就是因为这个排水口,面对这种情况万能的政府无能了吗?

再回河边,就有了风景,特立独行的我,特别喜欢这棵树,也有点特立独行,我们不同类但风格相近。

走到索须河与贾鲁河的交会处,河边的风太大了,顶风走路十分耗体力,连呼吸都很困难。我只好再走堤上,谁知这一走便看到了新的风景。



堤上的梅花开了,是连片的那种。




因为花的魅力,让这个小伙由骑行变成了步行。

走累了,坐会儿,喘口气,喝点水,再前行。

马头岗的中水排水口,比过去漂亮的多了,是因为水的清洁,浪花的洁白,过去可不是的,我经历过。


文化墙是风景的点缀。

我只所以喜欢走这样的小路,是因为它潜藏着未知,探寻未知才是人们生活兴趣的来源。



历时两个多小时,我终于走到了中州大道,完成了我曾经的梦想。出门走走,享受当下,不负年华是最惬意的生活方式,在我还能走的时候。

2025年3月2日写于郑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