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房就像赌命”,这是不少二线城市刚需族的真实心态。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暴涨16.2%,但房价跌幅最大的二线城市平均降幅却超过15%**。一边是开发商疯狂打折卖房,一边是老百姓攥着钱不敢出手——这种诡异现象背后,是供需关系的彻底失衡。
过去买房看地段,现在买房看命硬。以前大家觉得“房子永远涨”,如今二手房挂牌量激增、法拍房数量翻倍,连中介都说“带看10套房能成交1套就算业绩好”。更扎心的是,三线城市以下的新房均价跌破6000元/㎡,但老百姓的月收入还在4000元门槛徘徊。这种剪刀差让“买房就能保值”的神话碎了一地。
““现在不是买不起,是怕买了就成最后一棒”
某省会城市公务员小张的话道出真相。工资刚过5000的他发现,自己存了三年的首付,还没跑赢房价下跌速度。
破解之道:刚需族可以紧盯政策支持的保障性住房,投资者则需要警惕“以租养贷”陷阱,把资金转向黄金、国债等避险资产。
二、消费“断崖式降级”:奶茶自由消失,拼单成为日常曾经排队三小时的网红奶茶店开始倒闭,超市临期食品货架挤满年轻人——这不是段子,而是2025年的魔幻现实。**中秋假期数据显示,月饼销售额同比腰斩45%,30元以上的奶茶销量暴跌60%**,但社区团购的9.9元套餐却卖爆了。
一个月挣三四千的年轻人,现在连喝杯奶茶都要掂量。以前追新款手机、囤大牌化妆品是常态,现在二手平台上的“99新”电子产品成交量暴涨200%。更绝的是,写字楼里的白领开始自带午饭,美其名曰“健康饮食”,实则是外卖价格涨到吃不起。
这场消费寒冬背后藏着两把刀:物价涨得比工资快,就业市场却冷得像冰窖。2024年青年失业率仍在15%高位徘徊,连送外卖都要本科学历的新闻屡见不鲜。
破局指南:把“必需”和“想要”划清界限,学会用1688批发日用品、用二手平台置换闲置。更重要的是抓紧发展副业——数据显示,35%的上班族通过自媒体、代购、技能接单等方式每月多赚2000-5000元。
三、存款“越存越少”:老年人取钱花,年轻人借钱活银行最怕的场面出现了:2024年居民储蓄率跌破35%,但个人贷款余额突破80万亿。60后忙着取存款补贴子女,90后靠着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更诡异的是,34.8%的家庭月收入一半以上用来还贷,但仍有大批人坚信“存钱不如负债”。
这种反常识现象背后是三重暴击:养老金替代率不足45%逼着老人掏空积蓄,房价下跌让房产不再是“安全资产”,而灵活就业者社保断缴率超过60%,让年轻人根本不敢指望退休金。
““我每月房贷8000,父母还要倒贴3000买菜钱”
北京程序员李哥的遭遇不是个例。他所在IT公司裁员50%后,985学历也成了“负债证明”。
救命锦囊:普通人要尽快建立“三道防线”——用货币基金存3个月应急钱,用商业保险覆盖大病风险,再用国债、REITs等低风险资产对抗通胀。别信“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鬼话,2024年私募基金暴雷金额已超千亿,普通人根本玩不起高风险游戏。
写在最后
这三大反常现象像照妖镜,照出了经济转型期的阵痛。但危机里永远藏着转机——会存钱的人开始学理财,没工作的人转身搞副业,买不起房的人发现租房更自由。记住,大环境越难,越要修炼“反脆弱”能力。与其焦虑明天会不会失业,不如今晚就研究怎么用AI接单画图;与其眼红别人炒股暴富,不如老老实实定投指数基金。
普通人对抗时代的秘诀,从来不是预测风向,而是把自己活成压不垮的弹簧
纠正一下,不是物价涨得比工资快,而是物价一直在涨工资一降再降!!
从我做起,不喝奶茶🧋喝开水,不下馆子自己做饭吃,非是生活必需品不消费,该休息就休息,该穷游就去穷游!人生不是用来受罪的,而是一场体验,而是一场旅途!
只要大家不买房,房地产老板够呛还利息。
现在买房的不是房托就是智商出了问题!
不结婚不养那逼孩子可以保证没有累赘
这破解的都是个锤子,妈的保障性住房轮得到我们?内部消息一出来,转眼就没了,最奇葩的是,租房中介一批保障性住房[笑着哭]
妈的几年没涨过工资了
不是说人均百万存款
[捂脸哭]是压根没涨过,我15年左右一个月就5000了,现在2025年还是一个月5000,消费却不是那个消费了已经
钱都去哪了?
实在话,其实社会整体现象比这还糟糕。
没有孩子,一切成空
那个叫你们生出来这么多????
