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黑大叶,茶友们熟知的昔归黑大叶与冰岛老寨的黑大叶,均为云南大叶种中的佼佼者,拥有独特的基因优势。
柏林凉水箐古树春茶,更是承袭了黑大叶的“鲜爽、细腻、甜凉”特质。
一、地理环境
柏林村坐落于凤山镇南部,位列凤山镇12个贫困村之中,距离景谷县城35公里。
从凤山镇前往凉水箐古茶园路程较短,该茶园与文竹、小景谷文山、苦竹山以及镇沅老乌山等多个茶区紧密相连。

此地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介于16至20℃之间(为茶树生长的最佳生态气候),年降水量达1530㎜,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和黄棕壤。
茶树分布于向阳的坡地,四周植被繁茂,这片茶园仿佛被环抱其中。茶树排列整齐,枝叶挺拔向上。
茶树常年沐浴于林间散射的柔和光线,使得,汤香浓郁,带有清凉感。
这里给大家说明一下,散射光和直射光的区别,直射光会加速茶树的新陈代谢,儿茶素高,味道就比较苦;散射光的话,有助于香气的挥发,氨基酸高,有清凉感。
茶汤口感甘苦交织,其苦底属于瞬间化散型,入口即化,喉咙处迅速涌现出一波接一波的甜凉之感。

二、人文历史
柏林历史上曾是著名的茶区,与昔归、塘房山同期开发种植,茶树品种及种植方法颇为相似。
据《景谷县志》记载:清代纪襄廷先生曾在此地开设茶号,于深山野岭中大规模开辟茶园,数年后茶树葱郁成林。
1930年代战事频发,普洱茶销路受阻,这些茶园便被遗忘于山野之间,直至近年才逐渐被世人重新发现。
柏林村种茶历史悠久,当地的老人们仅记得自幼便随达人采茶。柏林茶品种主要以本地大叶群体种和景谷大白茶为主。
景谷大白茶是景谷特有的茶树品种,并不单指一种茶叶,它还可以制作红茶和绿茶,当然最适合制作白茶。母树在秧塔的古茶园中,道光年间是“白龙须贡茶”。
由于村民管理意识薄弱,古树茶园抛荒现象严重,大部分茶农自产自销,导致价格低迷,市场混乱。
更多时候,茶青被外地茶商收购,加工成他们自己的品牌,还有就是做一些拼配的底料。

三、古树品鉴
清凉感是衡量一款茶原料优劣、活性高低以及能否越陈越香的关键指标,但对于许多新茶友而言,“清凉感”却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概念。
然而,柏林凉水箐的清凉感却异常显著,即便是新手也能在瞬间感受到。
一般清凉感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如果茶的苦涩、香气不重,而是其他物质氨基酸突出,那这并不一定是好茶,比较一般。
第二种,茶的内含物质丰富,同时它的儿茶素和氨基酸都很高,这样的茶清凉感很明显,是好茶。
正如其名,茶汤入口时,清凉感从口腔蔓延至喉间,绵延不绝。
尤其在暑热时节品饮,这种清冽之感甚至如同“冰霜”般沁人心脾,令人倍感爽快。

汤色:金黄油润,光泽透亮。
香气:木质香浓郁,伴有山林清新气息与清凉感,香型低沉幽长,松木香气显著,活性极佳。
口感:汤感黏稠,水路圆润滑实,入口回甘生津,清凉感与覆膜感强烈(内含物质丰富),带有竹粽叶香(后期转化潜力大),茶汤细腻,张力十足,密实而值得细细品味(彰显高海拔特性)。
滋味:水含香,汤水弥漫松木香气,舌根感受清凉,饮后口腔余留松子般的油润与松香,山场气息鲜明,余韵绵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