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我国战机却不结尾款,我国7次追债无果,如今怎么样了?

盐巴风云 2025-04-12 12:51:38

说起索马里,大家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海盗”。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非洲小国还欠着中国一笔40多年的军火账。故事得从1979年说起,那时候索马里还不是现在这副模样,中国也刚改革开放,正急着赚外汇。

军火交易背后的算盘

当时索马里总统西亚德·巴雷想搞军事强国,但刚和苏联闹掰,转头就找上了中国。中国一看,这买卖能做啊!歼6战机虽然不是最先进,但性价比高,适合发展中国家。双方一拍即合,签了26架歼6的合同,总价3310万美元。索马里先付了1655万定金,剩下的说好了五年分期还。

谁也没想到,这尾款一拖就是40多年。中国当时也是心大,觉得分期就分期吧,国际友谊更重要。结果战机刚交付,索马里就开始哭穷,不是说内政忙就是说财政紧张,反正就是赖着不给钱。

七次追债成“无用功”

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派了七批代表团去索马里要钱。第一次去,索马里官员还装模作样说“再缓缓”,到后来直接摆烂,连敷衍都懒得敷衍了。代表团每次去都是“吃苍蝇”、住破宾馆,钱是一分没要回来。

最气人的是,索马里当时其实是有钱的。1970年代末,他们靠着苏联贷款过得挺滋润,国民生产总值都能和韩国比肩。结果到中国这儿就开始哭穷,明显是耍无赖。

渔业抵债的无奈之举

钱要不回来怎么办?中国后来想了个招儿:索马里不是海岸线长吗?拿渔业资源抵债吧!1988年双方签了协议,中国渔船去索马里海域捕鱼,用鱼获折价抵债。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991年索马里内战爆发,政府垮台,渔业合作也泡汤了。中国渔船刚捕了两年鱼,折合约20万美元,连零头都不到。这笔账就这么一直拖着,成了历史遗留问题。

欠款背后的技术“红利”

虽然钱没要回来,但中国也不算全无收获。当时索马里用4台苏联AL-21F-3涡喷发动机抵了部分货款,这些发动机对中国航空工业来说可是宝贝。工程师们拆开来研究,突破了涡喷技术瓶颈,为后来歼7、歼8改进型乃至WS-10发动机研制积累了关键数据。

从这个角度看,那1700万美元欠款倒像是“技术赎金”。中国用这点小钱换来了航空动力的飞跃,也算是因祸得福。

如今欠款成了“死账”

现在索马里还是全球最穷的国家之一,外债超过50亿美元,占GDP的77%。202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倒是免了索马里20多亿债务,但中国的1700万欠款至今没着落。

中国现在也不指望这笔钱了,直接列入了“长期坏账”清单。不过,中索在海运、基建等领域还有合作,毕竟“一带一路”倡议下,冤家宜解不宜结。

教训与反思

索马里这笔账,给中国上了堂生动的国际军贸课。从那以后,中国在军贸合同上可谨慎多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再也不搞分期付款那套。像现在出口无人机,都设置了电子锁,钱不到位直接远程锁死,避免重蹈覆辙。

话说回来,索马里当年赖账真是短视。现在中国军工今非昔比,歼20、歼35这些先进装备,他们再想买可没那么容易了。毕竟,诚信才是国际合作的基石,耍小聪明终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 阅读:195

盐巴风云

简介:收徒、合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