不要瞎说,肉价一直比往年低。
我们小县城,还是不知名的小县城,房价最低两千多,最高一万五以上,大多数是七八千的,而工资也就三四千[笑着哭]
上下三代钱包都空了,还有丈母娘虎视眈眈等着致富,大量男性被挤出了婚恋市场,守着父母有地方住就行了,谁还买房
很正常啊,中国工薪阶层已经透支了未来30年的薪水,以前买房可以保值增值,消费也可以大手大脚,实在不行就把房子卖了换一个小的,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贷款买的房子很多都成了负资产了,万一手头没钱了,就算把房子卖了都还不了房贷,这谁还敢乱消费啊。
有些人乐见的。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高中时代勉励自己好好学习的话[笑着哭]
我觉得现在生活很好。活得好好的。20年前拿着3-4百的工资买件衣服要30-50块钱,现在3千工资买件衣服才6.9,9.9包邮。感谢拼多多9.9包邮打赢无良商铺。让老百姓买得起 用得起 穿得起。
以前还可以搬砖,现在发现没地方可以搬了[哭笑不得]
房价透支了未来消费。
现在买房不叫堵叫作。
还天天说刺激消费,没钱消什么?振兴实体,创造就业才是正道!有工作,有收入心就安有,心安了才有消费欲望。
没有解决重量级的问题是十分危险残忍死路一条。
现在为了骗人买房都让托去相亲帮男的付首付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房价虚高,首付就是左手导右手,女的还拿一笔提成)
只要不买房,
这怎能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生孩子了?
中国人的钱呢
[吃瓜]啥?听说房价降了?我咋没感觉到,只知道二手房价格往死低,新房价格往死高,有变化吗?
两年前我工资九千,现在我工资六千,公司没变,工作内容没变,以前口粮烟十块,现在涨到十五,上个月感冒了一次,顺带把烟戒了,不是不想抽,是抽不起,家庭支出一年都要五万了,都勒紧裤腰带活着
还奶茶自由,垃圾食品
越来越好~唻唻唻来……[呲牙笑]
胡编乱造
我二月底到现在还没工开,老爸一个月退休拿12000,在家啃老了。还好有车子租出去了每个月给完中介费到手还有2400块私房钱。
我这县城还7千以上呢!(还是北方小城)[点赞]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众筹过生活了
还了三年,房子价值比剩余还款还低,怎么办
只要不买房,房价就会往下走。
有点信你毕竟没说定期各式检查去医院试药
我16年买房贷款利率是4.7,现在在们小区的贷款利率降到了3.3,[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房地产肯定是玩蛋了。
买商业保险?个个都是骗子,弄不好一半钱都回不来。
想想前因就明白了后果,自作孽,不可活。
刚需也是资本发明的名词,租房住可以解决。
满口胡言乱语 造谣放屁
顺德下降超三十个点!
是有些钱,但是挣不到未来的钱了,也就不敢花了
以前挣三四千的手机随便换?那是谁啊?
整天看见这种文章,我想问下,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有那么多人刷信用卡透支的吗
只要不结婚谁都过的好好的
写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些数据那里编出来,这胡说八道
买个帐篷那里黑那里睡
听君一席话 胜是一席话
我20年到现在工资翻倍还是不够三个人花
买房干嘛,买辆车住车里租房都免了
平均还是很高的,别担心[呲牙笑][呲牙笑]
还好吧,经济滞涨而已,未曾衰退,没那么夸张。
好兆头啊
现在的人天天叫着没钱,但是整天发朋友圈旅游,看演唱会一张票几百上千眼都不眨一下。没钱还不想上班,没钱还想花钱,很矛盾。
我有钱,天天吃糠咽菜,这叫体验生活,只是体验了几十年了
生活越来越难了,房贷
以前房子不够住了就拉个帘子,或整个隔间。现在一成年必须拥有一套,也不知道靠谁才能给首付,刚需,也就是硬刚。如果能稳定的租房,才不想购房呢。
呼和浩特不是大城市,有一个本地开方商叫万锦,这几年开发一个楼盘,没多久就清盘了,价钱卖的也不低,物业好,绿化好,房子好,平米大,你们说有没有人买房
好像生孩子有些地方给钱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不知道有没有人生啊[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没钱了?看看汽车市场去
银行 房地产 就是TM的最大诈骗团伙
[得瑟]贷款后遗症 下半场怎么走 征信清零从新开始还是直接发钱?
今年工资都降咯
存款利率越降越低,存款拿出来还房贷,银行存款越来越少,关门倒闭为时不远
其实只需要从那群人手里挤那么一点点资源出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要住的还是会买 只是炒房的人没了而已
理财软广告。
已更新到平成日服版本,请查验[得瑟]
房买不了那就睡大街怕啥!很多人买不起房啊!也供不起啊!4000多5000,又供房又得吃喝拉撒哪还有钱剩啊
放屁,工资有4000吗?3县一下的小县城1500都高了
老年人省着花,年轻人借着花;老王八随便花,王八蛋糟着花!
看吧,用不了多久,汽车市场会更惨烈。。。。。
感谢周扒皮们的十八辈祖宗
没事别买法拍房,小心当冤大头,买了发现此房被出租去了,而且一次交完几十年的租金,无解
都觉得经济不好是疫情搞的,其实是电商、直播带货
可以捉妖卖钱。
理财?怎么理?
小县城怪象多多的,物价向北上广深看齐,工资嘛…
不要瞎说,老百姓手里的钱还是多的,不然华为几十万一台的车,不到一星期就能卖出几十万辆吗?几万一个的手机排队抢购,能卖出几千万只吗?